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结合实际教学,尝试提取1-3条学科教学知识(PCK)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2:2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合实际教学,尝试提取1-3条学科教学知识(PCK)
1、抓关键词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寓意
    [案例]义务教育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中“焦”是一个重要词语。透过它既可以窥视出农夫荒唐可笑的内心,又为理解他之所以想出那样愚蠢之极的办法做了铺垫,同时为后文揭示寓意奠定了基础。而且“焦”字也是本课要求学生会认会写的一个生字。为此,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在学生探究出农夫为什么“揠苗”的原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对其中的“巴望”与“希望”进行换词比较后师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孩子们,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表现出了农夫这种急切的心情呢?
生: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师:你们怎么理解“焦急”?
生:“焦急”就是着急。
生:“焦急”就是非常着急。
学生的回答不能说不对,但对于这样一个关键词只停留于这样的理解未免有些肤浅,稍稍停顿,我做了如下的引导:
师:孩子们,对于我们课文中的这位农夫来说,田里的禾苗就是他一年的所有收获。禾苗长得高长得快,就意味着他将有一个好收成,全家人就能丰衣足食,衣食无忧。他多么想早一天享受到这样美好的时光呀!所以他整个身心都放在田里,天天到田边去看,看看他的宝贝禾苗是否见长?风雨无阻、一天不落。可是,面对着自己田里好像一点儿也不长高的禾苗,(实际禾苗每天都在长大,因为心急他看不见)他能不着急吗?孩子们,你们能体会到农夫内心的那份“焦急”吗?
生:农夫看到禾苗一点儿也不长高,心里一定非常非常地着急。
生:他是多么盼望禾苗能够快点长大呀!
生:他心里就像有个什么东西揪着一样。
师:老师也体会到了。孩子们,“焦”字是个生字宝宝,看老师怎么在田字格中书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四点底用红色粉笔书写)孩子们,这四点底老师用红色的笔写出来,为什么呢?这四点是由“火”字演变而来的。这四点分明就是四把火呀!这四把火烧在农夫的心上,他心里简直是“火急火燎”呀!孩子们,此时,你就是那个正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的农夫 ,看着自己日不见长的禾苗,你会有怎样的神情和动作?你又会对你的禾苗说些什么?让我们来演一演吧 !                                                                                                                     
一生表演,卷起裤管,背操双手,双眉紧锁,一脸的焦虑。将台下的学生当作禾苗,在台上来回转悠,时而又下入“田间”看看这“棵”,瞧瞧那“棵”。口中念念有词:“我的宝贝禾苗呦,你怎么就不见长呢?求求你了,你快快长呀,快快长。早日抽穗,早日结谷,好让我们全家早一天吃上那香喷喷、白花花的大米饭……哎呦!急死我了!
师:老师也感受到了你内心的焦急,让我们齐读这句话,读出农夫的焦急,读出农夫的心急火燎。
师:我们也练习用“焦急”说几句话吧。
生:晚上八点了,天下起了雷雨,爸爸上班还没回来,我和妈妈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
生:我半夜发起了高烧,妈妈焦急地不知所措。
生:奶奶的心脏病犯了,被推进了急救室。我们一家人焦急地在急救室门口转来转去。
……
反思:寓言有其鲜明,独特的特点。寓言的教学和写人记事类文章一样,以读为本,要善于抓住关键语言,具体深入地感悟寓言中的形象。在抓词扣句感悟的过程中,应该将语言的训练有机地融入进去。这样,既感悟了人物形象,为理解寓意做了铺垫,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点。
2、片段训练的PCK
一、读段  
    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应抓好三个环节的读。 一是初读,要突出"顺"字,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重音,乃至速度、语气,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在此基础上,才转入讲读,指导理解课文内容。二是讲读,要突出"思"字,要把学生学语文的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心理历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第一遍读,初步了解整段话写什么;第二遍读,概括每句话写什么;第三遍读,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二句,这句话写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是写鱼的多。)第三句话写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知道?("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可以知道鱼的数量多。)第四遍读,概括段意。  讲读后的读,要突出"熟"字,要指导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  
二、说段  
说段在读段之后进行,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把课文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同化或顺应`的基本训练。刚开始说段训练时,学生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复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师应具体指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整段话连起来说。《美丽的小兴安岭》第2自然段,在指导说段时,先复习。"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词,然后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反映了什么?(这段写了小兴安岭春天景物的特点,反映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在指导说段时,还应把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结合起来进行。  
    三、抄段  
    抄段,可以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选择好抄学的段落,二是要指导抄写的方法。所抄写的自然段,应是在表达方面有特色的典型段落`,并且容易被学生模仿的。如《赵州桥》第二自然段写桥的坚固,但第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两段均有特色,但第二段结构比较复杂,文字较枯燥,而第三段总分关系明显,文字优美,两相比较,应把第三段作为抄内容。  
    在抄写过程中,要力戒看一个字抄一个字,看一词抄一个词也不行,应做到至少是抄句。即看一句抄一句,逐步过渡到抄段,即熟读后抄下来。抄好后应认真检查一遍,漏了的词要补上,多了的词要删掉。一般来说,遗漏或随意增加的部分都是不甚理解的表现。因此修改后应再读一读,想一想,加深理解。  
    四、写段  
    三年级作文重点是练习"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在实践中,我把写好总分段作为写段的基本训练。并坚持写好总分段的几条具体要:
    1.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3.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
    主要练习形式有板有眼种:1.补段.补总述句和总结句;或补分说句。2.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如学了《翠鸟》一文,要求用总分段式写翠鸟的外形(根据第一段的意思写)。 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  
    此外,我还经常训练另一种段式,即在一段话里要含有时、地、人、事四要素,对"事"要用几句话写明白。写好这种方式,对学生初步掌握记叙文的要求是非常有益的。

