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02|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集DOC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zip

教         案            (序号  1    )
课题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10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掌握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能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学会写百分数。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纸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导入新课。

三、实际应用

四、总结
        “猜猜哪杯糖水甜?”
1、出示2杯糖水:1号杯——水30克,其中糖5克,
2号杯——水20克,其中糖4克。
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交流。
小结:根据糖和糖水的关系或糖和水的关系,才能判断出谁甜。
  2、依据糖和糖水的关系,判断小组上表格中的3杯糖水谁最甜?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学生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1、百分数的意义。
如果要想比较这一共的糖水谁最甜,该怎么办?
   指出:在实际生产、生活、工作中,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样的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把表格中的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说说这些分数的意义。
揭示出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写法。
    自学书上的有关内容。
    把表格中的百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并说说意义。
练习:练习十九   4
练一练   1看到这些图形,你想到了什么数?
举例:说说准备资料中的百分数的意义。
折出百分数。
3、百分数和分数的比较。
下面的说法你认为对吗?
(1)        “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57/100”,可以说成“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57%”。
(2)        “学校十月份用纸13/100吨”,可以说成“学校十月份用纸13%吨”。
小结: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
根据提供的信息说说百分数的意思,及从信息中你想到了什么。
说说自己的收获。        
课后感受        在揭示出分母要用100来表示的时候,还有点不顺,应该选择一些更恰当的数据,使学生感觉到应该统一到一个共同的分母的分数。
                                                授课日期  11  月26/27日

教         案            (序号 2     )
课题        分数、小数化百分数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11   月 10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或小数化成百分数。
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来年系,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和探索新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小数话成百分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百分数

四、        小结五、        作业        1、什么叫百分数?谁能写出几个百分数?
2、复习题,学生练习。
问:小数怎样化成分数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的?
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数化成小数只要用分子除以分母。
3、引入新课

1、        教学例1
A、你能把这些小数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吗?
改写成这样的分数后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不能再改写成百分数呢?
学生试一试。
B、        生口答改写过程。说说是怎样想的。
(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C、        找规律
仔细观察每题中的小数和化成的百分数,并把化成的百分数与小数比较,有什么变化,想一想怎样把小数很快化成百分数。
说说把上面板书补充成:小数——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两位,添上百分号。
2、练一练   1     上下练习
3、教学 例2
A、        想一想,我们用什么办法比较方便地把这些分数化成百分数?
B、        试一试,能不能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按上面的方法化成百分数,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看书例2。
C、        口答改写过程,。结合说明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并且这一步要用约等号。
D、        小结方法。
问:我们是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
4、练一练    2
   说明取近似值的格式。
5、归纳方法。

1、口答练习20   1
2、练习20     2
  说明:一些特殊的分数,如果能口算看出是100分之几1,就可以直接写出百分数的结果。
3、练习20     4


练习   20    1、2、3        
课后感受        学生能根据以前的知识自己来学习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但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百分号的写法。
小数化成百分数学生想的方法有2种。
                                         授课日期11    月 28  日

教         案            (序号   3   )
课题        百分数化分数、小数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12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化小数、分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
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解题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百分数化小数、分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引新















二、        教学新课



































三、        课堂练习








































四、        布置作业        1.把下面的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
(1)       (2)0.235     1.2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口答)
(1)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把分母1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
说明:只要去掉分母1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那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那么,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板书:百分数化小数)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        教学例3。
(1)        出示例3。
提问:百分数可以直接写成怎样的分数?我们怎样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数呢,大家来试一试,注意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注意说明12.5%怎样化成分数的。
体温我们是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板书:百分数       分数:先改写成分数,再约分。)
2.        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注意讲清145%和3.5%的改写结果。
3.        教学例4
(1)        出示例4
提问:你准备怎样把这些百分数化成小数。做在练习本上。
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做的,老师依次板书。
(2)提问:百分数化小调书是怎样做的?(板书:百分数        分数:先改写成分数,再约分。)
说明:都是先直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去点分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改写成小数。
请大家把化成的小数与百分数比较一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3)小结方法。
指明学生口述方法,板书出: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左移两位。
4.        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订正。
5.归纳方法
提问: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
请大家看一看书上怎样说的,比一比我们总结得对不对。

