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赴外地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09:5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学科是一门诗意永远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一颗纯洁的诗心,一片无邪的诗情,努力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让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一片充满诗意的天空,让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一种诗意的生存和安居。
身为一名教学校长,我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师和课堂教学,见证了语文教师的感叹、困惑、迷惘、惊喜、顿悟。我说不清一个语文教师从不懂语文到懂语文,从不会教到会教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滋味。在课堂大赛的评比中,我曾看到了教师失败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于是,我就想,怎样做一个语文教师呢?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 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我了解到一些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备好课外,几乎不再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他们可以说出诸多了理由。尤其在小学,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知识简单,无非是识字、写字、读文、背诵、习作等,把这些教好了,小学语文也就不成问题了。其实,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可是它包容丰富的内涵。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们面对鲜活的生命,你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情感与态度。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的基本要需要是物质与精神。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么输入给孩子的精神就显得重要了。孩子的精神从哪里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孩子喜欢语文。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  
10月17日,怀揣着对全国最高级别的小语盛会的憧憬,我与我市十几名教师一起赴宁夏银川,参加了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虽然路途遥远,饱受舟车劳顿之苦,但此行确实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09:58:07 | 只看该作者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共34节现场课,分为两个会场进行。每个会场17节现场课。我观摩了银川体育馆会场的十七节课。十七位做课老师分别来自重庆、山东、浙江等17各省、市、自治区,教学内容涉及二至六年级教材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古文、课本剧等。三天的会议,听了17节课以及现场专家点评,这样高密度,大量信息的集中摄入,不容我们细细咀嚼。感谢区教研员王岚老师交给了我这样一个任务,让我又重温了每节课的精彩,细细消化。今天,我把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向大家简单虎豹一下,和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感悟之一:来自于语文课
     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真真切切地悟才是真课堂
     此次活动的所有现场课,大会要求做课教师不允许提前接触学生,只在前一天把教材发给学生预习熟读。老师课前只有十分钟现场接触学生的时间,这对每一位选手都是一种考验。学生学情不了解,所有问题都无法进行铺垫。所以每位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课堂。每节课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学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用教材学,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用北京市北京小学李明新校长的话来说:这十七节课去除了浮华走向了真实的课堂生活,走向了真实、扎实的课堂。
这种真实首先体现在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十七节课无论是低年段还是中高年段,老师们都关注字词教学。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侧重,从低年级的自主识字,做动作理解词义,指导写字;到中年级形近字辨析,理解词语方法的引导;到高年级段重点词语的品味感悟。体现了教学的坡度和层次。尤其是写字指导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甚至在高年段的教学中都有体现。
其次,明明白白的方法指导。十七节课上老师们都有很强的方法意识,是在用教材教,教学生阅读。这种方法的引导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角落。有理解词语方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住关键字组词就能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的引导,“先找找文章写了谁,再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就能用几句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朗读感悟方法的指导,“读好停顿能读得更好。”“读课文的时候,读上文想着下文,读下文想着上文,上下勾连,就能把课文读明白了。”“人物语言很重要,提示语的关注少不了。人物语言读得妙,走进人物内心很重要。”……有表达方法的指导,“爱恨之情要表露,褒贬词语来帮助。”等等。
其三,是真真切切的品读感悟。这十七节课,老师们都努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抓住文中的关键此举,品读感悟,关注表达,题为捉着的遣词造句。举一个孙双金老师在评课中所举的例子:甘肃兰州张玉栋老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那天晚上天气不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述呢?老师追问,父亲和我们一起不是很正常吗?怎么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呢?“那天晚上天气不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加个“也”呢?这样说“那天晚上天气不好,可是父亲来了。”不行吗?父亲在忙些什么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速读课后资料袋,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他想表达什么呢?这样的课堂,没有可以的表演,有的是老师自然的引导,学生学的过程,悟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真课堂。
感悟之二:来自于授课的老师
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努力做称职的教师
在银川所听的十七节课,十七位做课老师素质之高令人钦佩。十七位老师可以说人人写得一手好字,朗读课文字正腔圆。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生,就是听课的老师也常常被做课老师精彩的朗读打动,为他们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课堂上妙语连珠,诙谐幽默,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巧妙引导,举重若轻,深深吸引着学生,也让同样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艳羡不以已。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那样的高度也许我们达不到,但只要我们存着一颗向往之心,努力的脚步不停止,我们就能和他们近一些,再近一些。
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能够从尴尬中捕捉契机,化平庸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描绘出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演奏出和谐温馨的育人旋律。当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始料未及的意外尴尬时,教师若装聋作哑,则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于是就需要教师能直面尴尬,冷静思考,巧妙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这样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生成”中绽放美丽。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也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善于在课堂上捕捉学生这些智慧的火花,我们教师便可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诗意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8: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