3.朗读抒情,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同学们,《花的勇气》令作者怦然一震,那文中是否也有让你心头怦然一震的语句呢?自己打开语文书,认真地读一读,如果说刚才的默读是为了思考,现在请你出声地朗读,读出你心中那份感受吧!
  生读句子。
  是: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朗读:"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师:你选择了这句话一定是对它有很深的感受,能谈谈你的理解吗?其他同学有补充也可以说一说。
  生1:我觉得小花一般都是在冷雨中弯下腰,在阳光下傲然挺立,而这句却说小花在冷雨中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我觉得这句话让我很震撼。
  生2:我觉得这种小花的意志很像腊梅,腊梅也是在雪中怒放的。
  师:他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谈自己的理解:寒冬腊月中腊梅是傲然挺立,小小的花也能傲然挺立吗?什么叫傲然挺立,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 (学生马上做出很骄傲的样子,神气十足)
  师:你们在用姿态告诉大家,你们的表情这样神气,这样骄傲,你为什么骄傲呢?
  生1:我骄傲我能在冷风冷雨中生长,而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成长。
  生2:我觉得是为了自己的勇气感到特别的欣慰,我有勇气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
  生3:我感到我傲然挺立是因为我和其它花不同,我虽然是一朵小小的花,没有牡丹那么华丽,但是我可以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
  师:孩子们如果现在你就是那傲然挺立的小花,傲然挺立的你在向谁发出挑战?
  生:冷风冷雨!
  师:你向风发出挑战,请你对风说话!
  生1:风我不怕你,你来吧,瞧,我已经站起来了!
  生2:我还能向雨发出挑战:雨你下吧,尽情地下吧,我才不怕你呢。
  生3:我向风发出挑战:风你尽情地刮吧,无论怎么刮都刮不倒我的勇气!
  生4:我向那些不敢在风雨中开放的花发出挑战:我要说,懦夫们,你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生5:我向那些漂亮的花发出挑战,因为他们只能在家里,靠人给它浇水,但我却在风雨中成长!
  生6:我想对城里面那些雍脂俗粉的花说,你们只能躲在阔佬们的花盆里面,我们却能在风雨中成长!
  师:你们真是一朵朵令人敬佩的小花!别忘了除了风吹你,雨淋你,还有谁在压着你,你还能向谁发出挑战呢?
  生7:我向草发出挑战:草你虽然压着我,但是你压不住我的勇气,我一定能把你压倒。
  生8:我也想给草发出挑战:我对草说,草我不怕你,我一定要冒出来,
  师:孩子们,从你们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一朵朵傲然挺立的小花。挺起腰板读读这句话吧!(学生挺起腰板齐读:"在冷雨中......神气十足。" )
  师:你们一个个神气十足,你神气什么呀?小小的花?
  生1:我神气:因为别人不能干的事,我能干到。
  生2:我神气:因为我不怕风不怕雨,能在风雨中傲然挺立。
  生3:我神气:因为我不像平时惯养在家里的那些玫瑰、杜鹃花,而且我还不是在阳光中开放,我是在风雨中冒出,
  生4:我神气:因为我已经开放了,给大片大片的绿色增添了色彩,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叫"改天换地"!
  师:你能改天换地吗?
  生:能
  师:这么小的小花?你怎么能改天换地呢?
  生1:一朵花不行,但我们许多朵花聚在一起就能改天换地!
  生2:由于我们冒出来,大地已经变了颜色,变成了五颜六色,不再是那种单调的绿色,寂寞的绿色,我们就在改天换地。
  生3:我为绿色又增添了生机色彩!
  生4:我认为一根筷子容易折,十双筷子难折断,即使我一朵小花不能改天换地,但是千千万万朵小花总能把绿色的维也纳变成彩色的维也纳!
  师:在绿绿的维也纳,在让你感到寂寞的维也纳,在让你感到单调的维也纳,你们--一朵朵小花齐刷刷地冒出来了!你已经为大地增添了色彩,你已经改天换地,你的脸上会是什么样?露出神气十足的表情,腰板挺直,再把这句话读读,看谁最神气,谁能傲然挺立。(学生挺起腰板,神气十足,声音异常响亮地齐读:"在冷雨中......神气十足。" )
  师:这就是神气的小花,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怦然一动。
  生:"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师:能读出你心中的感受吗?这时候你是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读出来。你再试一试!
  生:再读:"小小的花……勇气!"
  师:你心里肯定有感受但是你自己好像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谁愿意帮助他?
  生:我认为最后那个"勇气"读得拖长一点,就更能表现出勇气的坚定!而且那里还有一个破折号!
  师:你真细心,这一个破折号是要告诉别人什么呢?
  生: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师:谁还能读一读?
  生:"这小小的花……勇气!!"
  师;孩子们现在你对花是种什么感觉?
  生1:敬佩!
  生2:佩服!
  生3:我还对它有一种尊敬的感觉。
  师:也许集体的力量更能展现勇气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小小的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2:23:41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如注意,情感和意志等。同时还包含着观察、想象、记忆与思维等智力活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效果如何,与这些心理过程的发展水平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的教学,谈谈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变式、联想与可逆联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迁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片段1】
1.确定策略
师:你知道怎么求圆的面积吗?(学生沉默)大家好像遇到了困难,请你思考一下,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的面积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
生:可以把新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比如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
2.尝试转化
