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08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展示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观课有感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7-15 07:56 编辑

优质课 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有感

蓬街小学    胡利红

    聆听了陈雪平老师的一节研讨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给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冲击又是巨大的。一节好课,传来了一股课改新理念、新气息,让我不时告诉自己,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是语文老师最美的收获。在此,我谈谈自己在课后感悟到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

一、           重视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真实的环境指学生学习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创设出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才能在教学效果上达到动人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目的。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蒋老师在本节课中,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了导语,披文以入情,做到以情感人,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感氛围。一开始,以租界“那是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那是一个惹出麻烦,没处说理的地方”引入,产生对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疑惑。接着通过他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妇女哭诉;洋人 得意扬扬;巡警 训斥;围观的中国人 敢怒不敢言”的深入理解,再解租界,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然后通过拓展补充《华人与狗不准入内》,深刻体会“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会水到渠成的解决学生“为什么而读书”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问题
二、读悟结合,自由动情表达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去感知、学习语言艺术的魅力,促进内化,增强语感。同时还要给学生的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随着文章的情感自由驰骋,并且,鼓励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情感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凸现语文阅读表达能力的外化。在整体上做到以内养外、读悟结合。在指导学生读懂沉思,倾吐情感这一板块时,通过“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在沉思,他在想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练笔:周恩来可能在想(  ),可能在想(  ),还可能在想(  )。为在修身课上,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好铺垫。接着马上反复引领学生读课题,让学生对文本的心理体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领悟到的情感自由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上又形成了一个“品读──深悟──诵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课题,对本文的中心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无定法,用语文的情感去教语文,真正帮助学生入境入情,感悟文本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最终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6:35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展开故事,作者以陈述事实的语气,满怀对周恩来的敬爱之情,通过人物的对话,带领我们真实而具体地走进了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中国少年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人物从小就有不同凡响的心声。

我听课的内容是本课的第二课时。蔡老师主要分析了第八自然段,整堂课下来,感觉最深刻的是老师在分析人物感情地时候很自然、到位。通过学生理解了人物的感情后,老师再通过范读、个别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把握人物情感,同时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蔡老师的课堂上经常是能做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达成。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让学生明确自己为何而读书,这样的课堂就是优秀的课堂,才算是所谓的“素质教育”。

我想我以后在课堂情感引导和朗读技巧方面更要加倍努力,我相信“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是非常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7:09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后反思  


一、情景说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如何让学生走进遥不可及的伟人,聆听伟大人物心灵的翅膀飞翔时发出的轻响,是本课的重要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本篇文章中应让学生在边读边思的语言学习中获取新的价值取向,进行心灵的对话,并最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第一次出现“中华不振”是在什么情况下,用笔划一划,把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师:指名汇报朗读。说说“为什么说中华不振?”。

生:我从伯父的话语中看出“中华不振”。因为中国伯父不让周恩来到租界地去玩,怕惹出麻烦,没处说理。

师:什么是租界地?

生:我们自己的地方,被外国人强行占领后,作为侵略我国的基地。

师:是啊,所以伯父说——

生大声地齐读中华不振

……

三、教后反思

为什么教师满怀激情的呼唤,无法唤起学生的情感呢?自始自终学生无法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呢?我个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语言的匮乏,认识的肤浅。由于学生远离那段屈辱的年代,对中国人饱受外国人欺凌的一幕,无法设身处地地感受,特别是许多学生根本没听说过“租界地”,因此,仅凭一位学生把辞典上的解释读一遍,学生不可能理解这个与他们生活渐行渐远的词语。学生不理解租界地,又怎么能体会伯父那种既悲愤又无奈的心情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必须以语言实践的手段来获得人文精神的感召。

