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4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教学片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9:5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教学片段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片断及反思
浙江省宁波市华山小学 吴红燕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如何使儿童在读古诗的同时,真正感悟到古诗的意境,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下一个片断,我们或许会有所启发:
[案例片断]
(通过自读──—同桌检查纠正──—齐读等方式使学生能把古诗读正确)
师: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可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学生小组学习)
师:哪一组先来交流。
生:我们组知道“远上寒山石径斜” 中后半部分的意思: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可以帮助第四小组的同学补充一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思是说远远看去,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们知道“白云生处有人家”是说白云的深处有一户人家。
师:是吗?
(教师随机板画山中云雾绕绕的地方有几座房子)
生(看了黑板上的板画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不是白云的深处,应该是在山上有几户人家的房子。
师追问:那古诗为什么说是“白云生处”呢?(教室里一片沉默,片刻,有一名学生举手)
生:因为山很高,比天上的云还要高了,所以是“白云生处”。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像刚才结合图画来读懂古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他组还读懂了哪几句呢?
生:我读懂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说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师:你说得不错,但这里的“霜叶”是指什么叶子呢?
(教师随即出示书中的插图)
生:“霜叶” 指枫树的叶子。老师,我有点知道“停车坐爱枫林晚” 的意思。
师:那你说说看呢。
生:我是从书中看出来的。作者在小路上走,看见傍晚路边的枫叶太美了,就停下车来。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太棒了,自己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
(这时,一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
生:老师,我不知道“寒山” 是什么意思?
生:“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
师反问:真的吗?
生:我认为不是。
师继续追问:那为什么要用上“寒山”呢?(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启发:小朋友,你们想想,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季节的呢?
生:秋天。
师补充:而且是深秋时节,这里的“寒山”指的就是深秋时节的山。因为深秋时节,天气转冷,因此作者在这儿用上了“寒山”。
生:第四行为什么说“霜叶” 呢?
师:谁能回答这位小朋友的问题呢?
生:天冷了,早上就会下霜。所以说是“霜叶”。
师:说得准确一点,应该是被霜打过的枫叶。小朋友,杜牧用几句短短的诗句写出了深秋时美丽的景色,使我们也似乎看到了深秋时节生机盎然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也来赞一赞这美丽的深秋,好吗?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反思】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吗?更何况是对古诗文的体会、感悟。根据“合作互动” 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山行》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诗歌教学难易乎?问之,或难或易也。认为太难的,说诗歌意境太深,必须经过教师精细分析,学生才懂。认为容易的,则说诗歌教学不过读几遍能背诵就行,前一种教学,教师心里是好的,巴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讲给学生,但他严谨的分析解释,虽然像抽筋剥笋一样有些精义,但容易使诗失去本身的意蕴和余味。后一种教法使学生囫囵吞枣,多少有些不负责的味道。怎么办?从课文中的内容,可以得出教法。我从三篇课文得到启示,总结了一种既简单又能激起学生探求诗歌意境行之有效的三步法。这三篇课文是:初中第五册《(枫桥夜泊)解释质疑》、《不朽的失眠》、《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为什么把三篇课文放在一起?它们有何联系?这与我介绍的三步法有密切的联系(教师也可以打破单元观念,把三篇课文放在一起上)。
三步法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找诗意,在想象的基础上谈诗意,在讨论的过程中道诗情。即写了哪些?有何深意?是何情理?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的启示在于:教诗歌可用三步法;《不朽的失眠》一文道出:学诗歌离不开想象;《事物的答案不止三个》一文明示:学知识应有创造性,探求诗歌不应满足于一个答案,一些诗是永远说不完的。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文对“鸟啼”,“江枫”“愁眠”新解的辩驳,不就是对诗象的理解么?关于诗意,文中的这样几句话就是对诗意的理解:“凉秋半夜,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
不知读者注意没有?我不把“诗意”写成“诗义”,是因为对诗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意义上,诗意应包括:表面义,比喻义,联想义,延伸发展义等,《(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文的诗意显然还不够令人满意。请看《不朽的失眠》一文通过想象后对诗的理解: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星亦如清霜,一粒粒零绝凄凉。”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吓?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的艰辛啊?……”“……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也没有福气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寒山寺的钟声,……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吉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
这样的想象之解是何等奇妙啊。在他人看来,张继仅仅是一个惆怅满腹的孤独寂寞的人罢了。而《不》一文却通过想象,写出了诗作者内心活动和感受,高度赞扬了张继不甘沉沦、不甘寂寞、不甘失败的精神。对诗情的体会,正这是在这种诗意的基础上,升华深刻的。
当然,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对诗的教学不可能都是这样,但至少可以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三步法。