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教师提示)我们可以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等份,那么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的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些近似的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他图形了。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圆纸片和准备的工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
学生汇报交流
3.寻找联系
师:刚才同学们都把圆形转化成了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或梯形,不管转化成哪种图形,什么是始终不变的?
生:它们的面积
师:对,以长方形为例,那么就有:“圆的面积=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并且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4.推导公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吗?
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圆的面积呢?
生:用圆周长的一半去乘圆的半径
师:如果用表示圆的面积,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等于什么?
生:
【分析】
所谓迁移,就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几何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讲本来就有一定难度,如果直接问如何计算圆的面积,估计大部分学生会不得要领。上述片段中,通过对比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测圆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也就是说先让学生回忆旧知,再引导学生应用旧知类比迁移。像这样的迁移是积极的,即能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形成和掌握起促进作用,叫做正迁移。事实上,迁移也有消极的,即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形成和掌握起干扰作用的,叫做负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抓住知识的本质,进行分析比较,区别新旧知识的异同点,防止负迁移。此外,迁移的效应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密切关系,如果学生学习时积极主动,那么有利于迁移的产生。迁移的效应也和教师创设的情境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会自觉地回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迁移的产生;反之,学生消极被动,当然不可能产生知识的迁移。
二、应用变式策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片段2】
师:现在你会求圆的面积了吗?如果已知圆形花坛的半径是5,那么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
生: 3.14× =3.14×25=78.5()
师:知道圆的半径可以求圆的面积,那么知道圆的直径和周长能不能求出圆的面积呢?例如圆形花坛的直径是10,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生: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首先用直径除以2求出半径,再用公式求出圆的面积是78.5平方米。
师:回答的非常好。再比如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1.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讨论)
师:要求出一个圆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圆的半径。
师:你能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半径吗?
生:我想先用周长31.4米除以3.14求出直径,再用直径除以2就可以得到半径了。
师:很好,有了半径再用圆的面积公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分析】
变式,就是变换概念肯定例证的非本质属性,以突出本质属性。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刚开始学习某种知识时,采用直接揭露知识的本质属性的办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一旦引入后,如果仍过多地使用直接揭露的办法,便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并且长期以往也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提供充分、全面的变式,可以克服一些消极作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变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变式材料大致有下面几种:区别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变式材料;使事物复杂化的变式材料;改变本质属性的变式材料。上述片段中,老师故意不说出圆的半径,让学生思考已知圆的直径和周长是否可以求面积,其实就是创造了变式情境,让学生在困惑中感受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求出半径。看似简单,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具有适当变化性的问题情境,把那些在解题思想方法上具有相似或相关的内容,用变式的形式串联起来,在变化(例如条件变化)中求不变,从变式中领悟真谛。
三、培养逆向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片段1中,在研究圆的面积公式时,学生回忆起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方法可以通用。逆联想就是从反方向去考虑问题。例如片段2中,已知圆周长,要求圆面积,就想到一定要先知道圆的半径,有了圆半径想到用公式“圆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进行计算。其实,数学中的公式都具有双向性。在平时练习时,不仅要让学生会正向运用公式,也要能够灵活地逆向应用,这样有助于解题。
迁移、变式、联想与可逆联想只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知识,这些知识在实际应用中不是孤立的,而是结合或交替使用,它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数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并顾虑到学生的认识规律,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2:23:48 | 只看该作者
小学实效性“读写结合、从读学写”的教学操作策略

