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3 06:06:38
|
只看该作者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阅读下面两段小诗,回答问题。(10分)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次凄艳的花影儿/编制成你的花冠。
①“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与贺知章的两句咏柳名句“ ,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请用你积累的诗歌知识,简要谈谈这两段小诗语言风格上的特点。
阅读《学贵质疑》,回答问题。
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神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神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神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④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⑤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选自《语文课外阅读》,有改动)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5分)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
4.本文第③段中画曲线的句子从正面举例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从而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5分)
5.“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神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5分)
6.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500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疑》一文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100字以内)。(20分)
A 基础储备卷
1①kù;②lí;③xī;④sè;⑤lüè 2.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无关宏旨: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寸积铢累:一点一滴的积累。物竞天择:是对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概括。意思是万物为生存而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3.①意思是读书一味学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②愚笨的人。③指读书记诵的内容多,但是不善于灵活运用的人。④旧指不高明的塾师,文中含讥讽意,指其思想迂腐、见识浅陋。 4.罗家伦;志希;教育;思想 5.①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智慧是能力。(或:学问指的是积累的知识,智慧指的是发现和创造能力。) 6.有智慧的书:“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经常有精粹的思想和论述。无智慧的书:“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议论空泛,不过是材料的堆积。区别:主要在于能不能给读者启示或启发。 7.本文针对把“知识”与“学问”混为一谈,把“学问”与“智慧”混为一谈的错误认识,阐释了“学问”与“智慧”的不同内涵及相互关系,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重视能力培养。
B 综合提升卷
1.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2.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或:讲道理和摆事实) 3.肥皂泡:形容没有学问的智慧肤浅,瞬起瞬灭,一触即破。 探照灯:形容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有深度,有广度。 3.“吞”:泛读或博读(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啃”:精读(咀嚼消化,强行吸收);品:体悟( 焚香沐浴,如饮醍醐 )(可从文中找答案,也可自己概括。) 4.层递( 层进、递进 )关系:“吞”是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乔”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1.①不知道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②语言轻柔婉美,曲折含蓄地表达了实干人的感情。 2.学贵质疑;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知识也是无止境的。 4.“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5.示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 6.示例:学贵质疑。质疑是获取新知和创新发展的基础,刘昱同学正是因为敢于质疑,善于探疑,才最终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权威和书本,要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