换言之,如果要让我们教读《枫桥夜泊》一诗,可以简单地运用:找诗象,道诗情的方法。教学流程图可为:
诗象(选其一种)诗意(选其一种)诗情(选其一种)
想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9:50:58 | 只看该作者


       这三步既简单又行之有效。教师用此法思路情晰,不至于混乱,引导实用。但在引导过程中,离不开学生自己对诗的探讨和研究性的发言,因为“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唯其不清,下面再举一例,仅供参考:
教读朱熹的《观书有感》的教学流程图:
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朗读找诗象
默读知表面义
想象讨论潜在义
方塘     镜
学生看注释
喻书有借鉴作用
天光     云影
学生看注释
喻书中内容缤纷多彩
源头     活水
学生看注释
⑴吸收新知识才有新境界⑵广泛吸收知识⑶学问自有渊源。

诗理:半壁书房常打开,书中美景留脑海。
新知才有新境语,源头活水动力来。
诗无定论,上完此诗后,还可以开玩笑式地给学生开个药方,以示课型的新颖司长。药方:半亩方塘,几片天光,几片云影,倒入锅中以比喻的煮法叮咚几遍,把火水煮出味来即可。
也许有人要问,运用三步法有何理论依据?我只能简单地说,诗象是信息,诗意、诗情、诗理是对信息诗象综合分析的结果。运用这种方法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三步法的关键是教师要具有创新的上课意识,教师的功底虽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过程。正如《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指出的“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尝试。”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语文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跳出常规,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教学,我的见解虽不成熟,但:
新课程呼唤教师培养新型人才,学以致用!新课程呼唤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
   
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一)——“诗歌与诗歌教学”网谈录

钱梦龙等
  
主持人开场白: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膨飞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也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功能。孔子是“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相传他亲自删定《诗》三百篇,此说虽无可考证,但孔子出于“诗教”的需要,对《诗经》下过很大的工夫,《论语》和《史记》都有记载。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我国历代的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熏陶。
但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来,随着以文言为载体的古典诗词的教学和写作日渐式微,“诗教”的传统事实上已经难以为继。许多有识之士都为我国所独有的这一悠久传统突然中断而深感惋惜。
1998年6月,中国青基会推出名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活动,并于1999年春节期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涌会”。这次别开生面的演出,社会反响强烈,不少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古典诗词吟涌活动,据媒体报道,广东有的学校还专门开设了“诗教”选修课。“诗教”问题重又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语文学习》编辑部鉴于各位嘉宾都曾在不同场合发表过关于“诗教”的精辟言论,因此委抒及邀请各位参与这次“网谈”(网上交谈),就“诗教”问题进行探讨。
陈钟梁:
我国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六义,已成为我国古文化的典范。其实,还有比《诗经》更远古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短短八个字,生动地反映了当时部落人群的捋猎生活。至于唐诗宋词,无论思想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在半个世纪里,我国诗与诗的教学受到了三次冲击。第一次冲击是在1958年的“采风运动”中。“采凤”,采集民间的歌谣,本是一件好事,陕北的信天游、重庆的长江号子歌,都不乏诗的韵味。可惜那个时代的“采风”,“大跃进”的痕迹太重,什么“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得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诗吗?那个不正常的时代压根儿就没有诗!一场反右运动,把知识分子的心都浇凉了。谁写诗,不是含沙射影、恶毒攻击,至少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没落情调的流露。谁还敢写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9:51:0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次冲击是在十年动乱梦魔般的日子里,充斥整个社会的是疯狂的口号,而不是诗。“复课闹革命”那年头,“毛主席诗词”进入了课堂。毛泽东同志成功地总用旧体诗词的形式,抒发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豪迈情怀,其作品境界阔大,雄视千古,当然值得青少年学习。遗憾的是,当年大家是把毛主席诗词当做议论文或“最高指示”来教和学的,一句一句地寻找政治斗争的针对性,挖掘微言大义,这无疑是对毛主席诗词的糟蹋。
第三次冲击是在近几年“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前后。从崔健的“一无所有”,到《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我就是这个姑娘”,再到《大话西游》至尊宝“爱你一万年”的宣言,都在催发着一种“新新文化”的诞生。新的以“视听”及“网络”为传播手段的文化与传统的以纸质媒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化之间的“代沟”,显示了两种知识体系与话语方式的断裂。在不少青年学生中,流行歌曲、电影(电视)插曲,便是他们心中的“诗”!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是很有远见的。我认为,这正是“诗教”传统的一种回归。
黄玉峰: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刻性,而且特别重“意”尚“神”,这相当于一种宗教情绪,对于移情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蔡元培先生也说:严格地说中国没有宗教,可以美学代宗教, 而诗情便是美学的主体,可以诗教代宗教。
可如今,诗惰的消融,诗歌的凋零,对美学的隔膜,让人吃惊。连高考作文说明中都要加一句“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表明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萎顿,以至连最有激情的大中学生都远离了诗歌,冷落了美学。
一个诗的国度,竟然没有了诗,没有了激情;应该最爱诗的青少年不愿读诗,读不进,也读不懂,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事情!
