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47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交流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2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摩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重点词、句,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去体会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借助文本中关键的词句,理解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挽救小钱生命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抓关键词体会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通过联系台湾当时正处于余震之中,手术条件恶劣来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高尚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     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会有生命桥?生:生命桥怎么跨越的海峡?
3、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生命桥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把握主要内容。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老师,可以和附近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查查字典。(生自由读书5分钟,师巡视时提示学一些词语的读音,帮助一名学生查字典。)
2、都读好了吗?(生:读好了。)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很多,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出示略)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生自由读,举手。
3、你想提醒哪个词语?相机指导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预设一:

生:我想提醒大家“凋零”的那个“凋”不要读成“调”。
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是什么意思。指导读其他两个写花的词语“花苞”、“绽放”。
师: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还是写花吗?(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自己读读看。

指导说出这三个词语在句子当中的意思。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读懂了。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二:
师:还有哪个词语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辗转”。
师:知道“辗转”是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要理解“辗转”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行,我们得先读懂它前面的两句话。谁先来读前两个句子,(指名)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什么?(生读)
师:懂了吗?这两句都是在说什么意思呢?
指导体会,茫茫人海要想找到有适合骨髓的人谈何容易!
师:想象一下,医生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这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适合移植的骨髓?

师:像我们刚才想像的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辗转。
师:用你们的语气表现出辗转的意思。 (生齐读句子。)
4、好,其他词语我们可以到课文中继续学习,现在我们一起再读读这9个词语。让老师听到每个人的声音。

5、分自然段读课文。(指一列4生分别读1、2自然段,3、4、5自然段,6自然段,7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指导用一句话就把课文内容说得既明白又完整。

三、     再读课文谈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1、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

生:我最感动的是台湾的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给杭州市的小钱送骨髓。
生:我最感动的是李博士在危险的情况下来给小钱做手术。
2、师:看起来,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课文的第3、4、5自然段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一会儿我们交流。
(生默读画语句,师巡视。)
3、交流。

(1)结合描写青年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相机指导体会地震很可怕,青年人担心家人,但想的更多的是小钱。

(2)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带给小钱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第二自然段,听老师朗读,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钱哪满怀着希望的期待。(配乐,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说一说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 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希望呢?

(3)结合描写李博士的句子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此时此刻,……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在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没有跑,那么沉着的站在病床旁让我感动……。

(4)李博士在什么情况下还那么沉着? 指导体会手术室很危险。

(5)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6)骨髓只能保存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间表,师读。)同学们算一算,这个过程用了多少时间?
指导体会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多么令人感动!

(7)把我们内心的全部感动都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
(齐读这一段)
4、小钱这样得救了。故事读到这里,关于课题的疑问,你解决了吗?师小结:正是两岸骨肉同胞的爱心(相应画板书“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5、再读一读课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

四、课后延伸

茫茫的海峡隔不断骨肉亲情,也许,有一天小钱会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小钱会怎么感谢他?这位台湾同胞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一写,下节课讨论交流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28:30 | 只看该作者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移植、间隔、袭击、空旷、暂停、血脉亲情”等词语。

  2、 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4、 领悟作者分两个不同地点交代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10分钟)

谈话:《撘石》的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发现了人间真情,让我们感受到了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让我们从挽救生命的大事中去感受两岸同胞的骨肉真情。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看着黑板,跟着老师写:“跨”注意左窄右宽,“海峡”的“峡”山字头要靠上写,这样才平衡,才美观,最后一笔是捺,捺要讲究一波三折,这样写出来才漂亮,“桥”左边“木”字旁的捺变成了“点”。右边的一横要穿插到木的点之下,汉字讲究的穿插填白。

解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可能会说:为什么是生命桥?和我们普通的桥有什么差别?生命桥到底指的是什么?跨越海峡又是怎么回事?教师相机在课题的疑问处画上“?”号。