1.做练习二十第7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小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在方法上不同在哪里?
指出:小数化百分数和百分数化小数,在方法上正好相反。小数化百分数是把小数点向右一定两位,添上白粉号;百分数化成小数是去掉百分号,把小数点笑左移动两位。
2.做练习二十第8课。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两人说一说结果,与同学校对。
提问:分数怎样化成百分数?百分数怎样化成分数?
3.        做练习二十第9题。
先让学生弄清每条直线上的“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并明确第三条直线第2小份是十分之一;再要求学生分别在   里填百分数、分数和小数。
让学生从上往下观察每一组数,弄清相同的点表示出的数都是相等的,如5%就是 和0.05。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里的三个相等的数。
4.        做练习二十第10题。
小黑板出示。
让学生填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提问:每一小题里三个数有怎样的关系?
说明:由于每一个数表示的是同一个涂色部分,所以它们是相等的。如果应用我们刚才学习的互化方法,就可以看出 就是0.3,30%也是0.3; 就是0.63,63%也是0.63。
5.        做联系二十第12题。让学生看题,提问: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你准备怎样做?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样比的。
指出: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比较大小,一般要化成同一种数来比。通常是化成小数比较容易。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5、6、13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11题。       
课后感受        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转化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
                                         授课日期  12 月1/2   日

教         案            (序号   4   )
课题        百分数应用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11   月12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及分数应用题基础上,通过迁移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白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解答这样的应用题,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白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准备









二、        教学新课










































三、        练习




四、        小结



五、作业        1、        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2    0.25    0.044   1/4    4/5   41/80
2、        解答下面的应用题
六年级学生有150人,其中“三好学生”有30人。三好学生占学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说想法。概括出数量关系式。
3、        引入新课
实际上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以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的解法,和以前的分数应用题相同。

1、        例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和复习题有什么不同?这里的百分之几和复习题里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相同吗?这道题里也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应该怎样计算?能说说怎样想吗?
学生列式解答。注意百分数。
比较例和复习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例1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练一练    1
  上下练习;并让学生说说想法。
3、教学例2
(1)        通过审题提问画出线段图(略)
(2)        问:从题目看,原计划造林多 还是实际造林多?你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句话?
完整板书和线段图。
   启发学生想一想,:“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是哪两个数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
(3)        讨论算法并列出算式。
根据以上分析,要求出“实际造林比原籍化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列式:(20—16)÷16
(4)        想一想,这道题还有什么做法?
(5)        学生讨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00%,可以求出怎样求出问题的结果?
   学生交流。并列式。
4、将例2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
  (1)学生讨论,从问题看,把谁看作单位“1”?要怎样算原计划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学生交流。并列式。
(2)观察比较
    这两题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不一样?能根据例2的结果实际造林比计划多25%,就说计划比实际少25%吗?这两题的不同点在哪里?
5、练一练  2
上下练习。提问想法。

1、练习21     1
提问相同点和不同点。(题目、解答、列式)
2、练习21       3
   想法;为什么用的步数不一样?

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什么?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


练习21      2、4


       
课后感受        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白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部分同学需要强化。
                                             授课日期  12 月   3/4日

教         案            (序号   5  )
课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12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能正确解答。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简单统计的一些知识,初步了解百分数在统计中应用。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揭示课题
二、        基本题练习












三、        综合练习
















四、        小结五、        作业        略


1、口算
练习21   5
2、解答应用题
  (1)苹果有50千克,梨有40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百分之几?
   练习,说说想法。
问: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解答这类应用题都要用哪个数量做除数?
(单位“1”做除数)
   (2)苹果有50千克,梨有40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少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口答算式和结果。
提问想法?为什么用(50—40)做除数?


1、练习21     6
按实际填数。算出百分数,说说想法。
提问:每道题都是用哪个数量做除数的?为什么第(3)要用两个数的和做除数?
2、练习21     7
  口答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第一直接用240做被除数?第(2)、(3)要用(300—240)做被除数?
   第(2)、(3)、的除数为什么不一样?
3、练习21     9
上下练习,说列式的理由。
三题有什么联系?
第一和第三的解答什么不一样?第一和第(2)解答时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不同?
4、练习  21     10
学生填写表格。


练习21    8       
课后感受        学生能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正确解答进一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了解百分数在统计中应用。
                                              授课日期  12  月   5/8日