我们的祖先,十分看重诗教,有时甚至把它放到教育的首要地位。在一本读书人的必读书《礼记》中,有一篇《经解》,记载了孔子的几段很值得玩味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
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意思是凡亲身到一个地方,那里的教育情况就可以看出来,凡是老百姓温柔敦厚的,那便是诗教的结果;老百姓不仅温柔敦厚而且很聪明,那便是学《诗经》学得很深入了。
这就是说学诗的作用在移情,在改变人的性情,使人心走上正道。《论语》里也记叙了孔子谈论诗歌的很多趣事。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独生子匆匆走过庭院,便叫住他问,诗学得怎么样了,并教训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连讲话都讲不好。他还一再强调诗歌的作用“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就是通过诗歌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团结同志,表现自我,调节心理。
诗教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是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托尔斯泰说艺术的功用在传染情感,而所传染的情感能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知和情,知是用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把握世界,情是用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现在的应试教育只重前者,所以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潭,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缺少理想,缺少创造,缺少想象力的人。一句话,缺少人文素养。进行诗教,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
主持人:
确实,诗教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诗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接见“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的演创人员时说的一番话,其实对这个问题已经做出了十分精要的回答。他指出:“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是:对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诗歌,怎样教才能充分发挥诗教的陶冶功能?诗歌教学与一般课文的教学应该有怎样的不同?
钱涛:
诗歌教学的方法来源于对诗歌本质的理解。“诗言志”,这是自孔夫子以来,对诗的内涵的本质的认识。而“立象以尽意”,也是孔夫子有关诗歌形式与内容关系的精辟见解。这都是中国历代诗家所遵循的宗旨,也是我们进行诗歌教学的出发点。
教学一首诗(无论是新诗古诗),都不能离开对于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念头(志向,情感,情调),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而意境则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诗人流沙河用“珠胎暗体”比喻诗的形成。你看,海贝河蚌都有一个珍珠层,但不一定能育珠。只有产生了外部刺激(细沙人侵磨擦),海贝河蚌才会分泌胶液而育成珍珠。同样,生活和写作能力,是诗人的珍珠层,意念即是一种刺激,而这种意念所借意象便是胶液了,诗歌由此成形。在教学诗歌过程中,必须遵循诗的这一持殊规律。
郑桂华:
讨论怎样教诗歌,我想首先应该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诗歌,从诗歌里学什么。
诗歌是放在语文课里来学的。我们从语文课里学什么呢?学生学新词,学篇章结构,学表达方法,学主题思想。这些东西诗歌星有没有呢,当然有,但是不多,至少不是主要的。诗歌里有字词,但是有限;诗歌里有结构,往往很简单:诗歌里有主题,又不免有些朦胧,不像其他文休那么明确:诗歌星还有韵律,但是,韵律只是诗歌里附加的成分,李白不大讲格律,却是最好的诗人,清朝有人最重格律,却把诗写死了。因此,想从诗歌里学语文知识,学主题思想,甚至学逻辑分析能力,都是抓小弃大。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你能把音乐拆成“碎片”来欣赏吗?诗歌也应该是这样的。张炎在《词源》中讥吴梦窗的词是“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其实所有的诗词都不能“碎拆”开来欣赏,不独梦窗词为然。诗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诗歌因为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几乎纯粹是情绪化的喷发,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你能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抱怨哪一个人不理解自己吗?你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发泄对哪一位当权者的不满吗?你能说“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控诉社会黑暗吗?是,又不都是。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比如从屈原的《天问》中,我们能体验上下求索与质疑的精神;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品尝永恒的孤独感;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领略大丈夫的万丈豪情;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去接近人类的奉献精神;从“悠然见南山”“海上明月共潮生”感受入对自然的憧憬与和谐。