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4:5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论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 教会学生质疑,探理索源,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刺激学生质疑的兴奋点是激发创新意识的起点,培养学生发现质疑的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保护学生求疑的热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语文教学;质疑;发现;保护;创新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最佳效益是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人的创造力不能凭空生成,须由兴趣与问题催化而来。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被我们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新的“讨论式”、“启发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正在激活我们的课堂。而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想使这些教学方法取得成功,首要条件是必须从保护、激发兴趣,培养质疑意识与质疑能力入手。三百多年前,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教会学生质疑,探理求源,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一、刺激学生质疑的兴奋点是激发创新意识的起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设问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中专学生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有什么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就要用“问题”激发他们的认识。设问是深入的阶梯,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设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的每一个高质量设问,就会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例如,《拿来主义》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同学们都没有注意到鲁迅先生的语意。于是我提出:“作者认为‘送来’的东西不能误解为‘抛来’的,而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才叫‘送来’的。‘抛来’、‘抛给’、‘送来’这三个词的意思好象差不多嘛,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换来换去?”问题一提出,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说:“‘送来’和‘抛来’、‘抛给’的意思不一样,‘送来’是很有礼貌的;‘抛来’、‘抛给’明显是不屑,带着蔑视。”这一回答代表大多数同学的观点,也是他们表层认识和已有经验的反映。于是我进一步引导:“的确,‘送来’与前两个相比较礼貌多了,但这三个词的区别仅此而已吗?文章中作者是把‘送来’与‘抛给’划上等号,连在一起的!你们做做这三个动作吧,体会一下究竟有什么不同。”同学纷纷模仿,相互讨论。不少同学脸上就有了恍然大悟的表情,说:“抛来的东西可要可不要,我有选择;给的东西则我必须接住,推都不好推;送来的东西更不好说不要,而且还要笑容满面地说谢谢。从接受东西的一方来说,‘抛给’和‘送来’都很被动。”我接着问:“如果强势的一方送来的是他们国家的废弃品,如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等,你们又对送来者有什么看法呢?”大家一片哗然,纷纷说道:“送来者不单虚伪,更是阴险!”;“接受者真是太懦弱了!”;“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的确十分必要”。这个知识点不仅迅速突破而且得到升华。
由此看来,教师必须正确设问,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貌似浅显的知识点,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为此,教师要在“提问的艺术殿堂”里进行潜心修养。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匣门,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教师都有一种启而不发的尴尬,实际上只有那些优化了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什么才是优化了的课堂提问呢?一是要有整体性。提问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二是要适度、适时、适量。适度是指提问应以实际现象和日常生活或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程度的问题。适时是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并达到解惑的目的。适量是指提问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三要有启发性,这是优化提问的关键。教学中的启发式,不是简单的问答式,而是要求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把课文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习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思索。启发性同时还要求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四要有预见性。提问要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能敏锐的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复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思想方法的缺陷。善于采用归纳、小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答案;采用试探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更深一步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应坚持以表扬为主。五要有灵活性。提问要灵活运用。在讲练读议诸环节中都可以提出问题或带着问题进行;也可以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问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要灵活地穿插各种教学手段。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进行教学。他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因此,我们应重视认知、理解的主动性。