自由读课文,看看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哪里,出示课件,给学生指出杭州和台湾,理解“台湾海峡”和“跨越”。第一个问题解决了,那么生命桥到底指的是什么,学完课文就十分清楚。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同学们这一次大声读课文,听清要求: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要拼读一下括号中的读音;句子要读通顺,读不顺的句子要多读几遍。(3分钟)刚才哪个字你不认识,通过你的练习读准了;哪句话不是太好读,通过你的练习现在读通顺了。(6分钟)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长句子教会学生断句,断句时注意以每个词为一个单位。注重逗号和句号之间的停顿。(3分钟)

3、(20分钟)刚才同学们联系的好多词语都在大屏幕上,要求会认的词“凋零  含苞   袭击  空旷 暂停   满怀着 身躯  静静地 骨髓移植    血脉亲情  海峡两岸  骨肉同胞”学生先读一遍,开火车读。第二次注意红色的字体挑读,第三次直接读生字,全班先齐读,哪一个生字你认为很难读,但是现在记住了,来吧,给大家介绍你的好方法可以吗?多找几个同学读,同桌读等多种方式。

4、会认的字大家掌握的这么好,那么会写的生字呢,相信大家一定表现得更好。来,开始吧!大屏幕出示会写的字,先读。挑一个难写的字吧,我们大家一起来写,好,大家看,我要写了,我先要看一看书,这个字到底该怎样写呢?我发现袭是上下结构,上面的龙小,下面的衣大。开始吧!要先读:请翻看书108页读一读生字。来,谁说一说,根据学生所说教师相机板书生字。“皙”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一个字,我来挑,你来写,谁敢来挑战老师。拿着你的书来吧,湾。学生在练习本认真地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边点评。组织纪律:x个同学不仅字写得漂亮,而且写完之后能马上坐。

三、谁能给其中的“湾”和“脉”组词,用上课文中的词语。学生说:血脉亲情和台湾。谁能给大家说说这一课讲了什么吗?用这两个词语,如果想不起来,可以再看看读读课文,想一想。

再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最感动。(如果有时间的话让学生进行,没有时间可放到下一课时。)字典




第二课时

一、              听写词语,温故知新(5分钟)

“袭击 台湾  海峡彼岸 血脉亲情  骨肉同胞 移植”听写之后改正。同学们,什么是“血脉亲情”?什么是“骨肉同胞”?课文中为什么说“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找到答案。(血脉亲情:形容有血缘关系的人,感情非常深厚。
骨肉同胞:指的是亲生的兄弟姐妹。


二、              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提出要求,不指读,不出声。找到你最感动的地方,在旁边批注,写上自己的感受。(学生在阅读批注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情,时刻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先说前面,最后再感悟结尾段。全班学生交流感悟时,做到由浅到深,最后感情升华。)

(1)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没有多媒体)

孩子们,这里有几个描写花的词语:“凋零”、“绽放”、“含苞”,哪两个词语是一对反义词?什么“凋零”,(我们通常指的是….)?(生命之花)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这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是呀,含苞的花朵的年龄,18岁的生命就要凋谢,我们更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情况的……(学生说),我们的心在…..(揪痛),我们的心在…..(),怎么不让我们心痛?通过这样的比喻,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读。(学生说)孩子,想想,这个18岁的年轻人心里在渴求着什么?对,渴望着生。“唯有…..才”,再读着这句话,你的心中的感受呢?此时,我们的心中有许多情感,对小钱的……,让学生说,对生命的…..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把你的感受送回到句子之中,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2)就在昨天,一场李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袭击的片)

为什么要出示这句话?怎么来理解“袭击”?抓住“袭击”,通过幻灯片,7.3级带来的灾难,让学生通过画面直接理解“袭击”的含义。地震袭击之后还会有什么危险地情况呢?