可以说,诗歌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人们读诗,正是通过对瞬间的把握,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或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个层面的活动。一是判读,即运用语言和逻辑识别能力辨别作者说的是什么,是怎么说的。二是对接,即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比如杜甫的“一览众山小”,写的是登上泰山的感受,你没有登过泰山,但是你登上过“东方明珠”或其他的超高层建筑,照样可以体会那种居高望远、万物人胸的境界。三是抒发,即把既有的感情休验换一种形式(例如充满情感的朗涌、吟哦)对外抒发。如果用电脑的工作程序来比喻,第一层好像扫描,第二层好像处理存盘,第三层相当于调用输出。以往我们的教学比较多的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立,即通过大量的词句分析,背景介绍,千方百计去弄清楚作者到底说的是什么。至于这首诗跟“我”、跟时代有什么关系,则全然不顾。考试也有这个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说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从来不问“你从这个字体味到了什么”“如果让你写的话会用什么字”。我认为,作者说的是什么有时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古人读诗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诗无达洁”的经验。这个“读出了什么”,就需要语言能力、感悟能力,就有感情体验、审美体验。教学诗歌就要引导学生达到这一步。
陈钟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9:51:08 | 只看该作者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现代诗文的教学需要激情,需要发现,需要陶醉。现在有的语文老师教诗,过于理性化,像教说明文那样冷静,图解式的分析,没有诗的意境。闻一多、梁实秋当年在清华园组织了一个诗社。闻一多说,既然是诗,就得有“诗的艺术,诗的想象,诗的情感。在诗的王国中,宁可多一点贵族精神,也万万不可提倡什么‘平民风格’”。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应当站在诗人的高度,用浪漫主义色彩去教诗。要启发学生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当然诗歌的考试也必须改革,那种只有一个答案的标准化试题与诗歌的合理解读是格格不入的。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首先要熟背在心。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认为: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杨振宁博士曾谈起他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就教他背诵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懂,有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种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才逐渐领悟到一些名句的真正含义。鲁迅也说过,年轻时读向子期《恩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又煞尾了,后来社会阅历丰富了,他终于懂了。可见,古诗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记性,大量的背诵、积累;初中阶段,可以开始引导学生去理解,去品味,唤起灵性;而真正悟性的获得,可能要到高中阶段,不过这也仅仅是悟性的启蒙阶段。因为真要获得诗的鉴赏力,需要不断有新知识、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的积淀。
黄玉峰:
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而不要落得太实。所谓诗无达沽,有很吃多诗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更不能分析,现在有些教师讲诗一句一句落实不够,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完了,更有甚者,还要用现代语法,现代修辞法去硬套,那就更是南辗北辙了。
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讲就索然无味。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大白话讲,一会儿抬头看月亮,一会儿低头思念故乡,意思没变,意境全部破坏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壳蹬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翻成白话,更是把它原有的苍凉感,对宇宙人生,对时空的感悟一下子全破坏了,只有读,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休会到诗之妙。同时不知不觉地自身也起了变化。
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当然这并不排斥讲,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体会,是“我”读诗的体会,而不是别人的理解。也要让学生在读后谈感受。
主持人:
诸位对诗歌教学的见解可谓殊途同归,我尤其欣赏那位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关于读诗之法要“复古”的意见,我甚至认为不妨让学生适当地学一点“吟哦”之法。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当然,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诗歌的教学除了强调吟诵品味,在具休教法上是不是也该有些讲究呢?诸位能否结合教学实践再谈些体会?
