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7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笔记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8:1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年级《9的乘法口诀》听课体会
潘老师的这节《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已有了1-8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编制经验,许多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中潘老师通过创设情景得出9的乘法口诀,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在指导学生记住9的口诀时,潘老师引导学生去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一个是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得9,还有一个是几乘9的积的十位比几少一。可喜的是前一个学生能发现规律,但后一个规律只有一个尖子生能说得出,其他同学哑口无言,这样就体现不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不起来。值得探讨的是: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有好多,为何限制这两个?如相邻的每两个得数都相差9;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两句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反。(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不当之处请谅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8:14:56 | 只看该作者
《9的乘法口诀》听课感想

片断一:

出示第一行的星星图,师:一共有多少个格子?

师:一共有几个星星?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0-1=9

师:我们还可以说1个9,比10少1,是9。

再出示第二行星星,师:现在是几个9?一共有多少个星星?

师:18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9+9=18,;20-2=18

师:2个9,比20少2,是18。

再出示一行星星,3个9会比几十少几呢?

生:3个9,比30少3,是27。

师:再出一行呢?4个9,你会像这样想一想4个9是比几十少几呢?

5个9,6个9……9个9呢?

学生自主完成剩下的填空。

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

师:根据在表格中找到的规律,你能很快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

【评价:这里教材的编排是把根据星星图找规律放在了想想做做中,把编口诀放在了前面,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编制9的乘法口诀时,9的口诀句数多,数字大,编时容易出错,适时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五角星图,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全部出示,而是逐行出示星星图,让学生体会几行星星就是几个9,以及星星总数和格子总数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先从图中找出规律,先带着完成1个9,2个9,3个9是比几十少几,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填写剩下的填空,发现规律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然后再编制乘法口诀,使学生体验到了记忆口诀的窍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了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知。】



片断二:

在编出9的乘法口诀后,教师又让学生去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进行读口诀、记口诀的练习。如:说说哪句口诀最好记?说说哪句口诀比较难记?用什么好方法能够记住它们?接着师生对口令,介绍手指记口诀的方法,最后还用了一首儿歌来总结9的口诀……

【这里教师采用多种交流形式,让学生发现特殊规律记忆9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的有序性。同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忆口诀,也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有趣的手指记口诀,口诀儿歌也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不仅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还熟记了口诀,巩固了新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8:15:1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下午的一月一研,王力老师执教了《9的乘法口诀》。记得上学期曾听过王老师的《找规律》,短短的时间内我看到了王老师的成长,这背后一定是写满了“勤奋”两字的。
       本节课,王老师紧紧抓住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对口诀的产生更直观,理解得也更深刻,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值得思考的是,既然已经把数形结合凸现出来了,是不是应该做的更加到位一点?
      其一:从主题图龙舟到数轴上数的过渡,教师示范在数轴上给出了一条、两条、三条龙舟的人数之后让学生自主填写数轴上剩下的空格。这里反馈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反过来也问一问:这个数表示什么?因为前面是先形后数,探究之后亦可先数后形。
      其二:教学中,教师通过几十减几来帮助学生记忆9的乘法口诀,而这个方法是老师自己给出的。课后交流的时候,王老师也说了,这个方法对学生来说太难了,只有几个学生能明白。既然太难了,那么由老师直接给出方法,然后让学生读一读屏幕上抽象的算式,不是难上加难吗?而且还是一种无效的方法。这里“数形结合”将会起到突破性的作用。把前面的形(如果这样的话,龙舟图作为形就值得商榷了,寻找一种能够让学生直观强烈感觉到9和10差1的形最佳)和乘法算式、口诀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关系,即便一部分学生只能感知那也是有它存在的价值的。当然,如果这样的话,这个环节就要和前面的环节进一步加以整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8:16:01 | 只看该作者
《9的乘法口诀》听课反思 张荣芳
今天听了扈老师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一课。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目标明确,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如:让学生自己编9的乘法口诀,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编的 ;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把思维过程展现出来。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在编写口诀时,扈老师先带着学生一起编写了前两句口诀:一九得九,二九十八。由于学生在学习前面1-8的口诀时已经有编写的经验了。所以扈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写下面几句口诀。口诀编好以后该怎样记住呢?扈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让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最后通过师生对口令来检查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这些过程中扈老师有扶有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应用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九九歌形式新颖,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8:16:24 | 只看该作者
《9的乘法口诀》评课



听了陈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之后,又细心聆听了陈老师的说课以及本组老师的评课与点拨,耳目一新,现将听后所感归纳如下:

   在这节课的教学伊始,陈老师提出比一比谁最会观察,就奖励星星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自然出示星星图引出本课的教学。对有限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但引起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学即生活,生活处处是数学。



9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学习的前面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应该说学生对于9的口诀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在这里陈老师也是让生自主编口诀,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在编的同时还让学生去动手圈出星星图,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并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完全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精神。



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一方面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从学生汇报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而且对于每句口诀的意义表述也非常清楚。课堂上陈老师是因为留给了他们的足够时间去思考,又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探究、汇报交流中学到了新知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自己编口诀,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法,同时他们在编口诀过程中,也会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陈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8:16:34 | 只看该作者
《9的乘法口诀》评课

  

听了张老师和李老师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之后,感觉耳目一新,两位老师运用不同的思路执教同一课,彰显了个性的教学风格。现将听后所感归纳如下:

首先,李老师的教学以动画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再让学生编口诀,同桌互背口诀来巩固知识,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李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而张老师的课,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在记忆口诀时,采用联想记忆法,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炼丹炉中呆了七七四十九天,九九八十一难,还有不管三七二十一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亲自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产生的过程,使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另外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特点,把乘法的含义提前渗透给学生,且学生掌握得很好,学得兴致很高,做到了不仅让学生吃得饱,还能吃得好。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8:16:44 | 只看该作者
评课《9的乘法口诀》

上课者:王玲     评课者:魏春莹

我听了王老师的一节《9的乘法口诀》研讨课,觉得这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很好:

一、把握好该课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根据9的数目特性记忆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提高推理能力。4、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乘法口诀的编制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为学生拓展了探究的空间。

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一方面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在本课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在学生学习了 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王老师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编写关于9的口诀,并让学生说出对每一句口诀的理解,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构建知识、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平台。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王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四人小组合作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王老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总之,在教学中,王老师能关注到学生喜欢“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亲自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产生的过程,使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8: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