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3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音乐兴趣小组口风琴教学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0:0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程理念: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学期在四年级继续开展口风琴教学,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尽可能的节约教学实际、优化教学各个环节,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口风琴学习的效果。
器乐教学是小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口风琴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奏,合作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口风琴演奏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接受到情感的陶冶
课程目标:
1、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顺利进入四年级,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个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通过口风琴演奏激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促进眼、耳、口、手多种器官协调发展。
    2、继续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口风琴的吹奏技巧和指法技巧,通过合理的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个人与集体间的交流合作能力。
    3、通过口风琴训练活动不断开发学生心智,激起想象,引导创新。
课程内容:
    进一步学习右手指法和正确的手型,学习穿指法、跨指法、扩指法与缩指法。学习正确的呼吸练习,并学会吹奏《其多列》、《欢乐颂》等歌曲。
课程原则:
    遵循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把难点分解成小步子,按一个个知识点,一课一课设计活动内容,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在“玩中学,玩中创,”引导他们在与同伴的合作中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专注能力。
适应对象:
     四年级
课时安排:
     6课时   
预期效果:
     训练与视谱、唱歌、欣赏、创作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习惯,并能通过比一比活动,激发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形成“比、学、赶、帮的竞争态势,最后通过“小小演奏会”的合作共奏,展现成果。
具体措施:
    1.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时间,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
    2.认真备好口风琴校本课程的指导方案。
    3.采用集体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式。
    4.琴与趣相结合,真正把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落到实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0:04:04 | 只看该作者
   《口风琴》课时安排
指导节次
内容
目标
过程
要求
备注
九 月
1
1、   介绍校本课程
2、   介绍口风琴
了解自己和班级的任务
琴外练习:手指操
师生合作,共同落实
十月
2
快乐do re mi 《其多列》
认识口风琴和使用须知,学习右手指法和正确的
手型,学习正确呼吸练习《其多列》,培养正确的弹奏手型。
1、介绍口风琴使用前的卫生习惯 。 2、学习弹奏口风琴。3、试着弹一弹《其多列》4、气息练习5、吹奏练习。
1、手指张开过度导致手型变形。手腕放的过底,手指离键盘太远。
十一月
3
练习《小红帽》
1、学习穿指法、跨指法、扩指法与缩指法。
2、音阶、《小红帽》
1、练习音阶
指法:1  2  3  4  5  6  7     
教师示范2、学生练习。练习难点,巡回指导,
3、齐奏并抽奏
4、全曲连奏,评价检查
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类似的其他旋律
十二月
4
练习《时间像小马车》
1、巩固掌握穿指法、跨指法、扩指法与缩指法
2、练习音阶、《时间像小马车》
1、复习音阶2、运用方法,练习《时间像小马车》3、难点指导4、全曲连奏评价
指法准确而熟练
一月
5
         
练习《小乌鸦爱妈妈》
1、继续掌握穿指法、跨指法、扩指法与缩指法。2、练会《小乌鸦爱妈妈》
1、练习穿指法与跨指法
2、运用方法,练习《小乌鸦爱妈妈》3、难点指导4、全曲连奏评价检查
要求吹奏曲子连贯而流畅
6
小小演奏会
通过集体演奏的形式,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1、教师指导改编乐曲连奏。2、经练习后集体展示
要求能在群体中相互适应,协调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2 23: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