郑桂华:
诗歌是语文教材里最特殊的部分。我体会,教诗歌要“三多三少”: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具体来说,一是有适当的阅读量,以积累对诗歌的感性知识,并逐步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评价尺度。可以分为背诵篇目,熟读篇目,浏览篇目。数量上略作规定,读法上不强求一致,吟咏朗诵,默读,甚至抄读都可以。比如我有个学生要练硬笔书法,我建议他选
唐诗字帖来练,后来,他的字练好了,唐诗也背了不少。我不太赞成搞全校性的朗诵活动。形式化的东西只能偶尔为之,因为它总是形式大于内容,劳民伤财,搞得大家都很累,其结果往往虎头蛇尾。读诗应该是快乐的事,而且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不要搞成任务和负担。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地提倡读诗,并营造氛围。我有个体会,教师在课堂上多引用诗词警句,学生觉得神奇而生羡慕之心,就会去模仿,在作文里、说话中也会引用诗句,增加文采。“腹有诗书气自华”,到了这样境界,你要学生不爱诗不读诗也不可能了。  
当然,适当的学习方法是需要的。但是,方法的选择一定要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使单纯的阅读行为转化为创造性行为,使别人的财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财富。比如我教《琵琶行》时,让学生改写,有的同学写成有张爱玲风格的小说,有的改写成杂剧折子,也有的改写成散文,这是从体裁上看,内容上进行再创作的比例也很高。改写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其实就是阅读过程中一次意象的再创造,这比老师喋喋不休的“分析”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钱涛:
日前听我校的青年教师周霞执教余光中《乡愁》一诗,教得很有特色。她全然抛开条分缕析的传统教法,在指导学生课前研究预习时,布置一道作业:“阅读说三首: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煌的《虞美人》(春江花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为一个‘愁’而作,试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并说明这些不同的愁思与所用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巧妙的触发。学生在阅读赏析中都能找到相关的意象,如“烟草”“风絮”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象表达了诗人心中各不相同的“愁”思,从而把握了意念与意象间的关系。据此,再引导学生对《乡愁》中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象征不同意义上的距离的意象赏析阅读,学生对诗中深深的乡恋产生浓浓的回味,诗的隽永意境便存于胸阅了。
主持人:
早就听说黄玉峰老师还在尝试让学生写旧体诗,请问,你进行这种尝试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黄玉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9:51:14 | 只看该作者

诗是激情的流露,太功利的人不会有诗歌。诗是童心的专利,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没有强烈的关怀,没有一片赤诚,就不会有真正的诗歌。所以,无论读诗还是写诗,都是为了唤起一种美好的情感,为了培养学生对世对事对人的好奇心和和真诚的关怀。
1996年以来,我在教学中加强了诗歌教学,与学生一起读诗、背诗、写诗。每年还搞一些全校性的诗歌创作活动。去年还评出了校园十大诗人,不排名次,以他们的得奖诗歌命名,比如:车站诗人、白雪诗人、寻我诗人、望晴诗人等等。这些活动点燃了青年人诗的激情。同学们写诗的兴趣空前高涨,不但写现代诗,我还指导学生写旧体诗,去年底我们到安吉山区学农,要求每人至少写一首诗,结果同学们诗兴大发,有的写了十几首。下面我抄录几首,以见一斑:“逍遥山中日月长,愤然晨起懒梳妆。遥观风去复云涌,坐拥霞气隐霄光。”
“翠竹映眼帘,山泉行路前,欲知天地大,须上众峰巅。”“独人青天数千尺,低头回望江河驰。一朝风卷流云散,便是天清气爽时。”“落叶萧萧下,秋风阵阵来。翩翩黄蝶舞,为有晚花开。”虽然不讲究格律,但都有些诗味。
有人说,旧休诗不宜在学生中提倡,我不太赞同这种说法。曾写了很多现代诗、开现代诗一代风气的闻一多先生,在晚年反思自己的创作经历,写了一首“检讨”诗:“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妈舌总猜疑。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写旧诗。”连这样一位非常激进的“新诗人”都认识到旧诗的价值,要勒马回缰,改写旧体诗了。我们可不能数典忘祖,把祖上传下来的好东西全抛弃了。写旧体诗,最好当然要懂一点格律。但格律这东西,是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自然掌握的,老师当然也可以作些指点。再说,只要真有诗的意境,就大可不必在格律上斤斤计较。崔颢的《黄鹤楼》前四句平仄不协,但这并不妨碍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对今天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写诗的实践中提高对诗的审美特征的感受力,而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诗人。当然,如果能培养出几个诗人,也是一件大好事。
