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活动内容:1. 已知: ∠AOB。 求作: ∠A’O’B’ 使∠A’O’B’=∠AOB。 作法与示范:
| | | | (2)以点O为圆心,以 任意长为半径画弧, 交OA于点C,交OB 于点D; | | (3)以点O’为圆心,以 OC长为半径画弧, 交O’A’于点C’; | | (4)以点C’为圆心,以 CD长为半径画弧, 交前面的弧于点D’; | | (5)过点D’作射线 O'B’。∠A'O'B' 就是所求作的角。 | |
2. 请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课本的图2-14 中, 过点C作AB的平行线.
活动目的:使学生学会使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独立完成问题情境中的问题。 按照步骤完成作图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测量、比较等方式验证新作的角是否等于已知角。本作法的真正道理在于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边边边),这一点学生将在第五章时加以体会。在此实际也为后面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应该关注数学学习的长远目标。 四、 角的和、差、倍 活动内容: 1. 已知: ∠AOB。 利用尺规作: ∠A’O’B’ ,使∠A’O’B’=2∠AOB。 2. 已知: ∠1, ∠2 求作: ∠AOB,使得∠AOB= ∠1+∠2 3. 已知: ∠1, ∠2 求作: ∠AOB,使得∠AOB= ∠1-∠2 活动目的:虽然在教材中没有出现有关角的和、差、倍,但是在课后习题及随堂练习当中出现了有关作角的和的问题和作角的2倍的问题,所以学生在此掌握作角的和、差、倍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在上节课中已经介绍了有关线段和、差的作法,此时引入角的和、差、倍也很自然,并且接在上个练习之后,合情合理,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活化了教材,对本节知识也是一种拓展延伸和补充。 五、 课堂小结 由学生讨论本堂课的收获 1.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差、倍。 3.借助于已经学的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来设计图案。 活动目的:课堂小结并不只是课堂知识点的回顾,要尽量学生畅谈自己的切身感受,教师对于发言进行鼓励,同时在此除了对于知识的总结之外,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较多,还应注意学生对于参与活动感受的总结,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六、 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2.6。 七、 教学设计反思 1.利用现实情景引入新课,既能体现数学知识与客观世界的良好结合,又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意识。而在了解基础知识以后,将其进行一定的升华,也能使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体会知识的渐进发展过程,增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怎样团结协作、如何共同寻找解题的突破口,也是学生逐步提高的一个途径。 2. 虽然在教材当中只是提出了如何用尺规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但是对于教材的适当补充和拓展是十分有必要。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要学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于本节课有关角的和、差、倍的补充,既是对于学生知识的补充,也是对于学生活动经验进一步积累的一种提高。教学中除了要关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注意本节课在学生整个学习当中的长远目标。刚刚开始学习尺规作图,语言的到位,作图的规范,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