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秋季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2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秋季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分析
本学期八年语文期末试卷分为三个部分:一、基础(20分);二、阅读(40分);三、作文(40分),满分为100分。试卷难度适中,考查目标明确,既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检测,也重视语文材料的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和对文学作品的初步鉴赏。从评卷情况来看,总体成绩比较理想,及格率比较高,优良率有所提高,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的思维与审题不够严密,影响了优良率的提高,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基础部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不扎实,对知识积累不够重视。例如:一、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本题是纯粹记忆性题目,得分率虽然较高,但把“沉鳞竞跃”中的“竞”写成“竟”的大有人在,这道题满分率只有78%。一、3.给下面的拼音写上汉字。第3题的答案,很多人把“愧怍”写成“愧作”。另外学生书写情况也比较潦草。
2、阅读理解部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强。例如:二、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很多同学回答时只是原封不动地写上导语的第一句话,而没有结合整篇材料进行概括。二、17、请写出两个反映物候现象的成语。有些同学根本答不上来,可见其学了理论不会联系实际。二、21、从倒数第三段的画线句子中,你能看到“儿子”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列出两点,并分别做简要分析。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儿子的性格特点,但要他作简要的分析,就无从答起了。
3、写作部分,绝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审题,围绕“最好的礼物”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但作文取材面窄,有些材料雷同,陈旧,整体习作中,材料缺乏新意与时代感,反映出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小,思维习惯单一。还有在写作中,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的不规范运用、书写马虎的现象不乏其人,因此高质量的作文较少,大多数作文得分在70—78%之间,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二、整改措施
1、潜心钻研《课标》与《大纲》,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重视从《课标》理论探究到操作策略的转变。
2、抓实抓好双基,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彰显语文的工具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3、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正确书写,保持卷面整洁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走进文本阅读的习惯等。
4、夯实文言基础,以课本文言文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正确理解文言句子意思的能力。
5、实现习作教学生活化。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之路,在作文内容上下大力气,从而做到习作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鼓励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意见建议
   本套试卷命题难易适中,题量适宜,能紧扣本阶段所学内容。如果试题题型能与广东省中考语文题型相接轨会更好,这样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更有启发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26:23 | 只看该作者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抚松八中语文组
一、试题分析
优点:
本次试卷紧扣课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不足:
但本次试卷并没有追求中考题型,这是本次试卷的失误之处。
在“积累与运用”中,古诗词填空竟然一个课外的古诗词都没有出,这是不应该的。这也是本次试卷的失误之处。
二、成绩分析
(一)总体分析
总人数
总分
平均分
优秀
优秀率
及格
及格率
250
21578
86.31
31
12.4%
208
83.2%
从成绩整体上来看,成绩偏低。
(二)分数段分析
120--102
101.5--84
83.9--72
71.9--0
最高分
最低分
31
134
43
42
113
7


