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琼海市实验小学 龚叶云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73、7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例题1和例题2。例1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到20根,也就是数出另外10根小棒,把这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接着教学数的读法,教师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并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来教学。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根小棒一捆,就是一个十;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几;2捆小棒就是二十。例2教学的是数序,要求学生把直尺上的数读出来,这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设计学生互提问题的活动,不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而且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学情分析:对于11~20的数数,读写11~20的数,学生并不陌生,已经具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对于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或者对一个具体的数,用数的组成加以解释说明它的意思,会感到困难,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为此,本节课通过学具的操作,直观地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把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和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计数单位“十”,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教学情境图、学具小棒、11~20数字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一根皮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
0、1、2、3、4、5、6、7、8、9、10。(齐读)
你还知道哪些数?
2、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中有什么?你能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吗?(让学生自己来数,数后汇报。)
3、揭示课题。
图中这些物品的数量都超过了10,看来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10大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创设数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发现只学1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是不够用的,体会到要学比10大的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带着这种需求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教学11~20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通过数小棒来体验计数单位“十”。
师:刚才数出水果卡片的数量是11张,请你们数出11根小棒,并把它摆在桌面上。(生拿小棒在桌面上摆)
师:你摆的是11根了吗 ?你是怎样知道的?这样摆老师不能一眼就看出有11根小棒,那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呢?(请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摆法介绍给大家呢?(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小朋友们真能干,想出来这么多种摆法,请你们比一比,哪种摆法最容易让人看出是11根呢?(比较、优化)(10根和1根)
师:(强调)当物品的数量超过10时,我们把10个看作一份更清楚。
师:出示1根小棒,这是几个一?(1个一),2根(2个一)......10根(10个一)当满10根时,我们就把它捆成一捆,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
(生也动手操作,数出十根小棒,把它捆成一捆,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
师:(课件展示)10个一是1个( ),1个十里面有( )个一。
师:(强调)在图上是这样表示,以后看到这样的一捆就是1个十,也就是10根,不需要再数了。(贴上一捆小棒,板书:一个十)
(2)学习11的组成。
(师演示:将1捆小棒放在一旁,接着再添上1根是多少呢?)
生:11根。(板书:1个一)
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图 11 读作:十一)
(3)教学12。
师: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几根?
(学生个别汇报)
师: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2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板书:(图)12 读作:十二。
(4)学生摆喜欢的数,学习其他各数的组成。
师:除了11、12外,老师还有一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它们吗?(师摆,生读)
师:请你们从这些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学生自己摆,抽几名同学上台展示,并说出这个数的组成,老师有选择地板书它的写法,强调写读数时要大写)
(5)教学20。
师:(课件出示19根)1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怎样能更加清楚地看出20根?
(明确:满10根了,又把这10根再捆成一捆,就有两捆,是2个十,即20。)
板书:(图) 20 读作:二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摆小棒,说过程,手、口、脑并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的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认识计数单位“十”,悟出数的组成。】
2、教学11~2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这些数字宝宝也想在尺子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你能帮帮它吗?
(1)、(出示直尺)填数。
师:填完整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直尺图上可以看出,10前面的是:0、1、2、3、4、5、6、7、8、9;10后面是11、12、13、14、15、16、17、18、19、20。尺子上的数越往后数越大,越排在前面的数越小。)
(2)、集体齐读,加强对2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整体感知。
(3)、猜猜我是几?通过活动强化对数序的认识。(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读直尺上的数和猜数活动,直观地感知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强化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
2、读一读。(20、13、15、18、11)
3、看图写数,并说组成。
4、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加深对数的组成和数序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生活中的数学。(课件展示)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去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吧!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图 ) (图) (图) (图)
11 12 19 20
读作:十一 十二 十九 二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