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整本书阅读在本校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体现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1-23 22:20
标题:
整本书阅读在本校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体现
整本书阅读在本校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体现
整本书阅读进入语文课程,不管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看,都已引发了已有语文课程形态的变革——丰富了语文课程的资源,扩展了语文课程内容,开拓了阅读教学组织方式
刘艳红:整本书的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多样化阅读的重要体现,我觉得它的兴起其实蕴藏着某些理念的变革。我曾经尝试着把整本书阅读同传统的课外阅读进行过一些比较。
比如,从阅读的性质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定位于课外的阅读,也就是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阅读,属于弹性课程。学生的阅读行为,处于自发状态,时间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传统的课外阅读定位于教材的延伸,服务于教材。处于课程的边缘地带,而整本书阅读,它具有独立的价值,也是课程的一种形态。再从课程内容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我们更多的阅读内容来源于成人本位,教师对儿童文学比较隔膜,而现在的整本书阅读,我们更加强调儿童性和文学性的融合。我们从阅读文本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以单篇为主,欠缺整本书的阅读,阅读的量难以得到保证。
曹凤霞: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我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班级读书会的样式。记得大概是从零八、零九年开始,我进行班级读书会的尝试。那次我给孩子推荐的是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这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来写的。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了解过去的战争年代人们的思想都很单纯,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都是孩子们喜欢的
随着孩子之间阅读交流的推进,我又想到能不能把家长也纳入到我们的读书会生活当中。建议家长们和孩子一起阅读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一次笔述,进行一次笔谈。
一本书的阅读暂时告一个段落了,这时我又想到一本书的阅读不应该是一个句号,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于是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收集作家在创作这本书时候的背景性的资料。
杨江南:整本书阅读引入语文课程,拓展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同时也引起了小学语文教学组织形态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等一系列的变化。
整本书阅读对课程内容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阅读,整本书阅读也给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环境——阅读交流的内容必然涉及到表达,中高年级基本上就是书面的文字表达了。孩子们用文字表达什么?怎么表达?
先来看看一般的情形。:
读完书后的写作,传统的做法是写读后感,读后感的面貌千篇一律,周益民老师把这种读后感描述为三部曲:开头先把书介绍,中间再来作检讨,最后争把决心表。
让孩子们把丰富的文学感受表达出来,整本书阅读对写作课程将带来怎样的推进,值得总结,也需要继续探索。
整本书阅读带来的语文教学组织形态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
现在最为常见的阅读教学组织形态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里,一般是教室里,面对着一个班的孩子,照着教科书的编排,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学下来;学习阅读一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是:读读议议中,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理解重点句子;课堂或课后的作业:按要求读读背背课文中有关内容,或口头或书面完成课后练习,抄写生字及词语,做一做配套的“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分层测试”等等。
赵海燕: 整本书阅读带来了新的教学组织形态。以目前比较通行的“班级读书会”为例,其教与学的组织方式与原来的语文教学就有很大不同。阅读教学空间扩大到了教室之外,学校之外。原来的教学中,学生课下所做的主要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的功课,学习的主体内容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班级读书会中,在一节导读课后,阅读主要是在课后完成,或阅读小组共读,或回家自读,同时还要准备相关话题的书面交流材料;阅读交流课上其实是阅读结果的交流,实际上读完整本书的任务主要是在课下,而不是在集体教学的课堂完成的。这样,课堂与课外在整本书的阅读中连接成了一个整体,阅读课堂延伸到了家庭。
在我们熟悉的阅读课堂里,基本上是讲台上的教师牵引着学生阅读课文。在整本书阅读交流中,课堂完全是学生思想、体验的交流场,教师还可以站在讲台上,但更多地是走下讲台。教师可以作为普通的读者参与讨论,可以作为相对成熟的读者在某些时刻点拨讨论引向深入,可以仅仅只是穿针引线,甚至可以不作为——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牵着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轨道,而是跟着学生的思想与体验,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
整本书阅读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整本书阅读必然会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整本书阅读甚至还会影响课程开发的方式。
勇于实践,努力做我们能做的,我想我能做到。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