从分数段上来看,高分段的学生匮乏,低分段学生偏多。更多的是中坚力量很充足,说明有潜力可挖。
(三)抽样分析
班级
人数
总分
平均分
优秀
优秀率
及格
及格率
33
2722
82.48
1
3.03%
23
69.70%
36
3143.5
87.32
3
8.33%
31
86.11%
从成绩上来看,甲班的成绩远低于乙班的成绩。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及格率。
三、试卷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整体来说,效果不错。出的题目全部是课内背诵的篇目,课外的古诗词背诵没有出现。这是不应该的。
出错较多的试题有:
第一题中的“荡胸生曾云”中的“胸”“曾”、 第三题“晨兴理荒秽”的“荒”字、第五题 “征蓬出汉塞”的“蓬”、第七题错得比较多。
“莲文化”综合实践错得最多。
错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其中要求的范围是“诗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其中大多数学生写成了《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且出处和作者总是张冠李戴。这说明在平时记忆不准确。
(二)阅读理解
(1)文言文阅读
此题完成较好,得到满分的考生占到20%左右。
主要问题:
一是词语解释掌握得不好,很多学生记忆不准,或者将很多意思弄混淆。对于文章的作者及出处也有错误出现。
二是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好。
暴露出的问题:
重点词语和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准确。
缺乏灵活运用能力。例如第8题,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就很多学生都答不到点子上。
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
(2)现代文阅读
整体来说,这是一篇比较好的阅读选文,对于学生也有激励意义。但从答题情况看,成绩一般。
主要问题是:
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第9小题的注音和写汉字的题,4分全得的很少。而且在答题的过程中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错字、别字出现。
一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够。例如第11题,很多学生连《一千零一夜》的又名《天方夜谭》都不知道,即使知道,字不会写。而“阿里巴巴网站和芝麻开门”源于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都说不明白或者写错。
一是考生语言组织能力过差,表述不准确,如第12小题“简洁的语言概括”失分较多;二是部分考生答题不全面。如第13小题,有70%左右的考生能够判断出“比喻”修辞手法,但作用回答不具体,不能结合文章作答,还有近三成考生判断不出所用修辞手法;
一是学生审题不清。例如第15题,很多学生将题看成了马云的成就,这就非慑迫性失误,出现了不必要的失分。
(3)名著阅读
这两道题失分的情况非常的严重。
一是缺乏相应的练习。二是学生根本不去读书。
除此之外,第二个对联的内容不是本册数的内容,答起题来就不知道该说什么。
(三)写作
这次作文题与现代文阅读相关,这是同题作文,写起来很容易掌握。因此,写第二个作文的学生很多。可以说,选写两题的考生基本“平分秋色”。从答卷情况看,整体较好,得到一类文的考生占到20%以上,有些考生能够写“与——爱同行”,旁征博引,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与体验。
考生能够选择自己熟悉的事例选择题材,主题比较突出。
主要问题:
一是错别字较多;
二是思路狭窄、感情虚假;
三是语言功底不足,缺乏文采。
四、教学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必须夯实打牢。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而且要加以强调,反复落实。
2.要广阅读,多积累。学生每天应不少于半小时的阅读、积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只靠讲或只凭练都是不行的,在进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文本,注重对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必须要掌握的解题步骤、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要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试题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题辅导。还要进行必要的正确与错误答案的比较、分析,找出答题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帮助学生避免重蹈覆辙,引以为戒。要努力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阅读和解题的有力武器,切实提高语文阅读和解题的能力。
3.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利用学生中的范文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让学生通过日记、随笔等写作练习,在多看、多练、多比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们关键要在重视、指导、讲评(批改)、坚持上下功夫。
4.重点是要看学生的态度。目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是迫切需要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26:39 | 只看该作者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试卷,完全符合中招模式,题比较简单,一点也不为难学生。试卷结构又延续了以往的出题模式(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题型变化不大(仍为基础整合、阅读理解、作文三部分)。阅读理解一篇课内说明文讲读课,一篇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古诗阅读是《渡荆门送别》,所出题目都是平时经常重点复习过的。作文二选一,题目一是半命题作文,二题是话题作文,这两篇作文题目内容都是比较接近学生生活的,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整份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本次的语文试卷体现了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考出真实而满意的成绩,更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指针。

二、成绩分析

单单从本校来看,我们的语文成绩较以往有很大进步,优秀人数有很大提高,但是细细看来,成绩很不理想:

1、第一大题、《中国石拱桥》阅读理解,第四大题中有90%的题目都是平时讲过并且重点记忆过的,然而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

2、和五校相比,我们的语文成绩不占优势,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位次。

3、实际考试有157人,总分是14335,平均分只有91.3,及格134人,及格率85.3%,优秀只有68人,优秀率只有43.3%!

4、四个班优秀人数分别是:12、21、19、16人,最高的也只有21人,占班级总人数的50%,最低的12人,占班级总人数的28.8%!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

1、字音、字形、战争名言、开场白、默写题目做得较好,失分较多的是成语运用、列举战役名称、病句、拟标题和默写题的第1题——“虽乘奔御风”的“御”。

2、较好的学生得分在25-28分之间,程度较差的学生得分在13-20分之间。

第二大题:

1、这是课内说明文阅读。满分13分,学生得分大多数在10-13分之间。

2、本大题共5道小题,分别考察了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几方面常识,这些都是在阅读教学中反复训练又是反复强调的内容。

3、优秀生得满分的不少,然而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这几道题虽然都做过训练,但是不能得满分。失分较多的是第10小题。原题没有做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却是进行过训练的。然而学生不会灵活答题。

4、除了第10题,失分较多的是12小题,说明方法的作用,学生回答语言组织的不是很好。

第三答题:

1、满分是14分,优秀生大多数能得满分,稍差点的得12、13分;稍逊色的学生得分一般都在10-12分之间;再差点的的个位数。

2、失分原因主要是理解不到位,理解不透彻;答题抓不住要点,语言组织的不完整;不知道围绕文章主题进行答题。

第四大题:

1、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察主要考察了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理解等问题。

2、18题错的较多的是“亵”,学生对“亵玩”的意思把握的很好,可是单独解释一个“亵”字,就不知道怎么答了。也可能是教师的误导吧,在教学中突出的也是“亵玩”这个词。

