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3:5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燕子墩乡中心小学  王玉强
刚拿到题目不知如何下手,自己对练习课的认识和实践本还处于摸索之中,要做一节练习课的研究课心里真是没有底,于是搜资料、访师友,不断地思考、琢磨,既要有层次,又不能枯燥,还要起到练习的目的。于是从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两个层面上展开。练习的题目以及基本框架出来以后,开始琢磨细节,琢磨导入,琢磨情境,最终没有一个很恰当的情境,于是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试讲完以后,组里的老师们给了我中肯而又极富有价值的建议,每一组题的练习目的应明确,每一道题的目的也应清晰,题题不应重复,应设梯度,让学生够一够摘果子。新课程标准提倡加入情境,而且四年级属于中年级,考虑一下是否加入情境。正是这些建议,让我又豁然开朗了一层,带着这些问题,我又走入了教案中,我每一题每一题的分析,进行了题型的添加,题目的补充和删改,使题目更精,接着我便开始冥思苦想情境,最后,想出了一个有关动物乐园的情境,串入了情境,我又开始了第二次试讲。加了情境,可我却感觉有些勉强,一点也不自然,但实在想不出更为合适的。正在我细细咀嚼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听了一节王老师有关简算的练习课,又听了主任的评课,从中明白了情境的创设是为本课服务的,是与本课内容息息相关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加入情境,那么整堂课会被分裂成两部分,浑然不能成一个天体。所以思前想后我决定取消情境,上一节原汁原味的数学课。后来就有了这节课!
上完课以后我觉察到:这节课上得很沉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后我想明白了,依然不能放弃情境,尤其是中低年级,根据年龄特点,还是应该思考尽量加入自然的情境,所以要深入思考,多看、多思、多试,这个情境不行再想其他的,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关键看功夫下到了没有。如果实在没有适合的,那也不能一棵树吊死,还是应该灵活,那这时候就要深入挖掘教材,扩展教材,触类旁通。也就是说再另找一个突破口,发出光吸引孩子。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的一节关于分数再认识的课,没有情境,但是这节课,流畅、新颖、十分吸引人。她的功夫就下在挖掘教材上,简直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当然,不是说创设情境就不用在挖掘教材上下功夫了,不管什么时候挖掘教材都是责无旁贷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0 19: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