教         案            (序号  6    )
课题        百分数应用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21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简单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掌握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重难点        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







二、        教学新课





















三、        巩固练习






四、        小结


五、作业        1、        复习题
说说每一道题的想法。
列式解答。
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解答的?为什么?
2、        把下列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1/4  1/2   1/5    3/5
3、        引入新课

教学例3
学生讨论:和复习题 意思完全一样吗?根据“倒出60%”,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提问:求倒出多少千克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能解答的自己列出算式。
你觉得30×60%可以怎样算?
学生讨论后说明,把60%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单。
学生计算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问:这道题和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解题时有什么相同?
2、        教学例4
(1)如果把例3问题的结果做条件,把一个条件改成问题,就是要学习的例4。
   学生讨论:这道题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问:题里已知哪个数量,要求哪个数量?
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解答方便,自己练习。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方程解?
(3)        学生比较:例3例4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解答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练一练    1
  说出单位 “1”
填写数量关系式。
2、练一练    2、3
  各是怎样想的。上下练习。
为什么第2用乘法算?第3用方程算?
3、练习2 2    3
  上下练习,结合说说是想的。

解答百分数应用题要怎样想?怎样解答?


练习22    1、2、4       
课后感受        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较好,但有些同学一看到题目里有百分数有些无从下手,通过讲解这方面的知识点有所掌握。
                                             授课日期  12月  9/10日

教         案            (序号    7  )
课题        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25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它的解题思路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比较等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意识和估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铺垫












二、        教学新课




























三、        巩固练习









四、        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解方程
x+25%x=2.5       x-15%x=8.5
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组练习。

2、        幻灯出示书本复习题。
让学生读题,并列式解答,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        引入新课
如果把问题“比原来降低多少元”改成“现在每台成本多少元”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


(1)        出示例5,让学生读题
提问: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求现在每台成本多少,可以怎样想?数量关系式怎样?

提问:例5和复习题解答时为什么不一样?
(2)        你还能用不同的列式来解答吗?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式。
提问:这样列式是怎样想的?
(30上面的解法,和过去学过的分数应用题一样吗?

3、        教学例6
(1)        出示例6,学生读题。
(2)        学生讨论:这道题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它也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集体订正
提问:为什么用方程解答?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方程?x 和 15%x各表示什么?

4、        引导比较
学生讨论:例6和例5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例5和例6都是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解题的关键都是先找准单位“1”的数量,都是用原来每台成本减降低的元数,等于现在每台成本这个数量关系来解答。

1、        做‘练一练“
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谁来说一说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为什么数量关系式会相同?
提问:为什么第1题用算术解法,第2题用方程解答?

2、        做练习二十二第8题
提问:为什么都用方程解答?列出的方程为什么不一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要怎样解答?

练习二十二第5、6、7、9题。
       
课后感受        学生大都能掌握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能理解和掌握它的解题思路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但计算方面有些欠缺。

                                             授课日期  12  月  11/12日

教         案            (序号    8  )
课题        百分数应用题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8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23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式,加深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解题关键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同时,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及其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式,加深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解题关键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基本训练




五、        基本题练习






























六、        综合练习







四、作业        1、揭示课题
2、练习22   11
  问:甲数与乙数的比4:5是什么意思?
  口答;问:第一的两小题各是怎样想的?
第二小题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1、练习简单百分数应用题
   出示路程的火车票,小孩的票价是大人的25%。
(1)        如果大人票价12.4元,小孩的票价是多少元?
(2)        如果小孩票价12.4元,大人的票价是多少元?
让学生说说想法。为什么两道题用的方法不一样?
2、题组练习
(1)、一个工人要加工120个零件,已经加工了80%,还要加工多少个?
  一个工厂已经加工了一批零件的80%,还剩24个。着批零件要加工多少个?
   上下练习。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两题的解答方法不一样吗?
(2)校园里杨树20棵,杉树棵数是杨树的60%,杉树多多少棵?
   校园里杨树20棵,杉树棵数是洋书的60%,杉树比杨树少多少棵?
先比较题目的 异同点,再解答。
学生口答算式。
(3)校园里有杉树12棵,正好是杨树棵数的60%,杨树多少棵?
   校园里杉树12棵,比杨树棵树少40%,杨树多少棵?
比较异同,再解答。
口答方程。
外甥女列的方程不一样?
3、小结