(3)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有片)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文章之中有两个“静静地”,找到所在的句子。第一句,这里又出现一对反义词,“苍白和红润”,苍白说明…..?(小钱身体虚弱),所以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静静地”外表之下,小钱的内心却并不平静,他在静静地期待着…..期待着……期待着……(中间穿插上期待着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看第二句,此时此刻,是什么时候?(非常危险的时候,余震之中,还会有什么情况发生。)他们为什么如此呢?再看还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同一时刻”,指的是什么时候?(1999年9月22日早晨,小钱正满心期待骨髓移植的时刻)所以这个时候尽管余震时时在发生,尽管时刻都会处在一种危险之中,但是他们呢,有一个共同的希望,希望小钱“苍白的脸红润起来”,所以读“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希望,希望能让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所以读“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所以从“沉着地”这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不顾个人安慰,高尚的医德),从“静静地”这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那位青年的……(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所以那个台湾青年才如此……(镇定),才如此……(沉着)。由此我们对他们感到无比的……(敬佩),再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4)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同学们,文章讲到这里,你理解什么是生命桥了吗?……对,是李博士,是台湾青年,是两岸许许多多关心小钱的人,是他们的爱心为小钱搭起了生命之桥,重新点燃了小钱的生命之火。是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师板书:爱。音乐起,教师范读最后一段。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小钱祝福,让我们永远铭记并传承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大家一起来读。(最后一段),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吧!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也许,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四、结课,沉淀下的是爱!