我很赞同周国平先生对诗歌、诗人的解说。他认为诗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但都是一些非常执着的人,他们的心灵好像凝结在童稚时代的那种丰富色彩的印象上,这种凝结又不是停滞的封闭的,而是发展的开放的。他们一生都会执着于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的新鲜的感受──美感。这种美感成为他们生命的第一需要,这种美感本质上是一种孩子对生活的感受。其特点一是纯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保因袭,这两点正是美感的基本要素。人一旦有了这种诗人的气质,就能更多地保住童心,更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许正是诗教的真谛。
主持人:
下面,我们是不是再谈谈现代诗的阅读和教学问题。现代诗是最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而青年学生正处在“诗的年龄”,他们最需要现代诗的滋养。但现行的语文课本中所选的现代诗,不仅数量少,而且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反映近二十年来现代诗的发展。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青春在语文课上缺席”。钱涛老师是一位现代诗人,对这个问题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  
钱涛:
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毅学的淡化确已有些时日了。这种淡化,自然可以从教材中诗歌篇目过少(现代新诗尤少),选择的篇目过老(基本不选当代新诗),教法陈旧(与议论文记叙艾休教法雷同)等方面列出许多依据来,但在我看来,根本性的淡化,恐怕还是上述淡化之后的淡化,那便是师生都日渐远离诗歌,尤其是远离已从山谷溪涧艰难跋涉而出,经八十年积淀正走向成熟的中国现代诗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兼写现代诗的人,从我自身的实践中,深感这种淡化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进,尤其是对新一代中国人气质的陶冶和锻造,都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着重谈谈诗歌教材的选择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媒介。教材的导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诗歌教学的淡化,是教材中淡化诗歌的必然结果。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我看原因大致有:(1)老教材自身容量过小,窄小的篇幅,点缀一些古诗词,让一、二首新诗插足其间,在编者恐怕已是很费心思了。(2)应试教育使教学过程功利化了,能直接引导学生同时进入阅读与写作两扇大门的,自然是记叙、议论文休,诗歌是不在其中的(高考试卷上作文命题“不得以诗歌体写”便是证明),诗歌考查的题目古诗词居多,新诗则极少。(3)教材编写者对现代诗,尤其是对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诗坛十分隔膜,这也是许多优秀诗作难登教材之堂的原因所在。
对前两个原因,我不想细作剖析。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加上高考内容和题型走向的一些变化,诗歌教学正在加强。但是我依然对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满怀忧虑。翻翻我们的语文课本,以前仅将眼光盯住《有的人》《回延安》等有限作家作品的状况是改变了,但语文教材的视野还是逼仄得可以。许多人不去深入研究新诗的发展,似乎新诗总是“老名家”的好。他们不去思考,中国新诗于八十年前挣脱古诗词格律的束缚,只是一种反叛行为,虽然开了新诗写作的先河,功不可没,但毕竟少了点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从“我手写我口”到“放大了的小脚”的诗体尝试,其意境的创设,尤其是集中代表诗美的词语的锤炼,都显得不成熟。时过八十年,不管你承认与否,当今中国诗坛,佳作迭现,人才辈出,不但自由诗休的散文美、意境美都获得了张扬,而且由于新诗在成长和反思中,不断融进中国传统诗词的精华,在其潇洒自如的行板里,闪动着经过锤炼的语言美的光彩。一般地说,这是过去时代的新诗诗人的作品所不能企及的。当今中国诗坛,且不说从半个多世纪前的“七月”“九叶”中走来的新诗前辈(如1998年在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上获“金杯奖”的诗人绿原及他的同代诗人牛汉、杜运燮等人),即如当代诗人昌耀的《鹰?雪?牧人》《旷原之夜》,章德益的《西部太阳》,杨牧的《我是青年》《汗血马》等大量佳作,不但显现了当代中国诗人的精神风采,而且闪烁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浑厚余韵。这类新诗不下几百几千首,都可以避选进中学语文课本,遗憾的是它们都没有进入教材编者的视野!
