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修订版2012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教材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7:1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人们认识事物(或现象)的时候,往往把这个事物(现象)与其他事物(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它们的异同,从而认识这个新的事物(现象),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数学学习经常会进行比较。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教材把学生带进他们熟悉的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着重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的长度(长短或高矮),以及两个或三个物体的轻重。在“想想做做”里还要比较两种物体谁多、谁少。例题由两部分组成,先是一幅综合性的情境图,里面有许多可以比一比的物体,为教学提供了具体素材。然后是三组小图,每组都是两幅图,其中一幅小图提出“比什么”,另一幅小图画出了“怎样比”。
1 突出“比”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规范地比。
学生在幼儿时期的生活中,都曾经遇到过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大小、多少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答案,即比较的结果,而比较的方法和过程都是模糊的。尤其在两个物体的长度、轻重、大小、多少的差异悬殊时,更不会关注比的方法与过程。本单元教学“比一比”,突出比的过程,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如比两根绳哪根长些,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着平放,看两根绳的另一端。比两个小朋友谁长得高些,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靠着背,观察他们头顶的位置。又如比柿子和石榴哪个重些,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两端的盘子里,根据支架的倾斜情况做出判断。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性。应该要求学生说说“图中是怎样比出哪根绳长、哪根绳短的?”“在小朋友跳绳时比方便吗?”“图中是怎样比出哪个人高、哪个人矮的?”“他们站在滑梯上能比较吗?”“图中是怎样比出柿子重、石榴轻的?”“如果没有支架怎么办?”如果给学生照样子做做、比比,或者创造出别的比法,教学效果会更好。
2 鼓励学生积极寻找比的对象,主动开展比的活动。
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以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鼓励学生继续寻找对象进行比较。情境图里预留了许多比长度、比轻重的内容,如石榴树和柿子树哪个长得高些?桌子和椅子哪个矮些?两条石子路哪条长些……两种物体除了比长度,还能比轻重、比大小、比多少,如两个小朋友谁的体重重些?石榴和柿子谁大些?桌子和椅子哪种张数多些……这个教学环节,要鼓励学生提出有关比较的问题,多次进行比较活动,反复体会比较的手段或方法,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7:18:56 | 只看该作者
3 适当增加问题的难度,提高思维水平。
“想想做做”里编排了稍有变化或稍复杂些的比较问题,既要利用例题教学的比长度、比轻重的方法,还要通过推理才能得到结论。教学这些问题,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自己操作实践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做法。第1题应该看着图画说说怎样比,左边图中把2支铅笔竖着握在手里,一端放在桌上;右边图中3支铅笔的一端对齐着横摆在桌上。虽然铅笔的两种摆法不同,但都体现了比较长短的要领,即各个物体的一端对齐,相互平行着摆,容易看出谁长、谁短。第2题里一条路是直的,另一条路是弯的,两条路的起点合在一起,终点也合在一起。如果把那条弯路也拉直,两条路的起点重合,终点就不会重合了。所以说,直的路近、弯的路远。这里渗透了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第3题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把三条线分别拉直,并且一端对齐,是一种比法。数数每条线各有多少段(小方格的一条边看成一段),也是一种方法。前一种方法里有空间想象,后一种方法有量化意味。教学第4题要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说伤员高”“为什么说小熊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矮”。教学第6题要解释清楚“为什么说1个红萝卜比1个胡萝卜重些”。这些问题里都有判断与推理,都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小学生通常是怎样说就会怎样想,反之,怎样想就会怎样说。即语言既能拉动思维,又能表达思维。数学教学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说”,充分发挥口头语言的作用。
4 选择方便学生的表达方式,适当注意语言的完整、严密。
比较物体的长短、轻重,教科书让学生在方框里画“”或画“○”,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比的结果。这种表达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方便了学生表达。比长短、比轻重总是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物体之间进行的,结论是相对的。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出现一些“×比×长”“×比×重”这些完整的语句,有利于学生体验比较的思想,理解比的方法。不过,要在学生用符号表示结果后,教师才有意识地用完整的语句表述,只要求学生听懂。也允许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像这样地表达,但不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另外,“甲比乙长”还可以说成“乙比甲短”,这是一个现象的两个方面。从前者能够得出后者,这也是一次推理。教学时适当进行这些思考,是很有好处的,也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01: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