1、练习22    13
   练习;说说是怎样想的?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解答的?
2、练习22    15
估计哪一种电扇的价格便宜一些。
自己解答,与估计的结果比较。
口答算式。让学生看看哪一种的电扇价格便宜一些。

练习22   12
         
课后感受        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式,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解题关键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但有些同学计算不太认真,得数容易算错。
                                              授课日期  12  月 15 日

教         案            (序号  9    )
课题        百分率的计算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21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率计算的意义,理解、掌握百分率(如合格率、发芽率、出勤率等)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完善统计知识,提高学生百分数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百分率计算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二、        新课知识的迁移







三、实际应用题
















四、总结揭题

五、练习













五、全课总结
        1、        设置情景
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上个星期我们进行了一次数学测试,老师想现场统计一下测试情况,请及格的同学站起来好吗?,90分以上的同学请站起来好吗?(根据人数板书统计的数字)
一般来说我们是把考试成绩得90分及90分以上的同学称为成绩优秀者。“刚才我们用最快的方法帮我统计出了我们班这次测试情况,谢谢你们!”
看了黑板上的统计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        引入优秀率的概念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帮忙算一下,这次考试的优秀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谢谢!非常快,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根据学生板书公式)
你能算出优秀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吗?
我们通常把优秀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板书)用“优秀率”来表示。
            优秀人数   
           全班人数     

看了这个式子你有什么疑惑吗?(说明100%的意义)
你会计算我们班这次数学测验的优秀率吗?
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优秀率,那么谁知道什么叫合格率吗?
你会算我们班这次考试的合格率吗?


好了,我们刚才说到了考试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并且学会了如何计算,同学们很聪明!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接触到哪些常用的百分率呢?比如:……
3、        出示教导处的学生出勤率表:
(最好学生在前面的举例中自己说到,然后再出示表格)
问:什么是出勤率?怎样算出出勤率?
学生组内完成表格计算
判断:某一小组统计了学校三(1)班的出勤情况,得出出勤率是102%。


1、统计题:(预先请学生统计好)
   班级共有36人,来自36个家庭
拥有轿车的家庭数       
装有空调的家庭数       
家有电脑的家庭数       
订阅报刊杂志的家庭数       
  (1)我班家庭轿车拥有率是(     )
  (2)我班家庭空调拥有率是(     )
(3)我班家庭电脑拥有率是(     )
  (4)我班家庭报刊杂志的订阅率是(     )
学生计算后汇报。并说说从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统计上题的各种率:
我班有36人,(   )人全对,满分率是多少?
你做对了几题?得分率是多少?(学生自己算自己说)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准备给今天的课起个什么名字?


  1、练习二十三    1、2
  2、自制糖水。
   什么是含糖率?让学生互相说说。确定好含糖率10%。让小组内讨论该放水多少克?糖多少克?
含糖率   10%
糖(克)        水(克)
5       
        90
       
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课后感受        今天的这堂课,在授课的时候注意围绕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既有助于学生对新课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授课日期12月16/17 日

教         案            (序号 1 )
课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 25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画出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及其变化,
2、        能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量的简单分析。
3、        能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引新














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新课


































三、        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        复习条形统计图
我们以前学过统计中的哪些内容?
条形统计图的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每个项目相应的直条的长度是怎样确定的?

2、        引入新课
有时候,我们还用与条形统计图类似的一种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量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

问:你能说出这张统计图表示的意思吗?
   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各表示数量怎样的变化情况?


1、        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
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折线统计图的基本形状吗?
指出: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成为折线的统计图。

问:与条形统计图相比,你认为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指出: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它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要求制作折线统计图
问:你能想出怎样制作折线统计图吗?
指出:折线统计图底制作步骤与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数量的方法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折线统计图是按照数量的多少描点连线。

(2)制作折线统计图
说明:先要表示出什么统计图和制作日期
提问:按照例题统计表里的数据,先画什么?横轴上要有几个月份的位置,纵轴上至少要表示出多少毫米?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统计图

(3)分析统计图
问:你从这个折线统计图里看到了哪些情况?
指出:折线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做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统计表里的数据。
让学生说一说图里已有的意思。
让学生描点、连线,老师巡视辅导
问:你从统计图里看出了哪些情况?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的统计图?它的特点、作用是什么?
       
