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7 17:45:37
|
只看该作者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后反思
29日,我在五一班上了语文达标课,课后,参与听课的语文老师对我上的这一课给予了中肯的评价,特别是提了一些比较合理的建议,我自己也感觉上完这节课也给予了自己很多的启示。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这一节课在做的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一、 课堂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从课文导入开始,有目的地设计每一个问题,特别是充分利用课文导读的内容,引导学生整理出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然后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教学,逐一解决三个问题。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教者思路明确,对课文的重难点明了于心,并且让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突破,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 教学方法合理,详略得当。这篇课文内容简单,就是通过两个故事,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这个道理,我在课前安排了两个预习任务,一是填空“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俗语,一是理解“另辟蹊径”这个成语。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完成了这两个任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一个是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填空和成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从而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提供了借鉴。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课文,我把课文的两个小故事的梗概设计成表格式,这样学生通过填写表格,能更快更直观地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 拓展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能力。学习本文,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两件事时,并没有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体会第一个故事在哪些地方写得比第二个故事详细的过程中,选择第一个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变化过程,抓住“大喜过望、垂头丧气”等词语的理解,为它们找近义词、反义词来体会人物的心情,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详略得当。
存在的不足:一是时间安排上,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后来没有时间完成第三个任务;二是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方法有些欠缺,虽然花了功夫,但效果还是不怎么明显;三是忽略了学生的读书。
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老师要有很高的教育机智。我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碰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难度的时候,不要再打破沙锅问到底了,老师不妨换个角度、换种方式去解决,例如,当学生无法理解“生活也是这样”这句话的时候,我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条看得见的路,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路,只不过生活中的路是看不见的,从而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生活也是这样”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另外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读书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也是值得所有老师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因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