这座生命桥跨越了海峡、跨越了生死、跨越了心灵,在我们的心中沉淀下一个字,(课件出示)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29:16 | 只看该作者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配乐解说)  
1999年9月22日,(图1:医院)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图2:病床)一位刚满18岁的年轻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因为他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这位正值花样年华的年轻人,他的生命有救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提前训练:明白老师的手势)  
我们一起来体会---(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我们一起来朗读感悟--(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位年轻人的命运吧,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小钱患了白血病,一位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了骨髓,最后小钱得救了。  
三、初读课文,感悟危情  
1、概括得真好!同学们,你们了解白血病吗?谁来说说?  
2、生交流资料:  
3、同学们,一听说癌症,就会让人想到什么?(2人)  
4、生:绝望、悲痛、死亡  
5、得了白血病,真的没有一线希望吗?目前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但找适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吗?课文哪些句子告诉我们不容易?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并把找到的句子用 “——”划出来。  
师:谁来说说?  
生汇报.  
(点击灯片3:)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这三个句子中,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找适合的骨髓不容易?(节奏快点)  
师:十万人里才可能有一个,万分之一啊,不容易啊!  
师:“几经辗转”是什么意思?医务工作者有可能去哪些城市找过?(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也有可能去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太不容易了!结果找到了适合的骨髓吗?在哪儿找到的?这就叫“几经辗转”,这就叫“谈何容易”啊。  
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评:她读得怎样?谁来评一评。(朗读高手:她读得比较平淡,没读出不容易的语气)  
师:那请你读读吧。你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哪些词?  
师:真会读书!现在,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  
四、读懂捐献,感悟爱心  
1、是的,(出示句子)小钱是幸运的,最后得救了。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他得好好感谢( )。(板书:台湾青年 大陆小钱)  
2、为什么小钱得好好感谢那位台湾青年?  
3、生:因为那位台湾青年为他捐献了骨髓。(板书:捐骨髓)  
4、对。如果是你,你会捐献骨髓吗?(2-3人)  
生:会  
师:为什么?  
师:你真善良,真有爱心。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不会  
师: 你不会,可以理解。因为捐献骨髓,需要全身麻醉,是比较痛苦的,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其实医学证明,捐献骨髓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害处的。  
五、深化感悟,升华感情  
1、同学们,小钱遇到这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是多么幸运啊。他感谢那位台湾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还有更令我们感动的地方吗?(速度慢点)请默读3-5自然段。边默读边用横线划出最让你感动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提示写字的姿势)先写完的就在小组里交流。看谁先写完谁先交流。(巡视提示:可以是词,可以是句子)(训练默读及写体会)  
2、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进行感悟。  
(1)句子1:针头向皮肤剌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我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那位台湾青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为小钱捐献骨髓。实在太伟大了。  
师:是呀。我们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大家知道什么是余震吗?  
生:余震是指大地震过后的小地震。  
师:那么什么是突如其来的余震?谁知道?  
生:指余震来得突然。  
师:来得很急,很……(生:快),让人没有任何防备。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突如其来的余震是怎样的情形。(播放地震的片断)  
针头向皮肤剌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有的同学发出了惊叹,太危险了,太可怕了。在这危险的情况下,人们最应该做的是-----  
生: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  
师:但是,这位台湾青年却----  
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3人开火车)  
师:是他不知道发生余震吗?他为什么明明知道有危险却不跑出去保全生命,他在想什么?  
生:只想到救小钱。(3人开火车)  
师:为了救小钱,连自己生命都不顾了。这需要多大的---  
生:勇气  
师:这需要多大的----  
生:决心  
师:这需要多大的  
生:爱心等  
师:谁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几个句子。(出示句子)  
(2)句子2: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生:我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那位青年忍受了一次又一次扎针的痛苦,体会到医务人员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师: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个句子。1人读。  
师:我们分男女同学比赛读,好吗?  
(3)、句子3:在这场灾难中,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生:我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在这位台湾青年的心中,小钱比他的家人还重要。  
师: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认识吗?是啊,在海峡的另一边,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竟比家人还重要,这真是海峡两岸心连心,不是亲人胜亲人呀!  
师: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个句子。  
3、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老师忍不住想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配乐读)  
4、如此动人的一幕,你们也想读一读吗?想读的同学请站起来,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这两个自然段。(配乐读)  
5、就在小钱等待骨髓的同一时刻,还有谁在为小钱的生命而奔波呢?(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这位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在这同一时刻,李博士在做什么呢?  
6、出示句子并朗读: (李博士图片+文字)  
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29:27 | 只看该作者
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李博士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呀,我们一起把对台湾专家的敬佩之情读出来吧。  
7、在这同一时刻,除了李博士,还有谁在为小钱的生命而努力呢?(两岸的医务工作者、家人、飞行员、司机等等)  
8、为拯救小钱的生命,海峡两岸那么多同胞在忙碌着,在奔波着。  
9、引读第7自然段  
师:小钱终于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也许,  
生: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  
师:这并不重要,  
生: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师:那血脉亲情,  
生:如同生命的火种,  
师生共读: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过渡:此时此刻,你知道生命桥指的是什么了吗?  
生:用生命搭起的桥。用爱心搭起的桥。  
10、是啊,这座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就是爱之桥!(板书:爱之桥)(手指着板书)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  
六、课外拓展、读写结合  
1、因为爱,人间才充满温暖。是爱,给了小钱第二次生命。是爱,让一朵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又一次绽放。(图片1)小钱得救了,他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图片2)他的父母紧紧地握住李博士的双手久久不愿离开。李博士动情地说:“不用感谢,我们是一家人。”  
2、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图片3)小钱和那位不顾家人安危、冒着生命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看谁说得最让人感动?(2人)  
3、同学们一定还有很多话想说,那请同学们-----(出示作业):发挥想象,写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海峡两岸亲人见面的情景。  
4、同学们,跨越海峡两岸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出示书)凤凰卫视的吴小莉姐姐写了这本书——《生命二十小时》,这本书全程记录了海峡两岸救助白血病患者陈霞的感人故事。现把这本书送给你们,希望爱在咱们三(?)班传承,希望爱洒向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板书:  
(爱之桥)  
大陆小钱 台湾青年(台湾地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29:57 | 只看该作者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学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和寻找合适骨髓的不容易。

【重难点】

抓住“严重”、“凋零”、“辗转”等重点词语完成学习目标中的第三点。

【课前准备】

有关白血病的常识、补充阅读《陈霞日记》。

【教学过程】

一、 质疑导入,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练写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相机解决、疏理。)

3、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4、重点指导书写“移植”、“袭击”、“血脉”等词语。

(结合讲解白血病的常识。)

5、指名逐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读通顺。

二、再读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

三、三读感悟

1、小钱的病到底有多严重?怎样才能救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2自然段,边读边想刚才的问题。

2、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谈感悟并读出体会:

⑴引导学生从“脸色苍白”、“即将凋零”等词语体会小钱身体的虚弱并读出自己的体会。

⑵结合《陈霞日记》体会病人对生命的留恋。

⑶引导学生从“唯有”、“谈何容易”、“几经辗转”等词语体会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和寻找过程的艰辛,读出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词;

2、读课文,读补充材料之《大地震作证》;

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去阅读有关白血病的事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理解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在危险的余震中完成捐髓手术,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人们的爱心。

2、读出自己的体会。

【重难点】

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用爱心和血脉亲情搭建的生命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受“爱心”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个故事,谁来说说这个故事和谁有关系?为什么和他们有关系呢?