课后感受        统计的内容学生已经哟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所以学得非常轻松。
                                                授课日期 11 月 3 日

教         案            (序号 2 )
课题        折线统计图的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 25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收集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2、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揭示课题





二、        基本练习















三、        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这节课进行统计图的练习。通过练习,大家要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并利用我们收集的体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一找一个人的生长过程有没有规律?


1、        做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看题,师介绍人的正常体温大约37摄氏度。
问:这是什么内容的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了哪些时刻?纵轴上是怎样表示体温的?

请学生互说这位病人每天各个时刻的体温。

说明: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各是多少,也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        做练习十四第2题
小组讨论:你从统计图上知道了什么?
指出:根据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知道统计图的结果和数据的一些特点。
1、        做练习十四第3题
小组讨论:从统计图来分析,你认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        做练习十四第4题
让学生根据素质报告书上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小组内讨论:看看自己哪一段时间体重增加得最快,和其他同学是不是差不多?全组同学体重增长有没有共同的特点?男生有没有什么规律在全班交流?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统计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课后感受        对于最后一个练习学生非常有积极性。
                                             授课日期 11 月4 日

教         案            (序号 15     )
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      备课日期 9月 8日
教学目标        理解、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理解、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i.       








ii.        新课教学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1.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
3.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
以上复习题可以指名回答。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5个半块月饼的教具,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怎样列式?得多少?
       (块)
(2)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教师出示两块半月饼,将它们平均分成5个半块月饼。要求学生按照教具的演示过程列式、计算。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多少人?
    教师让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教具演示,再列式计算。
(人)
教师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3道题中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再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算式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已知两个因数: 和5,求出它们的积为2 ;用乘法计算。)
(2)第二个算式呢?(已知积是2 和一个因数是5,求出另一个因数是 ,用除法计算。)
(3)第三个算式跟上面哪一个算式是类似的?(跟第二个算式是类似的,也是已知积是2 和一个因数是 ,求出另一个因数是5,用除法计算)
教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跟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不一样?(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做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自己读题、做题,做完后要问学生是怎样应用乘法算式和分数除法的意义来填写除法算式的得数的?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教师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教师:根据题意需要用什么运算来求出得数?并列出算式。(应该用分数除法来做,算式是 ÷2。)
    教师:这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 米是几个 米?应该怎样计算?试试看。(表示把 米平均分成2段。 米是6个 米,实际上是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教师板书)。)

(米)

教师: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教师: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算法来算?(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米?可以看作是求 米的 是多少米?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计算。(让学生自己计算,指名两个学生板演。)
    做完后,让学生讨论,就这道题来说,哪种方法可行?哪种方法不可行?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是可行的。第一种方法不可行,因为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教师: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但不是总能得到整数的商,所以通常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教师:在分数除法中,是不是所有整数都可以作除数?边想边阅读教科书第31页
上关于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
教师:为什么结语中除以整数要把0除外?这个法则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小数的除法法则有什么关系?(在除法运算中0不能作除数,这一点相同;在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运算中要转化成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4.做教科书第31页中"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产生错误的情况。集体订正
时,让学生把错误的做法说一说。一般有:

让学生说一说产生错误的原因。
    (1)把除号改为乘号后,没有把除数相应地改成它的倒数。
    (2)把除数改成它的倒数后,没有把除号改成乘号。
教师再补充下列练习:
在○内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

    1.做练习八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醒要按照法则来做题,能够口算的,要用口算。巡视时,要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八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要让学生说一说第1行每小题跟第2行相应的题目有什么联系?使学生明确每栏的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是上面乘法算式的积,而除数是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得数是乘法算式中的另一个因数。
3.做练习八第3题的第1栏两道小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再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八的第5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后再做题。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数量关系和算法。使学生明确8个鸡蛋重 千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千克,就是把 千克平均分成8份,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这些内容是这一单元的基础。复习时,要结合例题把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边想边读,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
       
课后感受        本节课采用画线段图的分析方法,效果很好,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计算法则,对以后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授课日期 9月 24\25 日
教         案            (序号   16   )
课题        整数除以分数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 9  月  9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法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旧知











二、教学新课


































一、        巩固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        1、        口算
3/4÷3   1/5÷4   2/7÷6   6/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5: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