3、19小题,句子翻译第二个失分较多(优秀生做得不错),关键还是学生对句子翻译的技巧掌握的不是很好,重点词会翻译却不会灵活的连词成句。

4、20小题是课本上课后题,可是学生就只会死记硬背,真正答题的时候忘记了却不会根据原文句子进行分析理解,导致答题不完整。

5、21题比较灵活,平时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爱动脑筋思考,考试就傻了。不能根据文章的理解谈自己的想法。

6、22题是书上课后题目,绝大部分学生答得不错,有的从句子意思来理解,有的从炼字入手。

7、23题中等以上学生都能答对。

第五答题作文:

1、从内容上讲,这两个题目都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写起来还是得心应手的,只是缺乏新意。

2、得分主要集中在44-46分之间,47-49分的极少。

3、失分主要原因:题目不新;选材不新;结构没有创新;立意不高;字体不公正。

四、存在主要问题及下步教学打算:

存在主要问题:

1、字词关过得还不牢。

2、学科知识不会融会贯通。

3、对新闻内容信息不会提炼要点。

4、主观题目不会做。

5、作文不会拟题,不会选材,写作手法不会灵活运用。

6、字体不公正。

下一步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关措施:

1、平常教学时就要不断地穿插考试题目的训练。

2、平常教学不能只关注课本和练习册上的内容,要注意将开阔学生的视野,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学会融会贯通。

3、平常教学中注意字词的教学,复习阶段再进行集中过关,反复熟悉。

4、新闻信息的提炼及标题的拟定在中考中也是重点,所以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还要进行针对行的训练,让学生把握答题技巧。

5、文言文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该识记的内容必须要严格过关,然而不能忽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要结合具体文章进行主观性题目的训练,让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达。

6、对诗词的过关更要严格,而且这是一项需要从开始就一直坚持要做好的事情,学生要不断地理解,不断地识记,不断地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意思,这样做题的时候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7、作文训练从一开始就制定系统的训练要求,主要就是话题作文的训练和半命题作文的训练,分别训练学生作文拟题、选材、构思等方面的技巧。

8、书面整洁是语文试卷的“脸面”,这应该长期不懈的抓下去,而且要硬抓。在平时的作业和联系中就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要注意:书写工整,书面干净。

9、每一项内容训练都要高标准严要求;每一次的过关都要给学生评分,而且要表扬先进;每一次作文都要评出模范并且在教室或是学校展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26:57 | 只看该作者
毫无疑问,若说当前的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那么自然要认真斟酌试卷的质量水平。然而我们总感慨平日的试卷如汗牛充栋,却很少能有既科学规范又能真正引领学生语文素质的。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实际教学中其实面临太多的困难。比如说在具体的学段里,老师到底要对学生进行哪些引领?试卷的试题要考哪些内容才算是真正为平时的教学内容服务并能较明显地引领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这些我们平时的思考太少了。有限的精力和认识的盲目往往使得我们让学生做了一些试卷,学生却一点没底或是老师本身没底,不太看得清楚所做的试卷到底能否有效衡量学生的语文素养并真正起到提醒和推动的作用。

为什么要说这些?我觉得这不仅是对自我的反思也是为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本学期末的语文统考试卷进行质量分析。

一:几个“率”的数字显示

年级段共有492位学生参加了考试。据学校的最后统计,年级段的平均分为      ,及格率是     ,优秀率是     ,总体难度系数为       。

二:学生普遍性出错的题目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1、 古诗文①题“死者长已矣”的“已”字不会写或是写成“己”。

学生对文言词“已”的理解不到位,对文章的印象不深刻,或者写错别字的习惯改不了。普遍反映这道题考得有点偏。

    2、第4题选择词语选“C”的较多。

       学生对于“探测课题”还是“探索课题”的正确搭配缺乏判断。

3、  第6题考察学生对于言语连贯性的敏感性。

C答案“轻灵幽远的琴音在夕阳的余辉里徜徉着”若是从语法的角度去考虑显然是可以选择的,然而题目是从连贯的角度去考虑,因此从学生的层面来将是缺乏言语连贯性的语感判断,同时也表明对题目缺乏审题或是对相同句式缺乏考究。

4、  第7题考察将多个有联系的句子连成文段的逻辑能力。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会心里发毛,一是因为平时几乎不接触这样的题型,二是对于上下句连接的关键词缺乏逻辑判断能力,容易没有耐性仔细看题,从而导致判断错误。

5、  第9题是情景题。这道题能够结合路桥的发展挖掘新气象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这道题几乎每人都能得分,无非是采访区长和过路行人谈谈对隧道开通的看法。然而改卷下来,我们会发现最终学生之所以失分是因为问话开头没有称呼。于是这道题不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记者采访时提问内容的水平而是转向了是否有礼貌,好象有点不属于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范畴。然而反过来想,培养学生问话的礼貌素养也是必要的。只是觉得这道题对于如何考察提问的水平还可以有附加的限定。这值得商榷。

(二)现代文阅读(一)

       第一篇现代文阅读是课外说明文。

       首先应该肯定这篇说明文选得不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对于学生是有阅读的吸引力的.然而有阅读吸引力并不意味着答起题来也同样得心应手.