策略是一种教学的谋略,是一种教学的高超艺术,因此不是一般的功夫就能获得的。正因如此,我们这里介绍的初步策略方法,只是为了帮助大家打开研究的思路,找到初步的“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文薏兼得”的“切入点”。正如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的:“一种教学策略方法是一把钥匙,各种教学策略方法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怎样才能做到“活”呢?这就要求教师博采众长,走自己的路。
(一)“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文意兼得”的教学设计策略
1、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中遣词造句的特点、作用和效果,也就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一般来讲,领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是怎样被具体运用,品味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同时也有助于深化理解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所以品味语言能将理解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融为一体,一箭双雕,实质是“工具”与“人文”共舞,“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兼得(语文形式两个层面:一是语言学层面,包括词汇、句式、句群、修辞等,因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居于既是基础又是核心的地位;二是文章学层面,包括表达方式、表面手法、篇章结构等)。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课例2]下面看一位教师执教《猫》一课中引领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增强读的效果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品读老舍先生用的语气词,老舍先生对这只贪玩的猫是这种态度,而且有的同学发现老舍先生用词很有特点。谁来接着说说:
生:“吧,呀,呢”这三个词都用得很有意思,是常见的语气词。比如,我们常说“去玩——吧”。
师:老舍先生在一句话里连用了三个语气词,现在我们去掉这三个语气词,请大家自己比较着读一读,放开声音读读。
生: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会回家呢?
生:加上语气词可以强调猫一天一夜没回家,不加语气词的句了就没有强调的效果。
生:不加语气词的句子很平淡,像白天水没有一点儿味道。加上语气词后,句子变得更具体、更通顺了。
师:我也想来读读,加上这三个语气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说的呢?(师读,生鼓掌)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老舍对猫的喜爱。
师:你品出了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了不起!同学们从老舍先生连用的三个语气词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无比喜爱。
简评引领:从这一简要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离开语言文字空洞地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的思想情感,而是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在“吧、呀、呢”三个语气词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自己体会出这三个语气词在表达上的作用。由于教师指导得法,学生不仅领悟了老舍先生喜欢猫的情感,同时也明白了语气词使用方面的知识。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阅读中引领学生感悟语言运用奥妙的两个策略(要旨):一是感受和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的思想情感”,其实不是阅读课的主要目标所在,而让学生领悟“如何通过语气词表达思想感情”这一知识,才能让学生为今后用好这一类词语产生迁移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产生直接的效果;二是“品味语言、文意兼得”可分两步走,首选要透过语言文字,读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以此为起点,再回过头来研究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很显然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的第一步,不是完整的阅读课,必须“着眼于语言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常用的引导学生品词品句的方法有换词法、加减法、情境法、演示法、假设法和提示法等等。
2、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要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也就是要结合典型课文的阅读教学,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感知、揣摩文章在篇章结构、布局谋篇、表达顺序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并在平常的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课例3]下面分析典型课文在布局谋篇、表达顺序上的特点,再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北师大版三下《走进森林》主题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一课,开头一自然段写道:“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接着,分四个自然段、按四个季节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最后一自然段写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很明显,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构局谋篇的,非常典型。教学设计时应按照课后思考题“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提示和要求,侧重思考如何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的同时,领悟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简评引领:选入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应该说在布局谋篇、表达顺序、表达技巧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且大都具有示范性。阅读教学中理应引领学生感知、揣摩并在习作实践中应用。逐步让学生感悟、掌握并学会运用的布局谋篇(构段)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①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总分式是记叙文中常用的布局谋篇方式;②承接式(连接式):写出连续动作或连续的事件发展的经过;③因果式:有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④并列式:同时写出事物不同的方面。
3、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要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方法(技巧)方面的特点、作用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课例4]下面我们来分析《翠鸟》一课在描写方面的特点,并思考如何设计教学:
《翠鸟》一课中有这样几句话描写翠鸟捉鱼时的动作:“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几句话中,前一句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翠鸟捉鱼动作的快、敏捷,后一句通过景物从侧面衬托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学生一般能通过句中的“蹬”、“叼”、“贴”等动作,体会到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而容易忽视后一句的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的衬托作用和表达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去感悟、内化,并逐步学会运用。
