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5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灰雀》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09:4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灰雀》评课稿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二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
  《灰雀》讲的是苏联伟大革命领袖列宁与男孩、灰雀之间一个富有童趣的故事。故事从两条线索展开。明线是写列宁喜爱灰雀,寻找灰雀,又见灰雀,文中对灰雀的语言描写形象、生动。暗线是列宁寻找灰雀遇男孩,巧妙教育男孩知错就改。暗线才是文章的主旨,主要通过对话展开和推进。一个是寻鸟的伟人,一个是藏鸟的孩子,听了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列宁已经推知孩子在撒谎。面对天真的孩子,列宁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没有说教,有的只是耐心、得体而又巧妙的感染、启发,使男孩内心受到震动,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列宁的做法既到达了教育男孩的目的,又不伤害男孩的自尊心,体现了伟人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
  《灰雀》放在名人故事一组的第一篇,教学以“感受名人”为主线。在教学资源上,可链接回顾二年级下学期课文中的名人,认识单元导语插图中的名人,引发阅读期待;学文后延伸阅读列宁和其他名人的故事,为后几篇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有机整合”说目标
  三年级上学期是第二学段的起始学期,前两组课文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学段衔接过渡。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综合学段特点、单元目标和教材文本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胸、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呵护。
  3.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词句;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解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联系本组教材,可看出编排本课的意图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呵护。所以,“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三、“以学定教”说教法
  1. 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杨再隋先生说:“要充分有效的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本课的教学设计读贯穿始终,“初读”“默读”“品读”“研读”“拓读”,读的层次势如剥笋。读的形式灵活多样,范读、分角色读、创设情境读……。
  2. 引导发现,质疑启思。“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本课教学充分预设学生读文本后的问题,引导质疑,寻疑导教,使得教学的重难点得以突破。
  四、“板块推进”说流程
  基于以上的种种分析,《灰雀》的课堂教学设计成若干板块,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基本理念。

  第一板块:名人为引子,导入
  一是回顾列宁。从《蜜蜂引路》入手,出示列宁头像,简单介绍列宁。初步了解列宁的伟人成就,为下面的学习故事做铺垫。
  二是板书课题。教师边说边写,“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渗透中国汉字的文化,提示雀的写法。
  三是认识灰雀。(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简介灰雀。请同学们跟它们亲切地打招呼,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第二板块:感知为基础,初读
  有了对故事两个角色的初步认识,学生的阅读期待进一步调动起来,教师用课件出示自读要求,“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标上自然段的序号。三、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按要求读故事。
  有要求便有检查,按照自读要求,先出示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的三个句子,借助拼音,检查读句情况。进而由句到词,读准生词,并引导学生通过图解、字理、辨析等方法,初步理解生词。词语教学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现了学段的过渡。
  第三个要求,初步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对于刚跨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部分设计成“方法引路,扶放结合”的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第二步,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指名读每一个部分,以填空为拐杖,启发学生思考: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第三步,尝试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为了解学生的阅读个性差异,更好地感知课文,也为了解学生起始的阅读水平,以学定教,在完成自读要求后,学生再一次默读课文。了解这一遍读,学生又读懂了什么。
  扎扎实实的“自读”“默读”环节,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可进入第三个板块。
  第三板块:词句为关键,品读
  聚焦“列宁喜欢灰雀”,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感悟。
  首先是灰雀“惹人喜爱”。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后,以贴近儿童的问题“你喜欢灰雀的什么呢”,具体交流灰雀的颜色“深红”“粉红”,动态“来回跳动”,声音“婉转地歌唱”。“来回跳动”用创设情境想像法触摸,“这三只灰雀,一会儿从这边的树枝跳到那边的树枝,一会儿从——(生接答),这边——(那边),那边——(这边),这就是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采用入情入境法感受,“抑扬顿挫、变换着调子,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我们听一听,(课件出示叫声)”。这样引导学生“化话为画”,历经“读进去”、“想起来”的过程。而后,指导学生朗读,达成“读出来”的目的。
  其次是列宁的言语和行动表现了对灰雀的喜爱。他欣赏灰雀的歌唱,给它们带来食物。有了前一个环节“抓关键词”理解的基础,此处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的方式,抓住“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体现了列宁对灰雀喜爱的程度。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要将这种感情读出来。
  第四板块:对话为重点,研读
  聚焦“列宁对男孩的呵护”,抓住对话,质疑启思,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1.引导发现,质疑
  在学生知道这是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列宁非常喜欢它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抓关键段,引导质疑。“一天,列宁走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结合课件,学生明白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请女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什么了?”学生明白深红胸脯的灰雀回来了,男同学齐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教师追问:读到这,(指板书)你有什么问题吗?估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灰雀哪去了?灰雀怎么又回来了?
  2.再读对话,启思
  有了疑问,如何解决?教师再次创设情境,“就让我们跟随着列宁和男孩,走进公园,来到白桦树下,配乐范读3-10自然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入境思考。
  为更深入地思考,学生带着“灰雀哪去了呢?你从小男孩的什么话中知道的?”的问题自读,思考、交流。顺势启发“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了呢?”学生初步明白受了列宁的启发后,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3.设境研读,深思
  这部分是理解、感悟的难点,刚入三年级的学生,对含“话中话”的语言,还不能自主入境地体会。所以,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情境朗读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第一步,学生默读课文的第3-10自然段,想一想,到底是列宁的什么话打动了男孩呢?用波浪线划下来。培养学生“读”“思”“划”的语文学习能力。
  第二步,重点交流列宁的两句话:“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考虑到学生对列宁的心理不能深入走进,所以虽然交流的落点在列宁,但切入点是男孩的感受,用“这句话怎么打动男孩了呢?”来体会列宁的心情。“自言自语”一句用简明、易懂的句子比较,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懂得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可他对小男孩,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只有感染,只有启发。
  第三步,入情入境指导朗读。通过分组读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男孩的心理变化;师生分角色读,加深理解;去提示语,同桌分角色读,深入感受;全班情境朗读,升华感悟。通过不同形式、层次分明的读,把心里所想表达出来。
  第五板块:疑问为核心,练笔
  聚焦列宁尊重男孩,继续引导质疑,寻疑探究。重点抓住“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一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深化体会。进而,抓住课文空白点“如果灰雀会回答,它会怎么说呢?”练笔写一写。
  第六板块:板书为参照,升华
  阅读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解读过程,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说说读到这,又明白了什么,是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提升。至此,学生已能感受到列宁、灰雀、男孩,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图画!这样的图画得益于列宁对小生命的关爱,对下一代的呵护。
  第七板块:读物为活水,拓读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从例子出发,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量,增加学生的积累,质关重要。补充阅读列宁小时候的故事《斗鹅》,引导学生收集、阅读列宁其他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的故事。
  总之,七个板块,环节简约,方法简便,训练务实,力求学生在经历“简实活效”的听说读写中,读平凡故事,悟名人品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09:46:42 | 只看该作者
      《灰雀》评课稿



