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8:0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叫做“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
(1)学习本课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角度来看,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魅力。
(3)学习这一首爱国诗篇,让学生抓住诗中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可以为后面我们组织的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做好准备,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学情分析

1.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诗意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诗的文字层面上,不能挖掘品味出诗的深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多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可以在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味出诗意。。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诗是很情绪化的文学作品,诗人写这首诗是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而学生对于这首诗所产生的背景并不是了解的很多的,所以他们很难和作者在情感上达成共鸣。因此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这首诗必须扼要介绍时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就在于现在的学生是很自我的,爱国这个话题并不是他们太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在导课时一定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投入进去,才会读好诗,才会深入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在学习中理解诗歌的意象美、语言美等特点。(2)了解朦胧诗的特征和创作背景。(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2)在读中领悟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在读中质疑探究、有所发现。(3)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释疑。(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解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2.把握诗中蕴含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训练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2.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8:0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17 08:02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语设计
   
资料助读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研读、探究品味诗句
课堂练习

由诗歌美引出本首诗以及诗人舒婷  
出示诗人的简介及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资料
教师一边指导学生诵读诗文一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教师抛出整首诗中重点的诗句及难理解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
教师出示舒婷的另一首诗让学生用本节课掌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由开课前的不感兴趣变为对本课产生兴趣
通过了解学生对诗人和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了诗歌韵律、情感、诗意,也体味出了诗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生分小组品析精彩诗句,小组内自由发言、积极讨论
学生独立思考,试着解决问题,进行自我考察,看看自己这节课的知识掌握是否牢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
读是诗歌教学的最根本的方法,指导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同时也可以读出情感、读出诗的韵律美。
可以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思维。
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又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祖国→贫困落后      “我”→深沉悲痛
祖国→痛苦追求      “我”→痛苦希望
祖国→新生希望      “我”→希望欣喜
祖国→富饶自由      “我”→奋发献身
祖国←血肉相连→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8:02:0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一课的教案时,我一直都把意象的把握、情感的把握当做学习的难点。可是上了这节课之后才发现,由于学生预习工作做得很扎实,所以这些难题在课堂上都很顺利的迎刃而解了,反倒是朗读这一关学生完成的不好。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学生的朗读基本功不扎实。问题主要表现在朗读节奏不准确和该重读的没有重读这两个方面。
二、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把内心的真实情感读出来。这源于现在的孩子不能体会到作者处于变革时期的那种心境,在心里没能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学生的朗读上不能做到细抠每一小节。介于这一原因,学生的朗读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具体指导读过的朗读效果好,没有指导的效果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教学习惯;其次要结合每一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文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第三要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以便于在课外多指导学生的朗读;第四可以在语文活动中,增加朗读的比重,以活动促教学。
俗话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只要自己一次次实践,一次次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这节课我也会越上越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7: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