简评引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主要要靠增加读写实践。但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在阅读课和习作讲评课中,适时巧妙地渗透作文常识教学,能够使学生的习作少走弯路。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新教材特征,从中年级开始,应该注重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逐步领悟掌握的作文常识有:先总写后分写、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归纳等常见的构段方式;按时间顺序写、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按观察顺序写等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顺叙、倒叙、插斜等常用的叙事顺序;记事要从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方面交待清楚;表现人物品质要通过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景、状物应该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静态、动态描写;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等。同时还应结合阅读和习作实践,使学生感悟、掌握作文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习作前如何搜集、整理材料;如何确定要表达的意思;如何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和拟定习作提纲;如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等等。
(二)“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文意兼得”的教学实施方法
1、在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向课文借“生花妙笔”
(1)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题目”,教会他们自主命题。新课程习作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命题、自由表达,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习作命题。怎么办?最捷径、最有效的策略是指导学生向教材借题目(学会给自己的习作取名字),因为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题目很典型,可归类指导。比如:有以中心思想为题的《匆匆》《尊严》;有以写作对象为题的《黄河是怎么变化的》《桂林山水》;有以主要内容为题的《文成公主进藏》《圆明园的毁灭》等。无论哪种题目,都有独特之处,都可以揭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引导学生在借鉴中学会命题,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责。
(2)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选材”,擦亮学生发现素材的眼睛。学生的生活五彩缤纷,平时也有不少的积累,可一习作时就感到“无米下锅”,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还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选材很有特点,引导得法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的是多么常见的家庭,捕捉的又是多么新颖的写作素材;《钓鱼的启示》表明,生活中也有大道理,小事小可小视。教学中教师只要巧妙点拨:“你经历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育方式吗?”学生就不难领悟。
(3)启发学生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如:写春天时可引导学生运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粉桃出墙来。”学完《全神贯注》、《鱼游到纸上》等课文后,及时引导学生写一个做事投入、专注的人,文中对罗丹如痴如醉动作神态的语句,对聋哑青年“呆呆地、静静地”看鱼时的神态,“一会儿……一会儿”画鱼时的动作,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指导学生直接地、尽情地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2、在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仿写”是指导学生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仿写的范例就是写作规律和模式的具体化,是“形象化的写作理论”,是小学生认识写作规律的感性材料。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以范例的章法为章法,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从事写作练习,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增强写作能力。指导学生仿写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通过仿写范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在每课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美句子、重点句子反复诵读甚至会背,并结合学生习作中易错的句子类型多加指导,尤其要对常见的连接句、简单的并列句,可先让学生复述其妙处,再进行仿写。这样,既积累了知识,也让学生知道选词用语须合乎语言规范,应准确使用词语,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连贯通顺。
(2)通过仿写范段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学生开始习作,对一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很难把握。因此,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范段的仿写,来帮助学生了解段的构成,逐步形成段的概念,提高构段能力。构段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总分方式构段,如《翠鸟》一课的第二段;有并列方式构段的,如《黄山奇石》描写“仙桃石”和“仙人指路”这一段;有因果关系构段的,如《惊弓之鸟》最后一段。对于这些构段方式典型的段落,是构段仿写的最好范例,教师切莫放过。
(3)通过仿写篇章增强学生布局谋篇能力。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篇章仿写包括写作顺序的仿写和布局谋篇的仿写。如《我爱绿叶》一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叙述的,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什么”引出“我却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点出我爱绿叶的感情之深。接着用“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分别说明了我爱绿叶的原因。最后与课文的开头照应,表达作者的愿望。教师可在指导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仿写训练《我爱荷花》《我爱小草》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仿写,都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表达真情实感。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方式,有利于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促进学生逐步向自主独立习作过渡。
3、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以致用迁移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从内容看,写人、记事、绘景、状物、描写活动等不同类别的资源(素材)都有反映;从形式看,有文字素材(分词语、句子、段落和全文素材)、音像素材和实体素材。因此,“读写沟通、从读学写”的方式,除前面介绍的向课文借“生花妙笔”,通过模仿由读到写迁移外,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值得研究。
(1)变换文体练习写。比如:将《学弈》《两小儿辩日》等古文译成短小精悍的现代故事;为《鸟的天堂》写一段导游词;收集有关资料,结合《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等。这种练笔方式由于是建立在读通文本、领会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因此学生会感到既有写的(有素材)又能写(有方法)。变换文体写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古诗改写,特别是一些具有童趣的情景诗(如《寻隐者不遇》《小儿垂钓》《所见》等),以及现代诗与记叙文、童话等文体的互换。
