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大瀑布的葬礼》导学案教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5:2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大瀑布的葬礼》导学案教学案
14 *大瀑布的葬礼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收集大瀑布的资料。
课    时:建议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法提示:借助工具书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读通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 我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能完成以下习题
◇外国人的名字、地方的名字很难读,我能准确读出来,并给带点的字注音。
塞(   )特凯达斯瀑布 菲(    )格雷特  巴拉圭(    ) 伊泰普
◇ 我要熟读以下词语,并给带点的字注音
汹(   )涌      汛(  )期      震耳欲聋      滥坎滥伐   
枯槁(    )     酋(   )长     哀悼          奄奄一息
2、 我能通过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
纷至沓来                                                                              
奄奄一息                                                                             
3、 读读课文,我能梳理课文内容                                                         
                                                                                    
4、课文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也就是先写事情的结果,然后写事情的起因、经过。这样我能给课文分成三部分,分别是:                                                      
                                                                              
二、深入学习、合作探究
学法提示:我要借助课前阅读提示读文想象,体会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1、 我要边读边想象课文是怎么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
以前的瀑布是这样的,如:
尤其是每年潮讯,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我对这段话的体会很深,作者都用了那些说明方法的                                   
                                                                                 
现在的瀑布是,如:
它在群山之中无奈的、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竭,奄奄一息。
我的体会是                                                                        
                                                                                 
2、我发现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课文以“大瀑布的葬礼”为题,又以倒叙的手法叙述,我觉得这样写的好处            
                                                                                      
4、课文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要有感情的多几遍读,争取把课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三、达标提升
我要联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
                                                                                            
                                                                                      
                                                                                      
                                                                                    
                                                                                    
四、拓展阅读         
你见过黑色的闪电吗?
1974年6月23日17时45分,著名的天文学家契尔诺夫在一场大雷雨袭击札巴洛日城时,亲眼看到一次飞速滚动的黑色闪电。开始是强烈的球状闪电,在灰色云层的背景下看得很清楚。无独有偶,包格旦诺夫上校于大白天在莫斯科城也看到一个平稳的、冒着气的黑色闪电,直径大约30厘米,像是雾状凝结物。它的身后呈淡红色的阴影,周围呈现深棕色的光轮,像烧红了的大火球,飞快地滚动,不久就爆炸了。
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后发现,黑色闪电与人们常见的天空中的条状闪电有很大的不同,它常附在树上、桅杆上、房顶上和金属表面上,呈现出瘤体状或泥团状。当人们用物体敲打它或摘除它时,它便会燃烧或爆炸。‖黑色闪电的“本来面目”很难被认清,人们往往把它看成是一只鸟儿或其他物体。当人或飞机接近它时,它就会变成球状体并发生爆炸,因此是最危险的闪电。‖黑色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分子气溶胶聚集物产生出来的。是由于太阳、宇宙光、云电场、条状闪电等因素长时间作用于空气产生的。当聚集物基本上聚成球状时,就会变成能爆炸的黑色闪电。
1.“直径大约 30 厘米”一句中的“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2 .第三段分为三个层次(已在原文中用“‖”标出),请写出层意。
                                                                              
                                                                              
3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4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向他人介绍预防雷电危害的常识。
五、相关链接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面积 IO 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 200 万立方米的水库 。这正如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吞水吐雨器”。
它的另一种特殊的吞吐功能孕育了人类。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很高,生物难以生存。大约在 4 亿年前,水陆变迁,海里的先进植物来到陆地,陆地才出现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器”。
森林,是地球生态的主体,是地球温度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 肺正在 日益。近 200 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此消彼长,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引发了热浪、飓风、洪涝及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让我们大力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使地球的绿色之 肺恢复 健壮,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5: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