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通常把他们成为“后进生”,在大班额的班级中,这类学生总是占了一定的比例,他们成绩落后,纪律性差,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对“后进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去走近他们、关爱他们、转化他们,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
一、原因分析
班级中有“后进生”这一特殊群体,原因很多——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忽视了他们;90%以上的家长是务农,文化水平不高,无法辅导孩子学习;部分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业和生活习惯;有的学生缺乏疏导和监管,导致性格孤僻;有的自律能力差,学习兴趣低,纪律涣散;还有个别是属于先天因素(先天智力障碍)造成的等等。
二、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大班额下如何转化后进生”谈谈我的看法:
1、走近后进生,对症下药。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他。”对后进生,不能因为他们缺点多,就冷淡、疏远他们,而应该对其抱着一颗爱心,充满柔情地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平时多与任课教师联系,进行家访,与其他同学交谈从中获得帮助,从而根据其特点,对症下药。我接手的毕业班的一个后进生叫张平,他的成绩差不说,有个“打人”的毛病,无论男生女生,他想打就打。在班上我已提醒多次,他仍然犯病。通过对他的情况了解以后,我单独请他到办公室,拉起他的手,和蔼可亲地对他说:“这是一双了不起的手,(起初他紧张)它很能干,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篮球比赛时它的功劳可不小,劳动时它最勤快,力气也是它最大,它这么能干,你怎么用它去打人呢?打伤了咋办?再说,在学习上别人常来帮助你(在班级中的‘一帮一’)”……(看得出他的心情由高兴变为内疚)。我接着说:“好好发挥这‘能手’的作用,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之后,张平 “打人”事件在班上消失了,我也不定时地提醒或鼓励,他终于改掉了坏毛病,成绩也在一点一点地进步,渐渐地,他由“后进生”变成了“中等生”我和他都很高兴。这件事使我体会到,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