(2)发挥想象补充写。有些课文的内容或比较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这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好的读写训练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巧妙地指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在这些“空白”处加以补充。比如《地震中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们读后从中明显地感受到身处逆境中的儿子阿曼达也同样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确和他的父亲一样了不起。因此,教师可利用这段文字以《逆境中的儿子》为题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3)填补空白扩展写。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词“饱经风霜”。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这个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2:23:54 | 只看该作者
自我提升
(1)对学科本质的看法。
我觉得只有坚持学科的本质是探究的教师,在教学中必然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坚持阅读名著、阅读新课改有关的教育、教学丛书,坚持写读书笔记,并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实施计划。
(2)对教学的看法。
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是重要的,必然要运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3)    对学生的看法。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持这种看法的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的先前知识,把强化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策略。并在日常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小组合作意识
了解学科教学的知识特征
(1)建构性。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际情境中,通过与情境的互动而建构的产物,具有个体建构性。科克伦、德路特和金认为,舒尔曼所提出PCK本质上是属于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他们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对舒尔曼所提出的PCK概念进行了修正,强调个体在知道与了解学科与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扮演主动的角色,在此学习的过程中,个体同时发展各种如何教学的知识。于是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ing简称PCKg),以代替静态的PCK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它是一种教师整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有关学生知识、有关情境知识的理解与建构过程。科克伦等人所提的PCKg比tPCK多了两种成分,一种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这包括了解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解题策略、学生的年龄及发展的层次、态度、动机、学科知识的先前概念等。另一种是教师对社会、政治、文化等外在环境因素的了解,这也有助于PCKg的发展。总之,科克伦等人坚持从宏观的动态的角度看待学科教学知识,认为PCK的形成是一种动态的建构的过程,是由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有关学生知识、有关情境知识整合的结果。由于各种知识之间没有特定的界限与分野,因此无须刻意划分学科知识、教学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此外,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认知个体与外在情境交互作用而建构出的产物,因此,学科教学知识并无一最佳方式可直接 往新格局。
    2.反思建构。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建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积极建构或重建有关学科教学知识、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反思是教师建构自身的教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看,反思是专业成长的出发点,实质上正是在反思性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开始建构自己的教学世界和教学风格。”畈思什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反思自我的形象与角色。其次,反思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建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课程与教学问题,诸如课程是如何建构,而成的?如何提高学科知识的组织化程度?在教学设计中,如何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有效地整合?等等。再次,反思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诸如板书设计是否合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运用能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堂提问的方式是否恰当等等。
    3.对话建构。即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对话建构学科教学知识。首先,是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的互动。从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同角色关系来看,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既是师徒关系,又是同伴关系。他们之间的互动实质上是双方各自以自己拥有的经验,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从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来看,他们之间的互动主要采用讨论方式。其次,是同一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互动。同一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互动主要有合作、讨论与争论三种形式。在教育实践中,同一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合作主要体现为集体备课、说课、听课与评课。在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中,教师经常会就某些议题展开讨论或争论。通过讨论与争论,一般能产生两种效果:“视界融合”与“视界分延”。前者指通过对话,彼此达成一种对教学的相对一致的看法;后者是通过对话,彼此暂时不能达成共识,但却深化了自己的原有看法,并在其原有基础上发展了彼此有差异的观点。总之,通过对话与互动,能促使教师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性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
应用建构
   在已有的教育教学雏形中,根据所学得的学科教学知识来建构有自我教学特色和自我发展目标的教学风格!江自然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守法、持久的教学思维和所教学科的学段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大胆的实践、贩私、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2:23:5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但却永远不能替代学生去还原、提炼知识。教师要把学生自己理解与掌握知识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不是与学生的内心世界相联结的经验知识,而是一整套经过标准化、抽象化处理之后的科学知识。

