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份,我在学校上了一节课,课题是:《5.3 内能》,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课,我经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讲其中的一个细节——对物理课堂实验的处理。
在大连的教学中,我们一直都是很重视实验教学的,能做实验的决不省略,能学生分组的决不演示。本着这样的原则,我在准备〈内能〉这一课时,预设了四个学生实验:1、如何让双手热起来?2、如何使铁丝烫手?3、如何让火柴燃烧起来?4、如何让气球热起来?
我的指导教师——黄劲松老师对我的指导是:前两个很简单明了,容易做到,便于分析总结,可以做;第三个实验:课堂上让学生擦燃火柴,是大家都熟悉的事,容易想象,做了既浪费时间,又会给课堂添乱,不必做;第四个实验,需要教师课前实际体验,拿给学生的一定是成功的体验,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正面实验。
其实,第四个实验的来源,是我通过一道习题得到的启示,于是,我去商店买气球,经过反复的试验,发现:我们不仅可以用多种方法可以让气球热起来,还可以体验气球的变凉过程,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也是非常难得且有价值的收获。而第三个燃烧火柴的实验,弃之实在可惜,于是我又把它变成了一个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的演示实验,也算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吧。因此这四个实验已经演变为:
第一部分,学生探究:1、如何让双手热起来?2、如何使铁丝烫手?3、你能让气球变热吗? 还能让气球变凉吗?(气球不可以离手)
第二部分,教师演示:1、用打火机点燃火柴(热传递);2、擦燃火柴(做功);3、用空气压缩引火仪引燃火柴(做功)。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三个分组实验,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而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本节课的一个升华。
通过这次实验的改进使我深刻的体验到:
1、没有做不到的实验,只有想不到的实验,不做不知道,做了收获多;
2、什么样的实验适合分组?什么样的实验适合演示?
我的结论是:适合演示的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器材不够;(2)实验看看就会,学生不屑于动手;(3)实验操作难度大,学生很难顺利完成。适合分组的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演示效果可视性差;(2)有一定可探究性,学生通过合作可以顺利完成;(3)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