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文言语法的再认识 [打印本页]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2-25 09:32
标题: 文言语法的再认识
通假字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涉及的篇目多,情况也很复杂,通常的教学常常把通假字“独立”出来要求学生记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
不管通假字是产生于何种原因,它的解释都离不开句子,尽管有不少通假字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它依然要遵从这一规律。因此,通假字的解释应当用“在这里读什么音,是什么词义”,让学生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遇到的次数多了,就会感到“哦,这又是那个通假字”,便于学生快速处理句子,而不会形成句子理解的断裂。
下面通过比较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一、
同舍人皆被绮秀——被,读pi,一声,词义是“穿着”;一同居住的人都穿着华丽的丝绸服装。
将军被坚执锐——被,读pi,一声,词义是“身穿”;将军身穿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
如果用“被”同“披”来解释,“被绮秀”就只能解释为“披着华丽的丝绸服装”,反而和原句的表达有一定偏离。“被坚”解释为“披着坚固的铠甲”,就和原句的表达相去甚远了。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被”字在不同的句子里应当有不同的解释,而不能限定到一个通假字“披”上。
再深入一步,这个字在古代应当能作动词用,有“包裹、遮盖”的意思,即使不读作pi,理解为“穿”也是能够说得通的。把它理解为“披”,并没有更清楚地表明它的意思,只是白白饶了个弯子。
例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孰,读shu,二声,谁;人们不是古代的圣贤,谁能没有过错?另用“哪一个”,或者解释为疑问词“哪”都说得通。
孰视之,又弗如远甚——孰,读shu,二声,仔细、反复;仔细看他,又觉得远远不如他。如果用“孰”同“熟”来解释,还要组词“熟视”,才能确定为作“仔细、反复”讲,如果不组词,单解为一个“熟”字,生熟的熟?熟练的熟?……这就难说得通了。
其实,这个字在古代应当能作“熟”讲,可能到后来词汇丰富了,给“孰”字下面加了个“火”,用以单独表示,才出现了同音的两个字。

这个例子说明,文言文的常用字当时所表示的词义很多,由于当时文字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现在才看出了“古今异义”的现象,与其用现在细分以后的某一个字去“同”它,倒不如尊重原文,用一词多义的角度去“真实地”解释它的意思。这样做,首先“回归了”原有的读音,简化了教学过程,其次,在解义的时候又能够容纳同义词、近义词,避免了这种一对一的解释局限。
例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读zhi,四声,智慧、聪明;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聪明啊。另用“有智慧”,甚至“明白人”都能说得通。
如果用“知”同“智”来解释,就限定到了“智慧”一个词上,也就排除了其他相近的解释,很鲜活的一个句子变成了“这才是有智慧啊”这样一个半通不通的句子。
其实这个字在古代可能就不读四声,解释为“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懂得(道理)啊。”如果没有“通假字”的干扰,也许这才是句子的“原型”。
以上例子充分说明,通假字在教学中只能放在句子中给以解释,越是常见的越不能离开句子,至于因传抄错误形成的“通假字”,离开了那个句子就无法给以合理解释,更不应该脱离句子去记忆。
课文注释中放入通假字是一种惯例,教学的时候只能作为理解上的引导,要结合原句表达的意思灵活运用,如果独立出来进行讲解就会形成限制,整理成“通假字典”让学生去死记硬背,那就是误人子弟了。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2-25 09:32
古今异义词
    形成“古今异义”的原因并不来源于词本身,而是来源于古人的表达习惯。
    例如“过”, “一日,大母过余曰”(归有光《项脊轩志》),“有一天,母亲来(对)我说”。这里的“过”是“来、过来”,当时有“来”字,归有光不这样用,其他的文段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同时,古代的词汇没有现代这么丰富也是造成古今异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走”,古代人常常用来表达“跑”的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用“跑”,是因为那时候可能就没有“跑”这个字,有一个“奔”字倒是带有跑的意思,但是他们的表达习惯不这样用,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是不是他们都不用“奔”表达“跑”的意思呢?不是,“载欣载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就是跑的意思。
    所以说,文言文教学中,古今异义词也要放在句子中,常见的加以适当提示,学生读的多了,见的多了,这些词义自然一看就明白。如果把它单独解释,“走在文言文里就是跑”,就又把这个词限制死了,遇到“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是解释为“离开”还是“跑”,就又说不清了。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2-25 09:33
多义(音)词
一词多义不难理解,古代字少,只能这样,一字多音则是人们“自找麻烦”。
古代没有录音设备,我们不知道他们当时怎么读,我们现在接受的都是一代一代言传口授流传下来的读音,清末出现了“播音字母表”和注音规则,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汉字注音表”和注音规则,这是形成“准确”读音的依据,也成了注释的依据。。
大多数字的读音从古代沿习下来了,但还有不少字出现了读音异化或者说由于现代的词汇丰富,造成了读音上的差别。
例如“为”,读二声作动词,有多种词义,放在句尾又成了语气词;读四声作介词,常作“为了”,也可以有“给”、“替”等别的解释。一个“为”字有两个读音,几种词性,可以归为实词,也可以归为“虚词”,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现象。
全部作实词解的字也有多音现象,同音情况下还有多义。
例如“朝”,可读为zhao,一声,早晨(名词);也可读为chao,二声,又有多种解释,朝廷、朝房(名词),朝拜、朝见(动词)。

通常的教学用的是“义从音”,先教读音再说词义,注释中有注音还能凑合,到了高一点的年级,有些常用的不注音了,老师就失去了“依据”不敢“胡说”,学生更会陷入迷茫。
阅读的时候音义是同步的,怎么处理?对于古今异音或异义词,应当坚持“音从义”,“词义句中解,音从词义正”,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最典型的可以用一副对联来说明这个问题。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一般人都把此联读成: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zhǎng),常常长,常长常消。
也有的读成:
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云长,常长常长,常常消。

除了这两种读法外,还有八种读法,都是可以说得通的。不管哪种读法,“音从义”都是不容怀疑的。

试想一下,如果遵从文言语法,依次把其中的词“确定”为通假字解释出来,作出“标准答案”,这副对联就成了“死联”,那还有什么艺术魅力可言?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