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好托物言志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六下的古诗两首,包含《石灰吟》和《墨梅》,这是两首托物言志诗。求学时一直错误地认为“托物言志”的“志”特指志向、理想、情操,后来才知道还可以指感情、爱好、愿望、要求等。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因此教学这样的诗要根据诗的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
  首先要品文嚼字,把握物的特征。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如于谦笔下的石灰历经磨难,坚韧顽强,不贪生怕死,不委曲求全,把“清白”留在人间。从“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三个词读进去,眼前仿佛出现三幅丰满的画,似乎听到了不绝于耳、震耳欲聋的咚咚声,看到了熊熊的烈火,看到了巨石成粉末的壮烈……“若等闲”“全不怕”六个字写尽了石灰的坚韧与不屈。王冕眼中的墨梅淡雅幽香,不求虚荣,坚持节操,虽不光彩照人,但志趣无穷。虽有“淡墨痕”,不华丽,不鲜艳,没有“好颜色”,但有“清气”,有正气,有贞节。
  其次,要注意感悟诗人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石灰吟》是于谦17岁时写的,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把握好以上教学重难点,就不会在教学时纠缠于诗意的复述,诗人写作背景的分析,而是把诗句意思、事物特点、写作背景、诗人志向揉为一体,使教学丰盈,让学生受益终生。当然,还可以引导学生初步关注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5: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