       2、引导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3、小结:

       是的,两岸骨肉同胞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使他们为了救小钱而走到了一起,是他们的爱心使得小钱这朵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重新绽放了。

二、再读课文,体会“爱心”

      1、可见,这句“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让我们把它划下来。(师生导读)

      2、自读感悟:

       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把感受到“爱心”的词语或句子划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并相机指导。

      4、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读你划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谈出体会并指导朗读。)

     5、小结:

       刚才我们从课文中的这些词句体会到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真是有爱心的人。他们不顾家人的安危,冒着余震的危险,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之下终于使小钱这多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重新绽放了。

三、总结全文,升华“爱心”

       1、(歌曲《感恩的心》)你们听,生命象歌声那样美妙。当小钱苍白的脸慢慢红润起来,身体也渐渐康复的时候,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疏导。)

      2、是啊,小钱的心中充满了感激,我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感激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用血脉亲情架设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桥使小钱还有许多象小钱这样的白血病患者得救了,让我们怀着感恩,带着祝福再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3、(歌曲《爱的奉献》)小钱的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此时此刻,当我们被他们的爱心感动的时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4、总结:

      那就让我们把这这座用爱心浇灌,用血脉亲情连接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永远地铭刻在心中吧!

      四、布置作业,表达“爱心”

      必做题:摘抄课文中感动你的词句。

      选做题:

      1、假如一年后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可能说什么呢?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2、这个感人的故事使你想起自己经历过的或听说过的哪些事呢?你能把它描述下来吗?

     五、板书设计

    步履匆匆


     等候

     沉着地不顾家人

    静静地爱心冒着危险

   一次又一次

     奔波

    血脉亲情

    大陆台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30:21 | 只看该作者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师:课件(背景音乐、李政道博士的图片、课文片断、句子要空两格等)生:搜集资料(白血病、骨髓移植、台湾、李政道博士)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出示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昨天,我们认识了杭州的小钱,知道十八岁的他患了俗称“血癌”的白血病,18岁应该是花一样美好的年龄;应该是编织梦想,放飞希望的年龄。但是现在的小钱不能去(球场上奔跑追逐),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也不能(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更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还是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但是小钱又是幸运的,

出示句子: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有适合骨髓的人。(齐读)

我们知道最后小钱得救了,他得到了重生,生命之花又一次娇艳地绽放。

(二)深入阅读3——7段

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切换到宝岛台湾,去感受这场跨越海峡的救助。(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边读文章边想画面,看看哪些文字感动了你的心,画出来,多读几遍。

师:听了同学们读的这些感人的句子,我们的眼前仿佛也浮现出了这感人的一幕幕。其中,有这样一个画面显得特别清晰,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个画面上。
出示句子: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谁能来读一读?请你来。
师:句子中那位青年指的是──台湾青年。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无奈,是等待。那台湾青年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有关句子并体会。

课件出示: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样的时刻,人们最应该做的是——

生: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
师:但是,这个青年人却——

他在做什么?为谁而这样做的?
生:他在捐献骨髓,为了杭州的一位名叫小钱的年轻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这个青年人——
生: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
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此刻,他的心里肯定是很不平静的,你觉得他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读出坚决)

师:是呀!他不知道他的亲人是否平安无事,但是,他知道(接读)

他不知道他的朋友是否还健康的活着,但是,他知道(接读)

课件出示:(  ),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正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正满怀着十万分之一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所以

当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时,他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当青年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 时,他还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当又一阵突如起来的余震袭来 时,他仍然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这位青年不顾亲人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为海峡另一边的小钱捐献骨髓。你觉得那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