中专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的时期,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更有强烈的好胜心,喜欢就某些问题产生争执。学生之间不同理解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各自在感知事物过程中知识和思维的差异。通过争论,辨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在争论中,问题不会使学生愁眉苦脸、望而生畏,恰恰能驱使他们的思想无所羁绊、纵横驰骋。这样学生更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求知的热情。例如在上《项链》时,同学们读完课文后,很多同学为莫泊桑所设计的结尾拍案叫绝,但也有同学表示异议,认为这种事情太悬了,根本不可能发生,大家各执一端,热烈争论。我要求学生从文章里找根据,以理服人。赞赏的认为:1、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当然可以”一口答应;2、找项链时,珠宝店老板说“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这个盒子”;3、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连盒子都没有打开。这三个细节足可以说明:作者一直都在暗示读者这串项链根本不值钱,原本就是假的。”不信的也明察秋毫,从3个方面一一分析:1、若是假的,路瓦栽夫人为什么看不出来?这个问题一提,赞赏方有同学就解答是因为玛蒂尔德从未见过真钻石,不能辨真假。2、玛蒂尔德没见过真钻石,夜总会上的人们也没见过真钻石吗?她戴一串假钻石为什么男宾们还会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3、佛来思节夫人那么有钱,她为什么要买假钻石来戴?这两个问题提得好极了,我极力鼓励同学们从写作背景入手去解决疑惑。同学们热烈争论,反复探讨,我又因势利导,及时点拨,同学们终于明白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崇尚浮华,人们贪慕虚荣,上流社会生活奢靡,并不看重珠宝的真与假,只看重它是否有绚丽的光彩。这正是单纯的玛蒂尔德为什么一心想在夜会上出风头的原因,更是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社会根源。可见,抓住同学们不同理解的争论,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发展同学们的多向思维等多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教师除了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外,还应该善于设计一些对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对学生起示范作用,使他们明白:只有善于不断发现问题的人,才能真正善于学习,并不断取得成效。发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质疑。
三、保护学生质疑热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由发现到质疑,还有一个过程。首先要让学生敢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善于生疑的同学总是喜欢咬文嚼字,处处落实,甚至提出许多连教师也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真诚信赖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一方面不要以为自己总比学生高明;另一方面必须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不迷信课本与权威,不给学生的错误观点扣帽子,不无原则地强求师生的答案必须一致,甚至允许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错误。久而久之,学生就从敢于质疑过渡到喜欢质疑,善于质疑;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上《项链》一课时,讨论过程中,有位同学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佛来思节夫人应该是见过真钻石的,她难道一直没发现项链是真的?她和路瓦栽夫人这么好,早发现还给她,就没有这种悲剧发生了。” 这问题提得出人意料,虽不一定正确,但是合情合理。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并进行引导。“如果佛来思节夫人及时归还了真钻石项链,玛蒂尔德的悲剧是否真的不会发生了呢?”这个导火索一点燃,教室里一片沸腾:有的认为她会和以前一样,过着悠闲的生活,做做关于上流社会的美梦;有的说这次没发生的事,下次也许就发生了,爱虚荣的她,终有一天会遭遇到更大的悲剧;有的认为在夜会上出尽了风头的她是不会甘心再当小职员的太太了,内心会更苦闷,要么会和丈夫离婚,要么会成为别人的情妇。众说纷纭,而后两种说法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然后我总结道:虽然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但故事从开始到结局,情节的发展却是有其必然性的。在19世纪崇尚浮华势利的法国,像玛蒂尔德这样的女性,她的悲剧命运是无法避免的。并再一次表扬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感谢他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大胆猜想,积极探讨的机会!
有了一些类似的经验后,同学们大胆质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上完《过万重山漫想》后,有同学就大胆提出:作者想象穿过三峡的是某一个人,我觉得不现实,其码应该是一群人,更有可能是一些战败的兵士。原因有二:一是条件那么艰苦,再勇敢再有智慧的一个人,也不可能独自穿越三峡取得成功。二是这样一条不知尽头在何方的大江,不是被逼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绝境,断不会有人会这样冒险去穿越它的。所以只可能是兵败的将士,有体能,有智慧,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群人。同学们这种求实的精神,超常的发现力,多么难能可贵!这不正是一种创新能力吗?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青少年学生,一方面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寻根究底地提出问题,并发表与众不同的新奇观点;另一方面,他们又幼稚单纯,见闻不广,知识贫乏,容易轻信盲从。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到学生的这个既矛盾又统一的心理特点,在不断丰富他们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解放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勇于质疑,敢于辨证,那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并非很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3 04: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