为此,我建议,从五四时代到九十年代的现代诗人的作品,都应有所选择,而八九十年代的新诗尤应适当多选。当代人读当代诗,也许更能激起共鸣,不但可以引发学生欣赏的热情,而且可以触发他们创作的火花。
主持人:
现代诗的教学确实是语文教学中尤其薄弱的部分。呼唤“诗教”的回归,理应也包括现代诗在内,当然啦,这是传统诗教的“现代版”。
(主持人:钱梦龙嘉宾:陈钟梁、钱涛、黄玉峰、郑桂华)
以为,总体说,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适当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点评、朗读、背诵。通过点评得其精要,通过朗读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进而背诵,加深理解,并且作为一种素养积淀下来既经济又受用不荆。
    先说古诗教学。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一般都比较浅显。当然也还有个语言障碍的问题,但只要引导学生参照注解,必要时讲一下背景作为辅助,就不难疏通内容大意,领会思想感情。但不要求理解得很透彻,不宜铺排讲解,一首小诗分析一两节课,占去大量教学时间。诗的意境可以不涉及,因为很难说清楚,学生也难于理解。诗的风格也难讲难懂,如陶渊明的朴厚,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也不易理解,深入品味可以留待将来揣摩。炼字用词倒要有选择地讲一讲,因为有利于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古诗词在这方面很讲究,例子很多,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僧•敲月下门”,“微风燕子•斜”,“窗•含西岭千秋雪”,“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春江水暖鸭先•知”,“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其中加点的字都是很值得揣摩的。但最终还要集中精力朗读、背诵。朗读要处理好句中停顿,做到清晰流利,感情恰如其分,抑扬顿挫不作为硬性要求。一般不用借助手势动作。朗读流利后就可背诵,最好能在课堂完成;理解便于背诵,暂时不很理解也可以背诵。有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吟诵,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至于体裁、格律知识,很有用,要讲一讲,但要讲得通俗易懂。鉴于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语文教学发展不平衡,许多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常识,这里着重介绍一些,供教学参考。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9:51:20 | 只看该作者

    近体诗的对仗,又称对偶,主要有两层要求:一、声音要平仄相对,即仄声对平声,平声对仄声;二、意义要同类相对,即实对实,虚对虚,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甚至再近,名的鸟对鸟,兽对兽,等等,总之是类越近越好。例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对仗工整。汉字单音节,而且有四个声调,可以分为平、仄两类。古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指其中的平声,声调悠长;“仄”指其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声调险仄。现代汉语的四声来源于古四声,如果也按平仄分类,则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是“平”,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是“仄”。普通话没有入声。粤方言、湘方言等却保留入声。上面《绝句》的标调,是按古四声标的,因此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如“白”标为“仄”,而不标为“平”,因为它是入声字。这点知道一下就是了,不必指导学生去深究。又,其中“西”、“门”二字是平声。这里本应用仄声字的,但诗人没有因辞害意,用了平声字。当然也还有个“一三五不论”的灵活性,因此并不犯忌。这点下面再讲。至于这首诗意义相对,且同类相对对得很好,很容易看得出来。
    近体诗要求对句和出句平仄相对之外,还要求在一句诗里平仄相间,以便形成均匀而多变的节奏,从而加强音乐性。所谓平仄相间,就是诗句中逢双的字平仄必须交替。即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例如,该句的第二字为平声,第四字就要仄声,第六字又要平声;反之,如果该句的第二字为仄声,第四字就要平声,第六字又要仄声。还以杜甫《绝句》为例:
    两个(仄)黄鹂(平)鸣翠(仄)柳
    一行(平)白鹭(仄)上青(平)天
    窗含(平)西岭(仄)千秋(平)雪
    门泊(仄)东吴(平)万里(仄)船
    总之,平仄是句与句之间声调相对的关系,又是本句内部的声调关系,以两字为一节奏点,平仄交替。这里讲的是常体。古人作诗有变通、拗救之说,是例外,非常体,这不必向学生细讲。以上介绍的有关古诗的知识,给学生讲多少,讲哪些,或集中教,或分散点拨,教师可灵活掌握。
    再说新诗教学。新诗教学与古诗教学的基本点相同,都要着重于朗读、背诵。 阅读欣赏新诗,没有时代的隔膜,没有语言障碍,知识也比古诗简单,这是方便的一面。但是,新诗受外来诗歌的影响,表现手法比古诗复杂了许多,给理解诗意带来一定的困难。况且现代人读新诗,理应要求高一些,深入一些。
    首先,要求真正领悟诗中的感情内涵,区别这种感情是否积极向上,是否给人美的享受。然而,要捕捉诗人切实的思想感情并不容易。有的诗命意鲜明、直抒胸臆,比较好懂;有的诗很含蓄,把真意藏匿起来,而以曲折或折射的方式加以暗示,就得费力揣摩了。读后一类诗,要注意领悟,少作一些无谓的解释,也许倒会接近或切合诗的真意。怎么领悟呢?下面介绍几种切入角度,也可看作方法,供教学参考。
    第一,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读艾青的《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从总体氛围看,这首诗揭示了一代海员的情怀。而千百万海员豪迈而丰富的性格,不正是亿万人民精神风貌的诗意的概括吗?
