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课总给人抽象、枯燥、单调、沉闷的感觉.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想了很多办法,可常常是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为所动,或者教师连哄带骗,结果也只有几个学生撑撑场子. 如今,这样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课堂常常是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是学生动起来就能成功吗?下面列举的是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一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
一是过多廉价表扬.只要学生答对了问题,教师就是“很好”、“不错”、“想法很好”.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还不完整,教师都给予表扬.而那些确实表现突出的学生却在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中失去了应得的肯定和激励.
二是不敢批评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用所谓延迟评价或模糊评价的方法,于是出现了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教师不置可否;有的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视而不见;甚至个别学生失去自控,严重干扰了正常教学,教师也不敢批评学生.
三是数学活动设计简单化、模式化.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让学生分一下组,合作讨论一下,动手操作一番.好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这样照顾了学生的心理,轻松自在,学生当然欢迎,而老师采取的是放羊的方式,根本没有有效组织,出现问题时束手无策,不能及时引导.
以上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事实上学生始终停留于活动的表层面,数学课变成了单纯的活动课,不能在活动中获得系统的知识,也不利于能力的提高,不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
我不反对表扬学生,更不提倡经常批评学生,并且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课堂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让学生学的轻松开心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应该仅仅获得浅层次的满足.调动积极性不是教学目的,只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手段.
如我教学“游戏的公平性”一课时,其中有一个“取25”的游戏,我是这样处理的:我首先宣布游戏规则,同时出示问题:“在游戏结束后,思考怎样才能保证获胜?有什么技巧?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然后让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与同桌一起做游戏,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开始游戏,同时牢牢记着老师的问题,在游戏时积极思维,紧张探索,接着又是热烈的讨论,同时教师也应参与进去.最后我请同学代表到讲台上发言,这位同学的发言十分精彩,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十分到位,在活动中知识得到了内化,思维得到了碰撞,能力得到了提高,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