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上海——四川攀枝花(北纬20度~35度之间,约北纬30度附近)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 为什么说本区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答: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⑤长江干流、支流横贯其中,内河海上运输发达。 # 本区有何大型的煤矿铁矿? 答:四川攀枝的煤、铁矿;贵州六盘水煤矿;安徽马鞍山铁矿;湖北大冶铁矿经及其他有色金属矿产。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P78活动1 1、纽带作用(H形经济格局): 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 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辐射作用: (1)基础:工业农业基础雄厚;高科技产业开发水平高;交通十分便利 (2)动力:高新科技产业 (3)方向:南北 (4)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5)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加国际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成榆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它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②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炎水资源丰富,热量较为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我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③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3、世界沿河产业带:欧洲莱茵河;美国密西西比河(所有沿河的工业地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发挥河流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这些地带的经济发展,从而逐渐形成沿河的产业带)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1、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2、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长江沿江地带己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以及以它们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3、这些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济经、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 这些大城市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以上海为例。(P81活动1和2) (1)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工农业基础好;③科教中心,劳动力素质高;④能源、水源充足;⑤市场广阔,金融中心、商业中心;⑥浦东开发区为上海经济的新刺激点 (2)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起的带动作用是: ①提供了大量人才;②带来了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金;③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④与其他城市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四川的西昌为我国航天航空中心) 总体而言,长江工业地带的发展,离不开其便于工作利的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这是它们发展的共同条件。 # 工业分布,有时候需要特定的条件。如: 传统工业中,重工业(钢铁、治金等)一般要靠近原料产地,以降低运输成本;轻工业(纺织、成衣等)一般要综合考虑原料消费市场、原料和劳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一般要考虑人才、信息、技术和市场,多选择在沿海交通发达地区。 #轻纺工业:产棉地;钢铁工业:铁矿,煤矿地;造船工业:沿海港口;石化工业:石油产区;冶金工业:有色金属矿产区等。 2、四大“工业走廊”雏形: ①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 ②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重庆(嘉陵、银钢)等汽车摩托基地。 3、(P83页活动)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之间的协作: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 五、生态环境及治理: | | | | |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植树种草,修筑土坝,适度放牧,控制人口等 | | | 治理水土流失,退耕还湖,加固堤坝,整治河道,修水库等 | | | | | | |
# 酸雨:燃烧煤、石油等能源时向大气排放硫化物、氮化物等物质,与水结合后,形成pH值<5.6的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对水体、土壤、植物、建筑等造成危害。 # 湖泊对参调节河流水位的作用:河流边上的湖泊可以在洪水来临时可起蓄水调涝作用。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在湖泊中,使湖面面积减小,同时湖边的人民不断围湖造田,进一步缩小面积,降低其蓄水作用,加剧洪涝的发生。 # 上游的水土流失对中下游的洪涝有什么作用? 由于上游水土流失带来大量泥沙,泥沙使河床垫高,湖泊面积缩小,水位升高,加剧了该河段发生洪涝灾害的程度。故治理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必然治理上游的水土流失。 # 生态环境治理具体还有什么措施? ①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坡度在25°的严禁开荒,25°以下的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②结合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砂石的行为。③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治理,按期在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