  概括来说,学科知识是被压缩提炼之后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必须通过压缩提炼来保存和传递。课堂上学习的学科知识,因为已经被压缩提炼,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是有距离的,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学科知识还原,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读学科知识,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学中情境的作用,其意义就在于此。

  但还原、让学科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结,只是教学的第一步。比还原更为重要的一项事情是引导学生对生活化之后的知识再次提炼,实现由经验知识向科学知识的转化。没有还原的教学,是一种用科学的“黑话”、“套话”来蒙骗学生的教学;只有还原没有再次提炼的教学,只能让学生了解一大堆的术语、套话,但无法促进学生深刻的思考,以及知性的成熟。

  教师需要明白的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但却永远不能替代学生去还原、提炼学科知识。教师要把学生自己理解与掌握学科知识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知识的存储与提取

  【最有效的储存知识方法往往与知识的提取效率相违背,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突然之间要找某件物品,但翻箱倒柜怎么也找不到。当自己不再找它了,不经意间又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样的情况在学习的时候是否也经常遇到?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但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让自己懊恼无比。过段时间后,那些躲藏起来的知识忽然间又冒出来。这就提出了一个命题: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储存知识还是为了提取知识?是储存知识的能力重要还是提取知识的能力重要?

  在前期的学习中,储存知识的能力肯定比提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但到后期的学习中,提取知识的能力就显得更有价值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并不在于他储存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能够任意提取。真正让学生觉得懊恼的,是有了辛苦的储存,但却得不到有效的提取。

  给学生布置作业,主要的目的不是检查他储存了多少知识,而是检查他能够提取多少知识。教师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在作业的设计上就会有新的构思和突破。考试也是如此。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生记忆知识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编码、分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储存,明白知识提取的路径和程序,以便以后把它们找回来。

  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因为个别教学有利于知识储存,但班级授课制却有利于知识提取。最有效的储存知识的方法往往与知识的提取效率相违背,比如机械记忆;而最有效的提取知识的方法又往往与知识储存效率相违背,比如融会贯通。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

  进度的预设与生成

  【教师的本职工作并不是追赶教学进度,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进度。】

  一对夫妇带着3岁左右的孩子散步。刚进公园的时候,孩子特别兴奋,东奔西跑。走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步伐开始慢下来,可父母仍然按照自己的速度朝前走,孩子勉强跟着父母的步伐又走了一段。可随着体力逐渐消耗,确实走不动了,非要父母抱着走不可。父母开始觉得孩子在偷懒,仍然坚持要他自己走。最终,在孩子大哭之后,父母不得不抱着孩子早早回家。

  我们的课堂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刚开学时,哪个学生不是兴奋不已,对学习充满兴趣?可两三周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变得越来越差,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的学习态度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我相信并不是因为学生天生就不想学习,而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就像孩子的步伐无法跟上父母一样。