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呢?我做了这样的设想,

紧扣“租界地”,突破重点。在学生用词典理解了租界地之后,引导学生直奔课文重点第七、八自然段,看一看租界地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与少年周恩来一同走进外国租界,一同目睹当年外国租界灯红酒绿的繁华,紧接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既然租借地这样繁华,为什么我们不能去?让学生划出相应的语句,通过自由读、小组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体会被洋人汽车轧死了亲人的妇女、得意扬扬的洋人、训斥妇女的中国巡警和敢怒不敢言的围观的中国人当时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中国人备受帝国主义欺凌的现状,激发学生心中的那一股爱国热情。同时抓住“耀武扬威、衣衫褴褛、哭诉、得意扬扬、训斥、只能”等词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用同情、得意、愤怒、无奈、沉重的语气展示了当时租界里发生的那一幕,并且利用课文中的文字空白,积极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大胆想象事发当时的妇女、洋人、巡警和围观的中国人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各自理解的角度来发表看法,学生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释放出来,人文一体,互生共鸣,对文字的感悟内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真正理解租界地,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深刻含义。之后,学生交流收集到中国屈辱的历史,抽象出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典型历史资料,进一步让学生加深理解租界地,加深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学生在课内外丰富资料的接触与学习中,循序渐进地体会到了少年周恩来思想变化的历程。最后,让学生把周恩来从外国租界回来后心里所想的话写下来,完成由“想”到“写”,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的训练历程。让学生在激情的朗读中,能冷静地沉下心来思考、书写,形成较为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这样,通过对租界地这一词语的层层拨皮,通过边读边想的语言实践,激发了一腔爱国之情,从而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7:43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

今天听了董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由于巧妙的情境营造,生动的语言感真诚的师生交流,打动了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在董老师的课堂上,董老师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紧扣文本,让孩子们的情感在研读中起伏跌宕。

    一、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课文涉及很多方面,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串讲,不仅耽误时间,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董老师巧妙地抓住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伯父担心,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妇女惨遭欺凌……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教学中,董老师紧紧抓住“中华不振”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深入解读,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这样就以此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而文章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

    二、紧扣文本语言,落实“三维目标”

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周恩来也是在亲眼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并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潜心会文的关键点。从这段的语言描写来看,作者围绕受害的妇女主要描写了三种典型人物来反映中华不振,一是巡警,他代表的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二是洋人,他反映的是帝国主义的嚣张与霸道,三是围观的人群,他们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懦弱。无论是哪种角色都从本质上解释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课堂上,董老师以“哪些人的行为让你特别想说点什么”为大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如“不敢”、“得意扬扬”、“训斥”等词语,在讨论与思考中加深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从而从情感上得到升华。但课堂总是不完美的艺术,在教学中,本堂课上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完善与改进:重点句和重点词的研读,没有做深入的预设,以至于学生找到这些词后,老师没能做有效地点拨。此外,我觉得课堂上的生成,如果及时把握,也可以是很出彩的。比如学生从“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从这个“只能”中感悟到人们的无能为力时,老师应该给以及时的肯定,并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中华不振”。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还不够了解,如果教师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当时的资料,应该对这个教学难点的突破会更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8:08 | 只看该作者
评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8:20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篇四年级课文,小老师非常认真地做了准备。课上慷慨激昂,看出来学生也受到了教师的感染。可喜的是,教师课上教学明显有进步:重复自己与学生话的现象减少了;课上关注学生朗读次数增多了,学生朗读发音的变化,也看出教师日常做了指导;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关注重点词语的理解。当然课上,还存在明显的问题,这两点,不仅是这位新教师存在的,在许多老教师身上都容易发生。我这里提出来,并不是说明我能做得如何好,只是我关注这两点,并在日常教学中,一直努力改进。
    其一,教学中,对学生牵得过紧。教师备课认真,备学生,是好事,但教师的思维必定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如何让学生在课上有限的时间内,大胆探索,释放个性思维?是我们教师应深入思考与研究的。我曾问过个别年轻教师,为什么不敢再放手些,课上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帮助梳理后,指导学生围绕大问题思考,明白的交流,不明白的更应交流。学生在通过交流中迸发的火花,教师及时捕捉,引导,学生不仅学习到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到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的习惯。

    其二,教师对学生课上的发言,关注教师备课中可以顺利进行教学的内容,而忽略表达中欠准确、正确的,或者说与教师原备课中没有想到的问题,有的是没注意,有的是不知如何引导,那么就不加理睬。这其实就是如何“顺学而导”的问题。比如:课上,在学习“周恩来在租借地中见一妇女找轧死她的亲人的洋人说理时,遭到中国巡警的喝斥”这一部分内容时,有个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为受害的中国妇女说话,反而训斥这个可怜的妇女?”其一学生说“那个中国巡警也不是不想为中国妇女说话,他也想为中国人谋福利,但洋人太利害了,他怕围观的中国人再受害。”从中可看出这一学生认为这个中国巡警是为了维护围观的中国人而训斥这个可怜的妇女的。这一学生的观点,真是独到,但是对不对呢?显然不是这样的!教师对该见解没有做出答复,这样学生听了,会不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当然!面对这样的观点,怎么办呢?我想,还是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1. 结合上下文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书,前一段写了租借地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抓住“耀武扬威”一词,巡警为什么耀武扬威?维护谁的利益?

