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践生本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生本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5:0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实践生本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生本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好!
   
   不知不觉从事教学事业已二十年有余,坐下来细想走过的风风雨雨,无不让人感慨万千,酸甜苦辣跃然心头。尤其是自生本的理念进入我们的大脑,生本的课堂进入我们的校园后,更是让我云里雾里,一片茫然……我知道作为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热情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也知道万事开头难,但一切的一切总得有个开始,于是,我便在疑虑与徘徊之间左右为难。进,该怎么进,退,又不是我的个性?干脆,再走一走,我相信:别人能走,我也能走:别人敢做我也敢做。路,就在自己的脚下……从此,一切似乎都在无声的改变。追求语文课堂的有效,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只要我们能立足课堂,立足     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我们一定能做好生本教育教学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察看了许多关于生本教育的资料,他首先在理论上给了我许多的启示和帮助……        
一、对于生本理论的认知与初步体验。
生本课堂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感悟和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如何设计让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学习的活动,就成了构建生本课堂时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
设计教学活动,不在于活动本身设想得如何尽善尽美。相反,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活动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方便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对这个问题,“生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念:“低入”。所谓“低入”,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从而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做”。这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那样:再简单一些,让学生走进去,让学习变成他们最喜爱和最乐于从事的事情,欢乐的、友爱的、有效的,这是最符合学生天性的事情。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低入”其实营造出了一种近乎于“零干预”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发挥、充分思考,进而培养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低入”是不是等于“不设难度”呢?我想,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真正的“低入”,一定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抓住知识中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后,再从中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起点、用最直接的方式交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坚实的支持、清晰到位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去感悟知识。
我以为,教师在选择切入点、设计问题的时候,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切入点的选择上,要避免传统教学的细致和琐碎,要根据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抓住最根本、最精华、最能代表文章特色的某个方面进行设计。这其实和我们更早之前的“一课一得”的教学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篇课文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一篇具体的文章而言,有的精于言辞优美,有的长于人物刻画,有的妙在思辨睿智,有的壮于抒情婉叹,各有各的精妙。只要选出最能代表文章特点的、最精华的一两个点,从这些方面简单进入、设置问题或任务,就能激发学生进行更多的听、说、读、写。其次,在设计问题、交代任务的时候,应当注意“低入”的技巧,处理好“直接”与“含蓄”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直接”,指的是在提出问题、交代任务时,教师要简单明了,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同时,教师设计问题时的“低入”又必须是含蓄的,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活动,保证学生的“多做”。在设计这些问题时,我们尽可能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不仅在交代任务时让学生一目了然,容易操作,而且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写得更多,读得更多!最后,“低入”还应当把握一个原则,即我们所选择的入口、所设置的问题,都必须是适合学生群体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也是他们容易完成的。在日常教学中,老师通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精心设计出来的、认为尽善尽美的内容,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甚至学生无法完成。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思考:自己的设计是否真的尊重了学生,是否真的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的细致讲解,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悟,生本教育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强调:生命如此神奇,其本能的感悟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极其优越、无可比拟。所以,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能为根本任务,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知识、感悟世界,自主地实现生命的提升。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对他的学习产生着极大影响。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老师的细致讲解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悟。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曾有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凭借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走过文字这道“桥梁”,去感悟文章的思想与蕴含。但现实中,我们的教师往往习惯于越俎代疱,总是把作者推到学生面前,然后对学生指指点点:看,这里有作者的某种意图;看,那里有作者的思想含义……学生哪里还有空间去感悟,去领会呢?
