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导入
1、复习背诵艾青的《绿》,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绿“的诗句。
2、欣赏一组 关于“绿”的图片并说说感受。
3、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圈点批注,理清线索:
课文那几段写囚绿?囚绿之前和之后写什么?找关键词,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2、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说说喜欢的理由。
(先示例,教给方法,再让学生完成)
3、思考回答问题:
作者笔下的绿有着怎样的性格?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理性思考?
四、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想想“绿”象征了什么?作者借一株不甘被囚、向往光明自由的常春藤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拓展
1、情境设计,课堂练笔
抗战爆发后,陆蠡在上海“孤岛”因继续出版抗日刊物而被捕。日本人问他:“你爱国吗?”他回答:“当然爱国!”又问:“日本人能战胜中国吗/”答曰:“一定不能!”接下来当然是酷刑了。不久,陆蠡被秘密杀害,年仅34岁。
假设陆蠡牺牲前,眼前又出现那抹远在故都的绿,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关于象征手法
A、明确概念和特征
B、欣赏诗歌《梅花》、《礁石》
C、说说生活中常见的象征事物
六、学以致用
借鉴本文的写法,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