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论文:预习成就精彩课堂——农村低年级儿童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6:3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预习成就精彩课堂
——农村低年级儿童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     
海门市货隆中心小学(226144)    姜冲   
【摘要】近几年,“学程导航,以学定教”追求理想课堂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理想课堂是不断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智慧不断生长的课堂,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我们的课堂要真正实现从低效到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必须全面构筑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使教学活动真正从教师的“教”为主转移到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力求通过感知生活数学、体验数学生活、灵活选材,以及加强家校联系等手段,提高农村小学生预习能力。
【关键词】  农村  低年级儿童   数学   预习
在平日,我们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一是语文教师普遍比较重视预习,数学教师普遍不重视预习;二是数学教师中认为应该提倡预习的占大多数,但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强调预习的占少数。预习,对小学数学而言特别是农村低年级孩子,似乎已成为鸡肋。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变成了现阶段各学校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农村小学,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小学生的影响都与市区学校无法相提并论。
低年级儿童年龄小,能力有限,预习时无从下手,往往将预习简单化处理,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数学课本,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把预习当成枯燥的任务完成,久而久之学习的热情逐渐消退。那么如何给予低年级儿童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指导成为了关键,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怎样学会预习,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
我在指导低年级儿童做好预习的过程中,经常为课堂的精彩而感动,而这些精彩正是源于学生有效的预习。
一、感知生活数学,触摸数学之本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前作为教师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你的说教和枯燥的数字感兴趣。比如在教学《分一分》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和家长布置的预习作业是一起逛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想想,这样摆有什么好处?通过布置这个预习作业,在上课时学生能很快地说出“同样的物品摆在一起”,并能说出这样放的许多好处,这就为分类的认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无需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                    
    二、体验数学生活,探究数学之核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我们的另一个手段就是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活动可以到社会大课堂具体感受,也可以把活动现场搬到教室里,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我在执教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时,用挂图太抽象,多媒体也不方便,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准备一套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不现实,因此我发了这样的预习单告知家长:1.阅读课本并和孩子一起了解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也可以做相应补充;2.帮助孩子观察各种面额人民币的特征(认识);3. 陪孩子到商店买一样学习用品,算算付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实践)4.和孩子回忆一下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购物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三、依据教学内容,确定预习方向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些关于一年级学生数学预习的方法,觉得很有借鉴价值:1.调查性预习:如学习加、减法运算时,先让学生调查他们生活中发现的数学加法问题有哪些,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这样就不会让学生觉得加法问题只是单纯的计算,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是,所以兴趣大增。
2.动手性预习:在教材中有一题比较哪根绳子最长时,布置让他们回家拿三根相同粗细的铅笔,用线像书上那样绕上去,看看哪个最长。学生通过动手亲自操作,一下子就懂了。还有两次剪绳的问题等等
3.游戏性预习: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让学生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做猜数游戏,老师预先在课堂上教他们玩。学生在游戏中既得到了乐趣,又学到了知识。还有分成和组成等等
4.体验性预习:如数学故事“谁喝得多”一题中,需要通过剩下的水来推断谁喝的多,在思维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直接讲,多数学生可能就不容易掌握,所以布置了体验预习。让学生在家里自己拿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装上同样多的水,自己像书上那样喝一些,体验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同时印象深刻。还有栽树、排队问题等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6:40:03 | 只看该作者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并不是每堂课、每个知识点都需要预习的,毕竟低年级的数学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参与交流,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学会。我也认为低年级计算课就不必特意去预习。低年级儿童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一旦他认为“我已经会了”,那么上课他就不会认真听讲,甚至而且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学生,影响课堂教学。这种情况更多的体现在幼儿班、学前班学习的数学知识,这种现象在我们这儿非常普遍,绝大多数的孩子在进小学前已经会计算十以内、甚至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虽然实际上是完全的一知半解,根本不懂算理,造成了好多学生上课就不太认真听老师的分析,更不可能主动去探究知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升。也有些家长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只是让孩子提前把数学书上的题目都做好了,自以为做完了学生就会了,其实这样对学生很不利。书上的题目预先做完了,当其他学生在认真做题时,他没事可做,只有讲话做小动作,老师或者同学讲述方法时他也就不会再有耐心倾听。有许多计算题算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家长在给孩子预习时,通常也只讲一种方法,甚至只告诉怎么列式,这就很多程度上阻断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依靠家校合力,把准预习航程
    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毕竟与城市无法相提并论,相差的不是一点点。有的不懂,有的不想。就我们班来说,一年级时有一大半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是无所谓的,老师不找他,他就一年都不会找老师一次,即使打个电话关心一下孩子的成长的也很少。通过家长会、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沟通,现在总算有一半以上的家长(更多的是爷爷奶奶)能时常看一下孩子的作业本,关心一下孩子的预习作业,后来采取家长签名后又好了一些。家长的素质不是我们轻轻松松能改变的,但是,我们相信,只有我们用点心,把现实问题考虑得周到一些,比如大多数的预习就在学校完成,相信一旦他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后就不会需要老师频繁的督促也会自觉完成。
课前预习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超前性学习,但是在学生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既不能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从头教起,也不能认为他们“全知”的,忽略不教,而应该正确诊断,因势利导,才能使课堂因预习而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2: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