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27 15:54:5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周弘的人,无不为他那伟大的父爱所震撼。正是这份感人至深的爱,趋使着周弘父女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使周弘先生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长为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在向前来取经的家长的热情介绍中,在家长、教师报告会上的激情演讲中,周弘对自己感悟到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最初的概括——教育孩子的奥秘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孩子行!
一个“行”字,使周弘在教育理论上开始觉醒。他领悟到,教孩子说话、走路的心态、方法,好就好在一个“行”字上。因为绝对相信孩子“行”,所以家长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甚至欣赏享受这种差异、欣赏享受这种失败。在这种心态中,孩子个个都轻松快乐地学会了说话、走路。而孩子一旦长大了、上学了,望子成龙的家长开始了攀比,不承认差异、不允许失败,怀疑孩子不行,有的家长甚至信奉一个“打”字,或者一个“罚”字,或者一个“奖”字,从而走入了教育的误区。
在“行”的教育理念里,典型的教育语言是:太好了、你真捧、你能行。典型的教育动作是:竖大拇指、鼓掌、拍拍肩膀、握握手。赏识教育的形象标志便是拟人化的大拇指,大拇指里的孩子心灵舒展,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无数家长接受了“行”的理念,回归到了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中,捡回了宝藏,在教育上觉醒了。他们相信,自己也许不能成为天才,但一定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无数孩子重新得到了“行”的滋润,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在成长上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一个人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的、势不可挡的!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导致成功,其本质是赏识导致和谐。没有和谐,说明没有真正的赏识;没有和谐,难以保证真正的成功。成功了,不一定和谐,和谐了,不可能不成功。
感受周弘在教育上五次飞跃的心路历程,我们不难理解,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她直指生命,强调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瑞清给赏识教育做这样的描述:
赏识教育是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捡回教育宝藏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两代人共同成长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日日赞叹生命、孩子天天快乐成长的教育;
……
学会赏识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赏识教育从学会赏识开始,到学会赏识结束。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