6\  第10题的得分率很低。

该题目为“给本文加一个能反映说明对象特征的标题”,学生中最完美的正确答案是“奇特的鼻行动物”或“销声匿迹的鼻行动物”。鼻行动物是这类生物的称呼,种种特征表明它们是奇特的,同时它们又的确很遗憾地只存在了16年。因此“奇特”“销声匿迹”是对此种生物特征的总体概括。然而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又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学生故不能很明确地进行判断,不少同学选择了这类生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用鼻子行走跳跃,从而选择“鼻行动物”作为答案。这里是一个难度。

7.第11题的B题是针对第五段概括鼻行动物的特征。很多同学的答案是“四肢退化,由鼻子取而代之”、“鼻子取代四肢的功能”。凡是如此作答的全都错误。仔细分析会发现前者答案与事实不符,四肢诚然退化,但没有变成鼻子啊!显然错误。后者答案初看觉得没错,但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一段介绍的不仅仅是四肢功能的丧失而是介绍四肢退化的整个情况,显然重点不在于鼻子的取代性.





现代文阅读(二)

这一篇是课外记叙文。学生扣去的分数少则一分多则十几分。从扣分来看,第14题、15题、17题答题不是很到位。

8、14题“是什么原因使张克‘两条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

    学生的答题之所以称作不到位,是很多学生只答到了事实所呈现的现象却更明确地答出主人公的心情。比如“这条项链已经被他换成假的了,为了给妻子看病,真的半年前已经卖掉,他根本没有钱买琴。”只是答现象却没有答到本质。这是很多学生的通病。

9、第15题“‘孩子很懂事’表现在什么地方”?

就全文而言能体现孩子很懂事的细节有四处。而不少学生只答到了两点或三点。这个题目应该要加些提醒以便于学生能理解到位并答题到位。

10、第17题“第11段中‘这么好的生日礼物’指什么礼物”?

    不少学生只是将这个生日礼物理解为小提琴,而没有更深入地思考这把只值80元的小提琴到底给予了女孩什么。这似乎也能反映出学生还不能深刻地注意到本质的情感。这可能与学生的年龄有关,也与平日里的情感思维有关。

(三)文言文阅读

   11、释词错误率较高的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足字的解释。不少同学将它译成“不值得”,忘了这不是对“不足”的解释。说明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明白足的意义。另外,对于“交通”这个古今异义的理解存在死记硬背现象结果还是忘了。学生对于这类词义掌握得不够好。

三:试卷值得改进的地方

1、  试题过时:古诗文默写中的最后一题是关于陆游的《游山西村》的名句。虽然句子差不多家喻户晓,但这首诗已经在课本中被删去。出题者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2、  现代文阅读均为课外文章,是否应该考虑课本中的精读课文。毕竟这些精读课文应该成为学生的阅读的基本篇目,较为重要。再者,课外文章不一定都能成为适合于考察这个年段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程度标准。比如说《无声的音符》这篇文章及题目同样可以拿到初一下册的期末考试题中去,那么两者考点的区分应该在在哪里呢?

四:试卷的亮点

         “朴素”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甚至在很多这个时代的孩子看来是一个干巴巴的话题。然而如果要赋予朴素以一种最美丽的解释,那就是凡是追求和回归真善美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朴素之美”。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这个话题似乎有些沉重而尴尬,因为学生太缺少这种具有内涵和厚度的思考,也缺乏对于类似的生活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话题过于深。然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一部分学生凭着平时的情感和思想的体验和积累也能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这就给予老师和学生一个启示:做一个有内涵有思想深度的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要回归最真实的生活中去体会人生百态,在生活中感受,在历练中成长。所以,此次作文题还是起到了一种心灵修养的引领的作用。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的原则还是课内课外阅读不分家,从阅读中积淀知识积淀素养,在生活中感受人生百态,用文字表达自我的心灵世界.这应该成为语文老师重要的引领责任.



    注:不会写试卷质量分析.请大家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4: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