    第二,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一味追求实指。就《盼望》的“出发”“到达”而论,说的是通常意义的出发、到达吗?不是。这是比喻,又是象征,诗中通过对这两种盼望的具象(具体形象)的描绘,表现的是海员们与大海“拼搏”的渴望,是到达“胜利”彼岸的期待。因此,我们阅读欣赏时需要了解,诗人往往表面说的是这个,所指的却是那一个。试看郭沫若“五四”时期写的《炉中煤》:

    这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中国的象征。“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又是形象的比喻,这两个比喻充分传达出诗人怀念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
    第三,许多诗本身着重于虚写,阅读欣赏时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以艾青的《鱼化石》为例:
   
    诗中表面出现的是化石,却弦外有音。化石是一种假借,隐藏的是诗人由于历史动荡发出的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当然,见仁见智,人们还可以有别的理解,因为“诗无达诂”,诗歌艺术的多义性和朦胧性是存在的,理解诗意的绝对模式却不存在。不过,作为读者,阅读欣赏一首诗,“猜测”也罢,“加入”也罢,再创造也罢,得以诗的意象为依据,不能脱离具体作品和作者,以及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我们看看顾工的《黎明》:
   。
    你可以说,这首诗讽喻生活中的懒汉,赞美人生的进取;他可以说,诗人鞭挞的是黑暗,而追求的却是光明。这些理解,确切不确切呢?不要忙于下结论,也许读者还可以有更多的领悟。
    其次,阅读欣赏新诗,还要学习精粹的语言。诗歌遣词造句讲究精练、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试读艾青《跳水》:
   
    这首诗以色彩、线条取胜,语言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字词,而且词语搭配别有情致,如“陶醉湛蓝”,“从容曲线”,“雪白赞叹”等,很有创造性。再看《盼望》的第一、第二节,这两节诗是对称的,而从第二句的变化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前面用“喜欢”,后面用“高兴”,意思一样,文字错开;前面说“他最喜欢的”,后面说“最使他高兴的”,句式有变化,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揣摩、学习。
    还补充一点。诗歌教学中,可选择难易适中的古诗,让学生试译为新诗,或把新诗改写成现代散文。这样,既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例如,试译王之涣的《出塞》:原诗
  
    最后,不避重复,再说一遍,我以为,诗歌教学要有好的态势,要着力于点评、朗读、背诵,少做无谓的分析。点评,是有选择地讲一下炼字炼句的精妙,重在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熟读成诵,重在积累。如能这样,可以期望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总而言之,与其铺排分析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多背几首好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9:51:25 | 只看该作者


歌教学的心得与体会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诗歌的教学往往只注重个别字词的推敲,逐字逐句的内容的讲解,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好好的一首诗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就如《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么一首直白情切的诗,何必经过反复的推敲呢?这次对于诗歌教学的探索带给我不少启迪与收获。
(一)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诗歌的美
诗歌——优美的文辞,隽永的意味。这首先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气氛,套用一句老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观沧海》(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学这首诗之前,很多学生都已经了解到曹操是一个有远大报负的人。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了曹操慷慨激昂的基调,让我们在感受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外,也体会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教学《理想》(流沙河)时,如果只是一味的一节诗、一节诗地讲解,必然使学生感到厌烦,倒不如也让学生多念念优美的诗句。生动形象的比喻本身就是最好的“解说词”。
(二)让学生在联想和感悟中,把诗读“活”。
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我们脑中往往会闪现一系列的“画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说,在教学《次北固山下》(王湾)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使学生运用再造想象领会诗人的感情;又如,在教学《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家乡的春天,再联系诗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比较体验初春美不胜收的景象。或者,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诗人笔下的景象,这样诗歌就可以很好地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诗歌学“活”。
(三)     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领悟诗的情趣。
诗言志。诗人往往运用寄物于情的写法,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共同讨论研究: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是否含蕴涵着意义。比如,在学习《天净沙 秋思》时,文章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在“断肠人”眼中,老树、昏鸦等都带上了悲凉的气氛。一番探究后,学生会觉得诗歌中别有情趣。
总之,诗歌作为一种能集中地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抒发复杂的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学生的感情世界和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诗歌的感染力和它本身独有的魅力告诉大家学好诗歌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07: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