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9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5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
语海畅游
   1 词语真有趣。
    目的:积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了解相同的单字经过不同的组合,在表达的意思上可能会有所变化。
    学习步骤:
     ①初读练习中词语,初步感受汉语言的的丰富性。
     ②自己尝试说出几组这样的词语。如:著名——名著;队列——列队;来往——往来……
      [可以发给学生纸条,让学生把自己想好的写下来]
     ③让学生比较读练习中的两组词语,发现不同。(字的位置变化,意思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
     ④让学生给自己准备的词语归类。
    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调整,第二步调整后于第四步结合,课堂效果会有所不同。
   2 读一读,想一想。
    目的: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对话的四种表现形式,能够正确的加点标点。
    学习步骤:
    ①讲解“对话”的组成——“文中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    ②让学生用不同符号(直线和曲线)标示出练习中所给例句的“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    ③读一读标示后的例句,结合“学习小伙伴”的提示,发现规律。
     小结:提示语在前——“说”后点冒号;
        提示语在中——“说”后点逗号;
        提示语在后——“说”后点句号;
        没有提示语。
    ④到课本中找寻有关对话描写,印证规律。
    ⑤完成一组加标点练习。
    ⑥针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指导。(当段落中出现两个人的对话时,学生不容易区分人物语言的归属,也就不容易判断对话表现方式)

  积少成多
  读读背背——《爱的奉献》
   目的: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行必要的积累。
   学习步骤:
    ①诵读本单元学过的或课外收集到的诗歌,简单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
    ②自由练读《爱的奉献》,班内展示。
    ③听歌曲《爱的奉献》,进一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    ④班内交流学习感受,试背诵《爱的奉献》。
  阅读平台——《尝试》
   目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实际,深入理解短文,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信心,勇于面对困难,不懈努力,终会获得成功
   学习步骤:
    ①解释“尝试”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曾做过怎样的尝试,结果如何。
    ②结合课后思考题,自由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    ③通过不同形式交流初读成果。(读出相关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结合相关语句谈理解等均可)
    ④围绕“短文为什么以‘尝试’为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理解短文。
    ⑤自由交流阅读后的心得。
  能说会道——劝说别人
   目的:以“劝说别人”为话题,继续学习与别人进行对话交流时的方式方法,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   学习步骤:
    ①回忆:你和家人在家中有时会做出别人不希望看到或不希望发生的事,周围的人是怎样做的?
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有批评、有指责、有劝说、有讲道理等等。
    ②结合自身经历,说说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劝说、讲道理,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形式?说明理由。
    ③组织读题析题,把握练习要求。
     [重点分析第二部分文字中的前两句,明确“劝说别人”需要注意的。]
    ④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     练习前准备:先说说你们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两个人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进行模拟表演,并根据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    ⑤班内展示,同学进行评价。
     [教师参与评价,侧重劝说方法的指导,侧重点明“劝说”与批评、讲道理等形式的不同,侧重评价劝说效果]

  笔下生辉
  习作内容: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别人遇到了困难,你又是怎样伸出援助之手的?每个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写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
  习作要求:
   要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
   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   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  目的:继续练习写叙事文,并学习、巩固通过主要内容的描写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  学习步骤:
   ①连接本习作内容,做好选材准备。
    先进行同学间自由交流,相互启发。
    再认真回忆个人经历,填写选材表格。
    自己帮助别人别人帮助自己
    学校
    家里
    社会上
    最终选材及理由
   ②明确习作要求,确定习作材料。
    比较分析所选事例,看看哪一件是印象最深的,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印象。(填写“最终选材及理由”)
    注:以上两个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回忆典型事例,唤起真情实感。”
   ③树立事件发展过程,确定习作重点。
    先引导学生体会“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    再让学生回忆清楚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    (可以用坐标轴的形式来表现,见后)
    进一步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情感的变化,并对应事件发展过程,填入坐标轴。
    例如:天黑了,不知名的叔叔送我回家
       紧张——焦急恐惧——怀疑…安心——激动(感受)
       发生——发展——高潮——尾声(过程)
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应比较,确定自己习作重点内容。
   ④学生完成习作。
    动笔前,可以组织学生把主要部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指导重点放在“怎样叙述事件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   ⑤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   ⑥个人根据评议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50:5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积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了解相同的单字经过不同的组合,在表达的意思上可能会有所变化。
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对话的四种表现形式,能够正确的使用标点。
2、进一步学习古诗,进行知识的积累。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实际,深入理解短文,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信心,勇于面对困难,不懈努力,终会获得成功
4、以“劝说别人”为话题,继续学习与别人进行对话交流时的方式方法,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5、继续练习写叙事文,并学习、巩固通过主要内容的描写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话的四种表现形式,能够正确的使用标点。
   2、能够把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难点]:
   1、掌握对话的四种表现形式,能够正确的使用标点。
   2、能够把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体会交流、练习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语海畅游
 1 词语真有趣。
  学习步骤:
   ①初读练习中词语,初步感受汉语言的的丰富性。
   ②自己尝试说出几组这样的词语。如:著名——名著;队列——列队;来往——往来……
   [可以发给学生纸条,让学生把自己想好的写下来]
   ③让学生比较读练习中的两组词语,发现不同。(字的位置变化,意思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
   ④让学生给自己准备的词语归类。
   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调整,第二步调整后于第四步结合,课堂效果会有所不同。
 2 读一读,想一想。
  学习步骤:
  ①讲解“对话”的组成——“文中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②让学生用不同符号(直线和曲线)标示出练习中所给例句的“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③读一读标示后的例句,结合“学习小伙伴”的提示,发现规律。
     小结:提示语在前——“说”后点冒号;
        提示语在中——“说”后点逗号;
        提示语在后——“说”后点句号;
        没有提示语。
  ④到课本中找寻有关对话描写,印证规律。
  ⑤完成一组加标点练习。
  ⑥针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指导。(当段落中出现两个人的对话时,学生不容易区分人物语言的归属,也就不容易判断对话表现方式)
3、背诵古诗,积少成多

