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探讨 《石壕吏》中杜甫为什么没被抓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08: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上,学生质疑,《石壕吏》中杜甫为什么没被抓走?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有人说,老翁能逾墙走,杜甫也有可能躲起来;有人说,杜甫是个官,大小是个官就不会被抓;有人说,杜甫户口不在本地,差役只能按户口抓人。答案五花八门,孩子们也讨论得不亦乐乎。

带着大家的疑问,我对诗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从此,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杜甫经历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这巨大的历史变革不能不影响杜甫一生的创作。

纵观杜甫的创作,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有出仕与报国的志向。早期,他的人生愿望也是出仕报国,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抱负,他也幻想自己能兼济天下,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然而屡次的考场失利却未能如愿,杜甫在这样的打击下并未沉沦,终于谋得左拾遗这样的官职,他的政治抱负初步实现,希望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报效国家。拾遗,顾名思义,就是捡起遗漏的东西,其实就是指出皇帝政策决策方面的失误 ,有点类似现在的监察部门,左比右大一些,这个官职不算大。任官左拾遗,是杜甫政治生涯中最辉煌也是最令他自豪的时光,但是这项工作就是挑皇帝的毛病,得罪人是肯定的。后因触怒皇帝,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职,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百姓背井离乡,这都引起诗人情感上的强烈震动,于是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这些诗几乎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全貌,饱含着对国家的爱以及对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在我看来,这些诗歌更像是一个老者在讲述故事,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细细地慢慢地诉说,将对人民的无尽同情倾入其中,通过诗作的方式将这段悲惨的历史记录下来,让后人在叹息中铭记住历史,终于明白杜甫的诗歌为什么会称之为“诗史”。  

“三吏”是杜甫看见差役抓壮丁充军导致的人心惶惶、民不聊生的惨状而写下的。《石壕吏》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诗人投宿在石壕村,却惊闻兵吏夜间捉人,老翁听到后吓得翻墙逃走,老妇身着破烂的衣服出门应对,看到兵吏后悲生感叹,叫苦连连,自己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有两个已经战死,只有一个进出都没有完整衣服的儿媳和还在吃奶的孙子,家里实在是没有男丁了,为了保护家人,老妇人主动提出上战场为士兵做饭,希望即刻动身前往河阳。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为战争家破人亡,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年迈的老人奔赴战场,这场战争或许是正义的,但是给老百姓造成了如此大的灾难与痛苦,这正义又有何意义呢?无疑,这家人只是战乱中千千万万不幸家庭的缩影,杜甫寥寥数十字无不透露出他对战争的痛恨。而此时的杜甫应经48岁,他又能如何呢?在见到了如此悲惨的现实之后,杜甫发出了“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的感叹,在面对战争,面对百姓国破家亡,杜甫的满腔爱国热血只能无奈地化为叮嘱将领慎重用兵,让官兵和百姓减少伤亡。从这里能看出,杜甫是不可能被差役当做壮丁抓走的。

《石壕吏》中能看到杜甫对战争的痛恨对百姓的同情,也能看到对官吏的揭露,但是揭露官吏的笔墨并不多,比如说对官吏的描写却只有“有吏夜捉人”和“吏呼一何怒”,虽然有“老翁逾墙走”“妇啼一何苦”的侧面衬托,能够看出官吏态度的蛮横、凶狠无比,但诗歌中间官吏就隐入了幕后,全诗从“妇啼一何苦”开始好似都是老妇人的自白,其实不然,仔细品味,老妇人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老妇希望自己家中的不幸能换来差役的同情与感化,能够让家庭免受这场灾难,但是仅存的希望还是破灭了,所以在老妇陈情的过程中,差役的凶横残暴不言而喻,但是,诗人为什么会用这样一种低调的方式或者说这样一种委婉的方式揭露差役呢?我认为有这样两种原因:其一,诗人此时身份虽然被贬,但依然是朝廷官员,虽身为有名无实的司功参军,诗人仍抱有幻想,希望平复战乱,君主能有所作为,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对官吏没有太过直白的揭露;另一方面,在杜甫内心深处,虽然清楚战争对百姓百害而无一利,对百姓充满同情,但是他认为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也希望战争能胜利,百姓能够永远远离战乱,远离苦难。所以,在杜甫笔下,我们可以看出对老妇的态度,褒扬了她能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这一点在《新婚别》中也有体现,新婚夜本是洞房花烛夜的喜庆时刻,但却成了春宵一刻悲万分,新郎马上就要奔赴战场了,临别之时,通过一大段的赠别劝勉以及悲痛哀怨的自述,让读者一同肝肠寸断,诗人赞扬了这个独自承受着命运的苦难却又以国事为重的果敢坚毅的妇女,也表现了希望战争胜利夫妻团圆的梦想。诗人本身也是矛盾的,他一方面痛恨战争,看到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当战争已经到了让本应颐养天年的老翁、老妇都要奔赴前线的时刻,战争的惨烈及其给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一览无余,从这点上说,杜甫是坚决反对战争的;另一方面,当面对正义的、反平叛的战争时,他从民族、国家大义出发,对唐王朝的这场战争又是支持的,从对这些深明大义,主动承担的将士以及他们的家人的歌颂中能够看出。从这也更能看出杜甫的家国思想,有国才有家,也更能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爱国济世的情怀了。

郭沫若曾评论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闻一多先生也评价他:“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人格以及诗作的魅力,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品味。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们想从课堂上学到的远远超出我们所教授的,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才是我应当做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7: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