2.结合上下文内容,对比中国巡警与围观者的反映: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拳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从双方表现对比中,也能看出,那个中国巡警根本没有同情那个中国妇女,心里只有维护的是他的主子—洋人。

3. 结合时代背景。课前学生找了资料,第一课时教师也引入了时代背景的介绍,这些不是孤立的让学生了解,而是让学生结合背景理解难处。在学生出现这样的理解问题之时,正好可利用背景,引起学生讨论。

    应让学生明白:租借地的存在,正是说明中国的落后,当时政府的无能,人民只能受欺凌。而租借地里的中国巡警,是为了维护洋人的利益的,他们与洋人一样,无视中国百姓的权利。从这点也能看出租借地中的洋人在我国的国土上多么趾高气扬,这就是“中华不振”的现实反映。

    我想,教师若引导学生用前两个办法---引导学生再读书,用结合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解难点,学生应是较容易的。而第三着,需要教师适时的加入资料解说也未尝不可。

    课上抓学生的生成,教师一定要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师尊重学生也是从倾听开始,同时,也是给学生做表率,因为,课上,学生不仅要听教师的讲话,也要听同学的发言,学生的发言往往是同龄间易接受的内容。所以,纠正不正确的认识,不是帮助一个学生,而是帮助全体学生。

    由于下午参加区说课培训,先写到这里,关于评习作《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一课只能等下次了。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8:39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稿  
   黄陂区武湖小学        张雪芹

认真听完张亚琴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有一种情感的震撼,更有一种精神的享受。一节课,简简单单有方法,扎扎实实有提升,平平淡淡有激情。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张老师的教育语言、机智很有特色,尤其是文本的情感在读中悟中不断升华,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所以,让我在这儿评课,实在是勉为其难,只能就自己听后的粗浅的感受与大家交流。浅薄之至,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这堂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思路清晰,步步深入

整节课,张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钻研文本。张老师从题目切入,提出“是什么让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出“中华不振”这一原因。张老师又顺势而导,“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会‘中华不振’?”当学生钻进文本体会“中华不振”,张老师又引入社会背景资料,结合图片真正让学生感受“中华不振”的境况。

张老师让学生在交流中顺势而生的品读体味,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中华不振”这个切入点的高妙——只有充分地体会“中华不振”,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只要充分地体会“中华不振”,学生就会自然地走进尘封的历史与少年周恩来一起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

二、拓宽文本,整合资源

本课教学中,张老师立足教材而又没有局限于教材,她整合了多种课程资源充实进课堂教学中来,拓展了文本的宽度。如:

1、利用图片和资料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在中国的土地上华人如狗,中国割地赔款,外国人践踏中国土地、蹂躏中国人的历史背景;

2、结束时,收集不同时期的周恩来的照片,形象展示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丰满了人物形象,使学生明白“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一生去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三、语言精彩,适时点评

整节课,张老师的语言精练,并且有很强的感染力,或悲伤或愤怒或高昂或低沉,都深深地打动学生。而对学生的回答,张老师也能适当地做出激励性的点评。如“你真会预习”、“你们都有一双慧眼,真会读书”……这些语言对孩子有很大的鼓励性。

四、以读传情,品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剖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自动积极的思维和情绪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绪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课堂情绪的交换,离不开文本,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验。课堂上张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感悟,如齐读,个别读等。在理解“中华不振”这个词时,老师让学生看完短片,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重点“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带着担心、无奈”。

对本堂课有三个不成熟的想法:

1、向孩子输送情感是孩子所能接受的,不要把我们教师的情感高位灌输,为情所困。让孩子们多一些生活、情感的记忆,要多一些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的链接,可以更具有生活化。如上新课前,让孩子们自由回答“你们为什么读书?”

2、重点、关键词语是否应重点强调一下?如课后的加点词语。沉重地、响亮而坚定地、铿锵有力等。

3、出示的相关事例应该读一读,让学生感受一下。

综观张老师本课教学,极好地把握了语文学科特点,以读为本,立足文本,又走出文本,三维目标充分体现。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值得我好好学习。期待张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8: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