生本教育正是针对这种现实,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感悟知识,生本为语文提供了一条最简捷、最根本的思路:“大阅读”、“大写作”。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思想,在写作中表达思想,在讨论中交流思想。
如果我们再深一层去理解这条思路,可以归纳为“多做而深思”:“多做”,正是以生为本,回归学生本位的体现;“深思”,就是在“多做”中,实现思维的积累和深化。教师要善于设计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大量实践中,一步步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思考,从中领悟知识、提升思想。
在“生本”理念里,我们常说:“课下做准备,课上早交流。”有人不以为然,“课下做准备”不就是“预习”吗?我想,这两种说法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课下做准备”,意味着打破课堂45分钟的界限,把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我们安排学生在课堂之前,就进行前置的准备,让他们在课前就进行相关的阅读、研究和思考,从而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前调动。由于教师在课前给予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学生也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到了课堂上,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地激发学生,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悟进行交流,展开讨论,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碰撞和提升的舞台。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课堂可以不需要太多的引导和铺垫。因为从某个角度看,当学生有了充分准备时,老师过多的“引导”或“创设情境”,不仅会抢占课堂的空间,而且会变成一种干预,甚至成为一种思想的束缚!因此,只要设计好课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然后明确地交给学生就行了。此时学生就可以在“课下做准备”的基础上,打开话匣子,趁着兴致“课上早交流”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5:04:28 | 只看该作者

二、生本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生本教育倡导正确认识学生,全面依赖学生。作为生本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满堂灌”的旧模式,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扎实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推进生本教育理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生本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地位。
生本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有效载体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合作成员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在这近一年生本教育的实践中,我班小组合作学习也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刚开始实践时小组分工不明,导致配衬的多,唱主角的少;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形成泛泛之谈,走走场,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等等。这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题中之义,也不能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失败。恰恰相反,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强化。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二)、转换教师的角色。
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只有调整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已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越来越多地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变成了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首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采取的都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并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要激励学生各抒己见,防止思维惰性,特别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标新立异的看法,使讨论波澜迭起,让学生茅塞顿开真是不容易啊。
(三)、组建学习小组。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必须先精心组建一个个合理的学习小组。合理的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石。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一般以前后两座四人为一组,如果最后多出一人或两人,可以把他们规划到前面一组去,活动时,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座位,形成习惯后,他们会觉得很自然、很方便。但是,有的时候我设计的游戏需要各组人数一致,不然无法很公平的进行时,就会出现麻烦。因此,在课堂上设计什么样的游戏,每节课前都要考虑周全。
根据每个学生性格使然,在小组成员的组成上我还考虑到让学习基础好的、善于表达的、中等的和有困难、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的合理搭配,使其各得其所。另外,羊群不可无领头羊,我们的学习小组也应设立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由组长进行组织,其余组员可以编个号,便于以后分工合作,这个组长可由大家推选或可以轮着当。多举办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如成语比赛、诗歌接龙、手抄报等,不断地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各小组还给自己的小队取了很有特色的名字,如:奋进小组、快乐小组等。由于各项评比都是以小组形式展开的,在纪律、卫生等各方面每个学生也更严格要求自己了。但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还是经常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容易出现霸权,造成能力弱的孩子有自卑情绪。此时,我采取表扬懂得赏识组员的组长这以措施,使学生自己对号入座改进与他人合作中出现的沟通问题。并且多表扬能力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并提高他们在同学心中的地位。逐渐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进步,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特别内向的,相信,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吧!正如生本的理念所说,一到五年不开花,要开开朵大红花。
(四)、制定小组规则。
在小组讨论中常常会出现小组成员争吵不休,或互相推诿,这严重地防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制定一些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平时我要求学生在合作中做到“四会”:一是学会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问,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总结,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四是学会欣赏,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我在每次的学生讨论中都会到每个小组去听一听,及时表扬合作有效率的小组,鼓励有进步的学生,赞赏表现出色的学生。真诚的激励环境,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本教学中掌握并运用好这个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相互交流各抒己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不会删减准备好的材料,比如:组内其他同学已经说过自己准备的资料中的一部分内容,他还会再重复他人说过的内容。我反思这其中的原因:一种情况是他没有注意倾听;一种是他不会听或者不会摘录资料,也就是说整理资料的能力还不够。所以,还需要我努力找到解决的措施。
(五)、实施合作学习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首先要认真“备好”学生,钻研教材,慎重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选定主题后教师首先要进行慎重的考虑,搜集各方面的资料,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和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于是我就放手让学生利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再让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汇报。结果学生收集到很多相关的资料,如:猫的胡须的用途、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及关于猫的小故事等。并且扩展到其他动物资料的收集、交流,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5:04:31 | 只看该作者

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我反复让学生诵读两次征友启事的内容,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后来小牛有了许多朋友?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很自然地找到了问题答案,从中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愉悦。我班董昊晟同学在我没有布置任务之前就自发的写好了一份自己的征友启事,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可以说学生真的乐于这样的表达方式了。学生能乐说、乐写,不正是我们教师最欣慰的嘛!
