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五写作的评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4:5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题五 写作的评价
  小学的写作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写作评价的建议,充分体现了语文评价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写作评价,不是简单地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术性评价,而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评价。因此,应该重视写作兴趣、真情实感、文风、写作过程以及写作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写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还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发展。
   1.写作评价的总体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这是对写作评价的总体要求。
  在现实的写作评价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两高”。第一,过高地关注对作文的思想意义的评价,忽视对学生作文兴趣的评价。第二,过高地设置写作评价的起点,不论是哪个年级,都过分强调文笔,都力图按照优秀作文选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习作。某学校组织学生春游,一位语文就布置学生写春天的作文。全班61名学生的作文,大多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和风细雨,花红柳绿,唯有一个学生与众不同,他认为春天细菌繁殖旺盛,易患流行感冒。这个学生的作文交上去,老师评为不及格。老师的评语是,“写春天的坏处,动错了脑筋”。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师将思想性作为首要标准,对学生真实的想法采取了遏制的态度。
  课程标准强调,小学习作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不尊重学生真实的想法,会将作文引向程式化的斜路。写作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写话习作的兴趣,改善教师的作文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评价学生的习作,一定要目中有人,要紧扣各学段的目标,并体现一定的坡度。低年级写话的评价重在养护儿童的兴趣,再也没有比失去兴趣更糟糕的事情了。三到六年级作文的评价重在表情达意,门槛不能设得太高,只要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就行了。无论哪个年级都要将写字、遣词造句等基础性的东西放在重要位置。
   2.写作评价的阶段性要求
  写作评价要依据不同学段目标的要求,综合考查学生写作水平。不顾年段特点,用一些“主题鲜明,层次清楚,文字通顺”之类套语去评价,是不可取的。具体地说,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习作。我们语文老师要敢于打破旧的习作框架,鼓励学生写生活当中的真实事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的习作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就说。比如,教师创设一个想象作文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地去表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写作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如在写作的起始阶段就给很多条条框框,就会限制学生的习作,限制学生的表达。所以,评价学生的习作学习,首先关注的是不是要说,是不是自由地充分地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学生就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不敢说,越来越不会说。现在,作文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之所以成为难题,是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有很多框框,他觉得作文不是写给大家进行交流的,不是表达自己的,而是写给老师看的,因此,他一定要揣摩老师需要什么。我们的学生之所以有这种想法,跟我们的教学指导有关,跟我们的教学评价有关。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是教师要理解学生的生活,知道学生想什么,关注什么,喜欢什么,通过恰当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有的老师将标准的内容转化为可以操作的量表,引导学生互相评价的方法值得借鉴。制作量表的主要因素是:第一,标题有意思;第二,能根据情境,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第三,完整地叙述这件事情;第四,注意运用平时的词语积累;第五,作文书写清洁工整。教师将评价内容具体化了,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这样自评、互评,课程标准就会内化为学生心中的标准。
  第三、第四学段写作评价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同伴互评、教师点评以及班级分享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很多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尝试着同伴互评作文。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的任务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同伴习作的闪光点。过去我们的作文评价,往往是老师一个人评,老师即使做得非常认真、非常细致,他所能评价的学生的作文也是所谓的典范文章,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果让学生相互评价,就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分享各自的作品,从别的同学那里得到借鉴。这种互相合作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吸取经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所以在作文评价中,我们强调评价主体要多元,不仅有教师评价,更要有学生评价,还要有同学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甚至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把自己的作文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让他们说说自己的作文怎么样。
  课程标准提出要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从前面的阶段目标中我们还发现,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删掉了原来的“40分钟完成400字习作”的时间和字数的要求。这些变动意味着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想法,表达明白自己的意思,而不是用具体的时间、字数去限制学生的表达。
  课标实验稿颁布之后,在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老师总觉得学生小,要他写具体,得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字数越多越具体。我们觉得字数多少和具体、明确、文从字顺不能够完全画等号。当然我们鼓励学生尽量地用书面语言多表达,充分表达,但是能否写具体,首先是他对生活的认知、观察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去掉简单的字数限制是让学生写真话、写心里话、写自己想说的话,让学生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把话说清楚。当然学生能够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更准确生动的东西更好了。字数多少不是最重要的,作品也不一定字数很多,关键是学生要写真情实感,要能够表达清楚。所以,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和习惯,要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地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贴近自然,关注社会。
   3.写作过程的评价
