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4:2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澄迈县第二小学  邱鸿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例7,练一练,练习十第1~6题。
学情分析:本班级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内容时,已经学会了分数乘法的计算,在具备分数乘法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倒数的认识》,我相信本班级学生能顺利地完成这一课时内容的学习,且学会这一课时也将为以后学习分数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在充分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难点:1、0的倒数,整数、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求法。
教具准备:课件(或练习张贴纸)
教学过程:
一、揭示倒数的意义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乘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将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学好吗?请看大屏幕。   课件依次展示(一).(二):
(一)同学们认识以下各组汉字吗?请仔细观察每组汉字,你有何发现?
吴——吞          杏——呆          干——士
(二)仔细观察下列各组算式,再进行计算。

(三)计算过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四)指出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你们还能写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
答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写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的算式的比赛。(限时1分钟)
(五)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肯定表扬。进而追问:
1,如果给你们充足的时间,你们还能写出多少个这样的乘法算式?(指名让学生回答)
2,那么你们是根据什么条件写出这么多的算式呢?(思考后指名让学生回答并集体交流订正。)
(六)揭示倒数的意义:刚才同学们所写的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把它们称之为互为倒数。
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生齐读,师让生划出关键词进行交流熟记。)
(七)举例说明倒数的意义。
1,黑板上所写的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所以它们互为倒数。比如 和 乘积是1,我们就说 和 互为倒数,或 的倒数是 、 是 的倒数。
板出: 和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     是 的倒数
2,为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不直接说是倒数,而要说“互为”倒数呢?(思考后指名学生回答)
3,指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以前我们学过这种两数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知识吗?(预设:约数和倍数。)
4,举例引导学生认识今天学习的倒数与约数、倍数一样都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必须是相互依存,而不能独立地存在。5和 的积是1,我们就说……(生说) × =1,这两个数的关系可以怎么说?(生说)
5,同学们都学得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倒数的意义。
(八)课件出示测试题。
1、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  )
2因为10× =1,所以10是倒数, 是倒数。   (  )
3因为 + =1,所以 是 的倒数。                        (  )
2、口答练习。
1 ×(  )=1    ×(  )=1  ×(  )=1   ×(  )=1
2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连线)注:以下为例7学习内容。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一)引导观察,发现特征:                           
1,我们知道了倒数的意义,那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观察一下刚才的这些例子,看有何发现?(观察后指名学生回答)
2、指出分子和分母调换了位置,相乘时分子和分母就可以完全约分,得到乘积是1。
3、根据这一特点你能写出一个数的倒数吗?
4、试一试:写出 、 的倒数。(完后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订正)
5、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只要把分数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二)思考讨论,延伸运用:                             1,除了真假分数外,其它数的倒数你们能写出来吗?
2,课件出示讨论题:
(1)18的倒数是什么?1的倒数是什么? 0的倒数呢?
(2) 的倒数是什么?
(3)0.2的倒数是什么?
3,练习: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8      37                  0.3               1.2
4,我们求了这么多数的倒数,谁来总结一下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生思后指名说)。
5,引导总结: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如果是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时要先化成假分数;求一个小数的倒数时要先化成分数(最简分数);求一个整数(0除外)的倒数时,可以把这个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然后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让生齐读)

三、练习巩固,加深认识。
1、请打开课本P50阅看,把你认为重要的划起来读一读。
2、完成“练一练”。
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8           
(1)完后问学生 的倒数可以这样写吗? = 。(预设:1除外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不会相等的。)
(2)师:我们在书写时要写清谁是谁的倒数,或谁的倒数是谁。
3、先说说下面每组数的倒数,再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2)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3)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4)3的倒数是(  );9的倒数是(  );14的倒数是(  );
4、填空。
7×(  )= ×(  )=(  )× =0.17×(   )=1
5、独立完成课本P51练习十第1-6题,师巡视。完后师问生答进行对照,共同订正。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第2、3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4:24:12 | 只看该作者
《倒数的认识》教学课后反思

澄迈县第二小学  邱鸿

在经历《倒数的认识》这一课堂教学后,让我得到以下四方面的收获与反思:

一、  新课知识的前提铺垫起到搭桥铺路的教学效率。

    在备课时我准备了两道练习作好学习倒数的铺垫。第一道汉字的上下结构颠倒引出数学知识也有类似情况,进而展示乘积是1的乘法算式的练习,也是第二道练习的计算、讨论交流学习。有了这两道练习的铺垫回顾,学生对倒数的上下位置调换的特征、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乘法算式的基本框架也逐渐清晰,倒数的数学模型也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建立起来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得以高效的提升。

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讨论、交流学习是学生建立数学知识模型的有效途径。

在倒数的教学过程中,我以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乘法算式让学生在1分钟内进行书写,从而探讨出倒数的意义。在一系列的举例说明下让学生对倒数的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我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特征,通过讨论、交流得出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整数、带分数、小数的倒数的求法。学生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建立了倒数的求法中的数学模型。

三、检测练习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尺度,以便做好有效的补救。                                                                       

在每个知识点和问题的讨论过后,我都以相应的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练习反馈做出相应的讨论与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得以不断的清晰。如 和 乘积是1,我们就说 和 互为倒数,或 的倒数是 、 是 的倒数,学生容易出现两数相等的书写格式,通过相应练习的及时检测后作出及时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认知印象,避免学生再犯类似的错误。对倒数求法的探索过程中,每一次对知识点的讨论我都伴随练习检测,以便做好每个知识点的及时补救,让学生对知识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四、课堂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本堂课的知识点、问题、练习的讨论、交流、竞赛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收到短时高效的学习效果。在导学过程中,由于本人没做到适时的学习评价,导致知识点、问题的讨论、交流、汇报各环节的收放不及时,学生的学习进度没得到及时的铺开,最后教学内容只能延时上完,使教与学没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倒数的认识》的教学对于本人有得也有失,得到的将是本人成长的见证,失误的将不断地激励本人认真钻研,向同行虚心讨教,继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4: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