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工作可不容忽视,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找到自信心,等等。但刚开始小组合作时学生汇报时往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好像完全没有刚才的讨论这一回事,不能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所以,我要求学生先说小组其他成员是怎样认识的,并对这些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说出自己的观点,还要求各组派代表作总结发言。这样的汇报使学生真正地进行交流,既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又要仔细聆听他人的观点,并进行比较、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真正地发挥出来。我自以为聪明,却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无法达到这样一个层面上。于是,造成下一个说的同学只能简单重复前一个同学说的话或者把前一个同学准备的前置性作业本借过来照着再读一遍,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时间。因此,小组合作交流时,不能高效完成。于是,这又引起的思考,必须还要再想办法。让小组中的四号同学先说,让能力强的同学听着,这样他们更容易对前一个同学的交流内容谈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带着弱生慢慢前进,效果稍好了点。可以说,我们班小组合作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要想达到小组合作中有效的交流还有太长的路要走,还有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了。其实往往,学生们精彩的汇报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使课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六)、多样的评价方式。
为了鼓励学生能主动学习,解决回家主动完成复习任务,我设计了“积分升级”的活动。每次前置性作业10分制,如果完成的主动,书写认真,即可得到积分10分,也在单元评比中获得优;以此类推。达到一定的积分便可以升级,我设立的级别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探花、榜眼……翰林文圣。每次升级还有相应的小礼品和奖状。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所以,我从来不留家庭作业。但是,学生都能积极的完成自己的复习任务。
在本学期我校领导提出教师不组织购买任何教辅用书,于是,各班的班主任都各自想办法。我也看到很多老师把整本练习册一张张的复印出来让学生做,这样做成本反而增加了并没有真正达到领导的意图,更没有真正解决学生课业是负担的难题。于是,我也在思考:不买练习册、不印卷纸不做题是肯定不行的,不练学生怎么可能熟练呢。毕竟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怎么办?我陷入了不断的思考与尝试中。
受一款游戏的启发,我又设计了一项活动:组建探险队“发现新大陆”。由学生把平时自己容易出错的题抄写下来复印给班上的其他同学做,然后收卷后由小组的同学合作判卷并在自习课时间给全班同学讲卷纸,这样出题的同学可以在新大陆中划分到一块自己命名的岛屿,组员同学可以在这块岛屿上面得到规划的机会。所以就这样再一次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浪潮。但是,这个活动刚刚实施一周,在运作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我正在积极的处理和总结经验并且改进中,相信,经过努力应该可以成型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在努力尝试中……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呵护,要以高超的艺术去浇灌,更需要教师个人魅力的释放,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这块园地才会如漫漫寒冬孕育后的花圃,芳香四溢、光艳夺目。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三点:第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是狠抓学生的习惯培养;第三是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着重在阅读与积累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这里我只谈谈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点滴尝试:
一、不断赞美,让学生爱上语文 。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这是比较简单的事,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这就是一种挑战。如何才能使学生喜欢语文呢?      
每期开学,我们就要来个思想总动员。目的是赞美语文,让学生重视语文,爱上语文。动员的途径有:国旗下讲话,入学教育,各类语文学习活动,都会渗透这种思想。如有一次在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活动倡议大会上:我充满激情地对全校同学说: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浩浩乎如大洋兮,它涵盖宇宙万物,囊括心灵情思。它太丰富、太精妙了。难怪古人只学语文就可拥有治国之才。腹有诗书气自华,使我们脱胎换骨的就是语文,它可以使粗野变得文明,卑贱变得高尚,无知变得博学,庸俗变得幽雅.并且语文知识是我们从事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学习语文真是太棒了!在我们语文老师的不断赞美中,学生慢慢的对语文产生了景仰之情。
二、 旁征博引,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如果我们只拘泥于语文教科书,只在这个小范围里绕来绕去,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教语文,我们只会将学生带入一片沙漠。
语文老师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但一定要善于旁征博引,要能引领学生走进一片更广阔的语文天地:那里有鸟语花香、高山流水、金戈铁马、轻吟浅唱,学生在这样的境界中,会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三、 着重表达,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说,是课堂上最主要的传授知识的途径,所以老师的语言艺术很重要。说话若一调到底,平淡无奇,势必使学生身陷枯燥乏味的苦海而怨声载道;若说话抑扬顿挫,文采飞扬,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时都注意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地调整音量、音调、语速,时而浑厚有力,时而轻柔婉转;并且语言饱含情感,富有文采。为了落实这一点,教导处的工作力度也很大。每期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把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作为评价一个语文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确实,充满着情感的语言,会宛如一曲动人的歌,飘入耳帘便驻留于心,难以忘怀。谁又会拒绝动人的乐曲,拒绝进行美的享受呢?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了语文。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带情感的语言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的。
老师先出示一组广告词,让学生欣赏品味。如交通广告词:携文明上路,带平安回家。电脑广告:假如世界失去了联想,人类将会怎样?环卫广告: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也别带走。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他们纷纷发表对广告词的评论,气氛非常热烈。接下来老师轻轻说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意无留,望天上云卷云舒。多么美妙的对联!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是丰富的语文知识的浓缩,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来对对联?同学们异口同声表示愿意。于是老师出示一个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要同学们用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来对),学生积极性很高,跃跃欲试。有很多妙联让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如: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看到同学们意犹未尽,刘老师又出了一联:横联,润物无声,上联:三尺讲台迎冬夏(请对出下联)。很快就有学生展示答案,如:两袖清风谱春秋;一腔热血铸师魂。我们常通过对对联,将名著知识,对偶修辞,仿写等融入一炉,学生学习语文渐入佳境。再如李红老师把学生收集到的好的店铺名、网名、歌词及其赏析贴在墙上进行了很好的展示。如网名:空谷幽兰,象征着一个人高洁傲岸的情操;理发店名:“一剪美”,巧用词牌名“一剪梅”,又表明通过理发会使形象更美。
生活是个鲜活的大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语文老师有一双慧眼,就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样不但教给了学生语文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到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呆板、单调,而是妙趣横生。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它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师在生本理念下,必须时刻把握以学生为本这根主线,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重新确定自身角色,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生本教学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目前,生本教育工作已在我校大规模铺开,我的探索实践工作也在逐步深入,前面不知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困难,但我相信早晚有一天生本教育的实践成果一定会给我们大家收获和慰藉。

        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1: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