①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②.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③再读诗句,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意。
   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⑤拓展:课外收集描写诗人怀乡思亲感情的诗句。
4、阅读平台——《尝试》
   学习步骤:
    ①解释“尝试”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曾做过怎样的尝试,结果如何。
    ②结合课后思考题,自由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③通过不同形式交流初读成果。(读出相关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结合相关语句谈理解等均可)
    ④围绕“短文为什么以‘尝试’为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理解短文。
    ⑤自由交流阅读后的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51:1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能说会道——劝说别人
   学习步骤:
    ①回忆:你和家人在家中有时会做出别人不希望看到或不希望发生的事,周围的人是怎样做的?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有批评、有指责、有劝说、有讲道理等等。
    ②结合自身经历,说说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劝说、讲道理,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形式?说明理由。
    ③组织读题析题,把握练习要求。
     [重点分析第二部分文字中的前两句,明确“劝说别人”需要注意的。]
    ④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练习前准备:先说说你们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两个人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进行模拟表演,并根据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⑤班内展示,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参与评价,侧重劝说方法的指导,侧重点明“劝说”与批评、讲道理等形式的不同,侧重评价劝说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51:4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四课时
  笔下生辉
  习作内容: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别人遇到了困难,你又是怎样伸出援助之手的?每个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写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
  习作要求:
   要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
   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目的:继续练习写叙事文,并学习、巩固通过主要内容的描写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学习步骤:
   ①连接本习作内容,做好选材准备。
    先进行同学间自由交流,相互启发。
    再认真回忆个人经历,填写选材表格。
             自己帮助别人              别人帮助自己
    学校
    家里
    社会上
    最终选材及理由
   ②明确习作要求,确定习作材料。
    比较分析所选事例,看看哪一件是印象最深的,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印象。(填写“最终选材及理由”)
    注:以上两个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回忆典型事例,唤起真情实感。”
   ③树立事件发展过程,确定习作重点。
    先引导学生体会“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再让学生回忆清楚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可以用坐标轴的形式来表现,见后)
    进一步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情感的变化,并对应事件发展过程,填入坐标轴。
    例如:天黑了,不知名的叔叔送我回家
       紧张——焦急恐惧——怀疑…安心——激动(感受)
       发生——发展——高潮——尾声(过程)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应比较,确定自己习作重点内容。
   ④学生完成习作。
    动笔前,可以组织学生把主要部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指导重点放在“怎样叙述事件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⑤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⑥个人根据评议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52:29 | 只看该作者
人的一生最美最纯洁的品质莫过于乐于助人。
        记得那天上早读课时,李老师走过来对我的同桌苗丁心说:“丁心你的书怎么那么破?是你自己弄烂的,还是别人给你弄烂的呀”?我一看,苗丁心的语文书确实已经破烂不堪了,再看看我的书仍然完好无损,崭新如初。我想苗丁心一定是太爱学习了才把书弄烂的,我一定要帮帮她,帮她把书订好。恰好我家有一个非常大的订书机可以订住语文书。我决定放学后把她的书拿回家帮她钉住。
        放学后我拿着苗丁心的书回到了家,让爸爸帮忙把书钉上,爸爸爽快的答应了。只听咔嚓、咔嚓几下,一本破旧不堪的书已变的整整齐齐,完好无损了,我看后心满意足的笑了。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把书还给了苗丁心,她高兴地连忙说:“谢谢”!
        我想订书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帮助别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却是一件高尚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1 20: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