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8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笔者难以在此一一列举课例,仅举一例。譬如《珍珠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在课文最后的点睛之笔中:“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者的“感受”内涵丰富。信赖是双方的,文中多处写了人与鸟相互信赖的关系,这些就是重点。其中有一个细节最让人感动:“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里作者描写了一个人与鸟相亲相爱的温馨的“美好境界”。它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给人以哪些丰富的联想和启迪呢?珍珠鸟原是一种“怕人的鸟”,这里的“居然”“竟”等词语耐人寻味,作者的观察和描写又是何其细致……这些都值得在备课时作一番钻研和思考。这样,课文中人文精神和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在哪里,三维目标如何整合也就成竹在胸了。
二、创设活跃学生思维和多元解读的空间
理想的语文教学说来简单,应该是既实又活,即既扎实又灵动。扎实不易,灵动更难。所谓灵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他们学得积极主动,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散发着生命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根据课文资源、根据课标学段要求,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课标要求我们创造性地“用”教材。意思是说文本仅提供了教学素材,还不等于教学内容,用教材首要任务是确定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对文本素材作“二度创作”。这方面教师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难度最大、最为灵动的是,寻找或创设能活跃学生思维和多元解读文本的空间。
儿童天性有爱动脑筋、爱想象的潜质,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去唤醒。这里仅仅举个低段的课例,学生年段不同,要求有别,但教学方法基本相似。譬如《画家和牧童》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感知戴嵩是个大画家,他画的《斗牛图》受到人们的称赞,可是牧童小小年纪敢于指出大画家的画画错了。这对孩子培养自信、不盲目迷信权威,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中人们称赞《斗牛图》时留有空间,应创设情景让孩子想象。教师可出示一幅《斗牛图》,让学生读了课文以后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夸一夸这幅画。生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生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教师可以这样预设引导:课文中说“大家纷纷夸赞”,难道当时就只有两个人在夸赞吗?要是你也在场,你看了画会怎样夸赞呢?请你用同样的方法夸一夸。不过,人家夸过的你就不要再夸了,你要用上新的词语。(教师可提供一些夸赞词语供选用。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神来之笔大师之作)。
如学生可能会这样说:生3:“画得太棒了,画得太棒了,真不愧是大师的画!”我钻进人群夸奖道。生4:“画得太精彩了,画得太精彩了,真是画得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我大声喊道。让学生身临其境展开想象,这样,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巧妙地学习了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学会了用赞词,而且懂得怎样具体地夸赞。这就把内容与形式,即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又如文本意义的解读。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设计一个“采访”的场景:现在我来采访你(牧童),大家纷纷夸赞戴嵩的画画得好,可是你为什么说“画错啦”?生:……教师继而转向“大画家”:你是被大家公认的大画家,一个小孩说你画错了,你是怎么想的?生:……然后,教师可以就课文的题目《画家和牧童》预设让学生任选一个人物谈谈看法。师:我们先谈牧童吧──
生1:我认为他观察很仔细,平时和斗牛时牛尾巴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生2:他胆子大,要是别的孩子,即使看出画错了也不敢说,人家到底是大画家呢。生3:我认为他不迷信大画家,对是对,错是错,画错了就大胆提出来。师:小牧童在大画家面前,那么自信、勇敢地说“画错啦”,真了不起!──现在可以说说大画家戴嵩了。
生4:我认为大画家戴嵩也了不起,他画的《斗牛图》受到那么多人的夸赞。
生5:他是个诚实的人,画错了就承认画错了。生6:他是个很谦虚的人,他对小孩很好,慈祥,还虚心求教,不摆大画家的架子。师:到底是大画家,戴嵩不仅画画得好,而且谦虚,这也是了不起的。“大画家与小牧童”告诉我们,“大”与“小”有时是相对的,对牛的了解这一点上,小牧童有经验,观察又仔细,就是比大画家了解得多嘛。
这种交流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为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和提升学生精神空间,为使课堂充满智慧,教师备课就得周密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