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首先由市局韩金山局长讲话
接下来省教研室金主任谈了感想,以中日战争为例,生动形象的阐述了当今历史学习的重要。并提出要求:
第一,重视课标;第二,关注师承(思想传承)。
培训主要是由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徐蓝教授作报告,
内容如下: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思路与新变化
一、修订前的调研
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进行。
反馈意见:实验稿以主题学习,理性偏强,影响时序性。因此新课标、新教材从容量、难度等等方面都进行了减负。
调研意见分析:
1、新课标、新教材的基本特征:坚持时序性和线索性。
2、教材以感知为主,适当增加理性要求。
3、六大学习板块的设计合理,但仍存在以下的弊端:第一,限制了史事的选择;第二,主旨太长;第三,编排框架和体例容易割裂历史;第四,“学习主题”理性偏强。
4、解决以往教材的“难、繁、偏、旧”。
5、与时俱进,不断补充、完善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规划。
二、修订工作遵循三个原则
1、与时俱进。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广大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操,提倡民族团结、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问题,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来说明国力的壮大。不断了解“国情”“世情”。
2、遵守历史学科特征。紧扣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提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突出历史的主线。
3、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
1、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2、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
3、重视初中、高中、大学的历史构建与衔接。
4、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
四、2011标准的突出特点和最大的变化。
呈现方式上发生较大变化,采取了“点----线”结合的方式。
强调时序性的原因:
1、历史是记录我们人类自己成长的学问,历史学科的基础就是时间。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3、从国际上看,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都强调时序性。
五、设计思路的重要调整,适当弱化有关内容。
六、标准内容变化
1、总目标和分目标。
2、课程性质,四大特征: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
3、世界史重新划分,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划入世界现代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