  写作评价不能仅仅是对写作结果的评价,还应该重视对写作过程的评价。对写作过程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如认真观察,注重搜集真实的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写作方法,如通过观察、调查、访问、阅读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搜集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如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写作的基本环节。因此,重视过程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在写作之前,我们要注意考查学生占有材料是不是丰富,是不是获取了真实材料,是不是用多种方法获取材料。孩子对生活观察越深刻,越丰富,对社会的理解越具体,对身边发生的事的感受越深刻,他就越有话可说,他的表达就越充分具体。很多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如李吉林老师,她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很多老师引导学生看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物,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写观察笔记,描写身边的事物,获得对生活的认识,丰富了学生表达的素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写作前的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好地观察,更好地阅读,更好地丰富自我。当学生有了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时,他就有话可说了。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只是为了应付学业,学生常常会对周边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春天来了,不知春天的感受,秋天到了,不知秋天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可能有丰富的表达材料。
  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作文修改,是学习写作的重要环节,修改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作文内容与文学表达的修改,还关注学生修改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如修改是否认真、细心,是否关注到文章的内容、构思与文字运用诸多方面。我们不仅要上好作文指导课,还要上好作文评改课,要以鼓励为主,看看哪些学生的言语表现是成功的,为什么成功,同时要从学生作文中找出一些共性的问题,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养成自我评改、自我评价的意识。
  作文修改的评价是语言训练的重要途径,能用材料更好地去表达真情实感,能使表达更生动一点,更丰富一点,能把话说顺。课程标准要求文从字顺,用学生自己喜欢的话自然、朴实、真实、具体、生动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除了对内容、文字的评价,我们还要关注对作文态度的评价,学生是不是喜欢写作文,是不是对写作有感情、有兴趣、有表达的愿望。还要关注他的写作过程和方法。对作文的全程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一个综合性的评价。除此之外,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评价中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了解,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传统的习作教学评价,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大包大揽。这不仅耗时费力,难以及时反馈,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学习修改习作和学习评价,也不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4.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对于写作评价的呈现方式,“评价建议”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提倡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形式。
  作文评价更多地适合用等级的方式呈现。在日常评价中,作文评价过于细化可能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当然作为阶段性评价,或者是诊断性纸笔测验,可以把它的标准具体化、细化,用定量的方式。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鼓励用等级评价,因为习作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甄别学生习作的优劣,而在于发现每个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和精彩处。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因此,习作评价应该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和鼓励学生,让赏识和赞美给学生送去欢乐,增强信心,激发潜能。江苏吴江有一位特级教师叫管建刚,他搞了一个作文实验。第一年,他们以班级评价周报为主阵地,创立了一整套的评价奖励机制。学生获得三张录用通知单,就可以获得“作文新苗”的奖状,再发表五篇,就获得“作文小能手”的称号,再发表七篇就可以获得“班级小小作家”的称号。到了第二年他又换花样了,搞一个积分活动。在评价周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就可以获得一张积分卡,累计的积分就是素质报告单上作文这一项的成绩。第三年开展发稿费的活动。稿费是一张模拟稿费单,学生拿到这个单子可以到班级图书交流中心买自己喜欢的书。当他发现学生们的写作状态有所回落的时候,他又举行评选“最受欢迎的作文”、“没有错别字的作文”、“最另类的作文”、“构思最巧妙的作文”、“最轰动的作文”等活动。他的评价方法突破了以往那种单一的作文批改方式,有三个功效。第一,能够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第二,学生的文章发表了,学生就有了读者意识,有了对象意识,就有了这种内在的表达动力。第三,把学生的文章发表了,学生就不好意思说假话了,也就回归了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基点。
   “提倡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和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成长记录”是学生评价的新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相比,强调了“代表性”和“价值性”,不在于多而全,而在于精而当。一方面,避免了“成长记录”里材料过多过杂;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进入“成长记录”时,有一个选择的过程。作文进入“成长记录”的目的,是能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老师在日常操作过程中,采用成长档案袋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习作,以此展现学生习作的过程。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反映这个方法比较复杂,比较烦琐,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而且学生很少回过头再去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收集学生习作的过程性材料过程中,要有所选择,要由学生自己选取。要引导学生对自己习作发展过程中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习作和材料进行收集和归类,以此来展现学生的成长过程,作为对学生的一种评价,所以档案袋一定不是包罗万象的,而是一些精选的典型作品。有些老师从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到中年级的习作,到高年级的习作,把学生小学六年所写的东西都精心地给他们保留下来了,等他们离开小学的时候,老师把这些东西订成一个册子送给他们。学生拿到后都非常感动。尤其可能过了十年二十年,很多小学的记忆都没有了,但是他看到小学语文老师把他小学的整个写作资料都给他保留着,那时他会非常怀念小学语文老师。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的教师让学生从中年级开始自己搜集作品,自己选择作品,然后彼此交换,编集自己的作品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师生更好地互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4: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