(对小钱浓浓的爱心,骨肉同胞的亲情……)

师:是啊,正是着亲情,让他用自己的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感激台湾青年,让他有了生命的期待。(板书:生命的期待)

那么我们能不能更细心地体会小钱心中的那份感激,他还会感激谁呢?
生:他还会非常感谢李博士。
师:那就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李博士的句段,在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位博士的了不起。

1、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在同一时刻是什么时刻呢?(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他来抽骨髓的时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的时刻;小钱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翘首以待的时刻。) “履”在古时候就是鞋子,那么“步履匆匆”呢?(快速行走;急匆匆地走)他为什么走得那么急?(他要和台湾青年共同完成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

2、出示句子: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1)教师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读:

    从“沉着”一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输液瓶在晃动,随时都有打翻在地的可能,但是一个医生的职责不允许他慌张,他仍……

病房完全有倒塌的危险,但是为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仍……

他真是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啊!

3、“奔波”在文中的意思 

(就是来回奔走;忙忙碌碌地在大陆和台湾不停地奔走。)

出示李博士一日工作时间表:

早上7:30          赶往手术室

上午8:00—12:30  抽取骨髓

中午1:00—3:30   坐飞机到香港

下午4:30—6:00   坐飞机到杭州

下午7:00          赶到杭州医院

晚上7:00—8:00   准备骨髓移植

晚上8:00-凌晨2:00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凌晨3:00           用  餐

同学们,这是李博士的一日工作时间表,看了这张时间表,你想说什么?(当时时间紧迫,李博士在和时间在赛跑;我觉得李博士是一心为病人着想;李博士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抽取骨髓,他这样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护送骨髓,因为他知道:齐读:在海峡的另一端,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这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李博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政道博士。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帮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吧!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

从小钱身躯里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小钱来说,意味着——生命的火种;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浓浓的爱心;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在余震中做手术的李博士来说,意味着——成功的喜悦;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深深的感动。

是呀,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流出的,还是生命,是爱心,是喜悦,是感动。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段话。

当手术室的大门打开,当好消息传来“小钱得救了。”

如果你就是小钱的同学,和他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同学。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怎样呢?可以把这份高兴用你的朗读告诉我吗?

(出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如果你就是小钱的父母,为他担惊受怕、操碎了心的父母。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这样呢?可以把这份感激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吗?

(三)升华主题,感受生命桥的含义

同学们,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生命桥跨越了海峡、跨越了生死、跨越了心灵,在我们的心中沉淀下一个字:爱!

故事讲完了,留在你心中的是一座怎样桥呢?[板书:生命桥 爱心桥 亲情桥]这座桥不在海上,而在你我的心里,这是一座心桥。

同学们,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他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假如你就是小钱,你想对谁说呢?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写话,交流。







生命桥

爱心桥

亲情桥


(四)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



                          ……

杭州            台湾

  生命的期待           浓浓的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30:3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第七册第六单元一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课文讲述了杭州的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青年在余震中为他捐献骨髓的故事。课文语言朴质而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的奔波劳累,从而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一、抓重点语句,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就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我先让学生找找课文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随后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自主研读、自我感悟。然后,让学生读自己感动的语句。接着,引导大家一起去研读重点句子“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通过想象余震带来的危险性,想象青年心情的不平静,多次引读、个体读、齐读,在有层次的读中体会青年无私、充满爱心的可贵精神和李博士的高尚医德。由此体会到生命桥也是一座爱心桥,一座亲情桥。

二、以说促思,发散思维,感悟人间真情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 “在地震中,那个青年人仍在躺着,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小钱的病好了,他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等,并注意了读说结合,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在体会手术危情和感受护送骨髓的辛劳之后,也真正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还有学生能联系实际说到这是一座团圆桥,表达了自己渴望大陆与台湾同胞能够早日团圆的美好心愿。

反思这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与遗憾:

尽管自己在配乐、语言上努力创设情境,力求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状态,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完全溶入到朗读中,在回答时语言不丰富、也不够精炼,足见自己的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5 09: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