  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校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在学校里,我们往往将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均衡分布,而这些均分的依据是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从来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教师的本职工作并不是追赶教学进度,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理想。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从目标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师需要明白一点的是,课堂上能够改变的不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是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多与少,教学进度的快与慢。如果教师不是调节自己的教学进度去适应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是要求学生去适应自己的教学进度,大多数学生经过短期的挣扎之后,最终就会因为教学进度超过了学习接受度而放弃听课。

  数学上有这样一个结论:若a+b是一个常数,则当a=b时,a×b的积最大。如果a表示教学进度,b表示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显然,当两者大体相当的时候,教学产生的效益最大。

  目标的终极与阶段

  【只有站在学科教学的高度,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学科知识,才能避免学科教学赢得知识点上的胜利却偏离最终学科教学目标的情况。】

  前些年在一所学校担任校长时,我曾经给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我认为只要每一节课都上好了,教育的质量自然很好。回过头来反思,这样的要求还是值得斟酌的。

  如果原来的课堂处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上好每一堂课必然会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每一堂课都上好了,学科的教学就一定是高质量的吗?如果课与课之间是相互割裂的,而且每一节课都很精彩,学生反而会因为过度的课堂刺激而丧失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教师只关注每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对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与逻辑视而不见,这就好比学生拥有了一堆砖,学生却不得不忍受无屋可居的痛苦。

  在学车的时候,师傅总是要求我们用眼睛盯着前方的路,说只要盯准了前方的目标,即使偶尔有小的偏差也不会影响你的整个驾驶质量。生活的道理和教育的道理,相似之处其实很多。只有站在学科教学的高度,始终盯着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教学目标,再在每次课堂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点,才能避免学科教学赢得了知识点上的胜利,却偏离了最终的学科教学目标的情况。

  教育不但是慢的艺术,还是长远的艺术。

  教育的起点与原则

  【既然我们明白因材施教是不现实的,就要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主动地在教学进度的前面奔跑,努力做到“因教施学”。】

  大家都知道,教育的起点不是教材,而是学生的现状;教育最基本的原则是因材施教。但现实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一节课的进程、考虑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时,基本上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现状,更不会去分析某个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发展方向与另一个学生的差异,教学与学生的脱节是显而易见的。

  因材施教有两个前提:一是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学习现状;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掌握的学生信息为原则,而不受其他原则的干扰。

  今天的教师,也是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来开展教学工作的。不过和孔子、柏拉图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孔子和柏拉图眼中的“材”是人,是具体的学生,与之相应的教材却是抽象的东西;而今天的教师眼中的“材”是具体的教材,与之相应的学生反而成了抽象的教育对象。

  生源的庞大、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方式,使得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家长和学生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记得有一次我和寺庙里的主持聊天,他谈起处事的两种态度――转身和转念,给我的启发很大。当你对一件事情感到不满的时候,不外乎两种态度:一是转身离去;二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学习这件事情要想转身是不大现实的,那就只有转念了。既然我们明白因材施教是不现实的,就要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不要被动地跟着教师,盼着他对你因材施教,而要主动地在教学进度的前面奔跑,努力做到“因教施学”。毕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0: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