      星期三的早上,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听了黄老师执教的《灰雀》一课,课后与老师进行了交流,共同进行课后反思。

    《灰雀》是小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而如何使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则成为学习本文的难点。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黄老师深刻感受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有所感悟,从而达到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黄老师在教学中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本课学习中,黄老师的教学,没有慷慨的陈词,教师循循善诱,教学朴实自然,教师的语言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氛围是比较成功的。但有些美中不足的是老师提供给学生发散、扩展的空间不多,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时机,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不要忽视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好的老师,有经验的老师,有创新的老师会不断捕捉时机让学生活起来,这样才能体现"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09:46:55 | 只看该作者
《灰雀》评课稿
0
推荐《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上课刚开始,张老师老师出示课件:_____的灰雀,让学生自由填写,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此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谈出不同感受,为下一步的学习作铺垫。接着,张老师让学生复习认读词语,从而引入了文章的重点部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对话。

在教学课文重点部分的时候,张老师先通过学生“读、找、说、读”的学习方法,聚焦“列宁的一言一行,体会他对灰雀的爱,对小男孩的循循善诱”和聚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体会他对灰雀的爱,感受他知错就改的好品质”。接着就整合对话,进一步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男孩知错就改的诚实品质,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得到升华。遗憾的是,课堂上,学生没能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

在课堂结束时,张老师安排一个读写结合的训练。问题是:“如果你是列宁、男孩、灰雀,其中的一个,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快拿出小纸条,动笔写下来,一会我们来交流。”学生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写下来的回答,真的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片段。有些学生当作列宁对小男孩说:“你知错就改,你是诚实的好孩子!”这体现了学生对小男孩身上品质的概括;有些学生当作灰雀对他们两个人说:“谢谢你,列宁,谢谢你这样喜爱我们,还经常给我们带来好吃的面包渣和谷粒。谢谢你,小男孩,谢谢你把我们送回到树林里,谢谢你能够像列宁一样喜爱我们!”这些想法不仅体现了学生自己有一颗感恩的心,更体现了张老师能在学生情感膨胀之处给与宣泄,这是我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09:47:16 | 只看该作者
《灰雀》评课稿  
《灰雀》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列宁怀着深深的爱鸟之情去寻找丢失的鸟。这爱鸟情感动了捉走鸟的小男孩,小男孩自觉改正了错误。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男孩的语言和行动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而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男孩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中间的一系列语言、神态的变化,反映小男孩还是单纯,可爱,诚实的,更可以感受到列宁对孩子的爱护。可双方都不公开说出,这种双方相互理解,又很幽默的感情,应指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深刻地体会、表达出来。“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吴老师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课时是顺利的,更是愉快的。当讲到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时,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他们也看到了那“活蹦乱跳”的小灰雀。跟随着学生的视野,体味着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一起欣赏着可爱的小灰雀。很顺理成章的,可爱的小灰雀却不见了,引出了文章的重点部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对话。学生们热火朝天的讨论这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不时地闪出思维的火花。他们甚至把自己放在了这一情境中。另外,吴老师对学生的朗读习惯与写字习惯的培养很是注重。这样,对今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很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09:47:40 | 只看该作者
《灰雀》评课稿
        李雯雯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上课伊始,林老师出示课件:_____的灰雀,让学生自由填写,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此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谈出不同感受,为下一步的学习作铺垫。接着,林老师让学生复习认读词语,从而引入了文章的重点部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对话。
在教学课文重点部分的时候,林老师先通过学生“读、找、说、读”的学习方法,聚焦“列宁的一言一行,体会他对灰雀的爱,对小男孩的循循善诱”和聚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体会他对灰雀的爱,感受他知错就改的好品质”。接着就整合对话,进一步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男孩知错就改的诚实品质,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得到升华。遗憾的是,课堂上,学生没能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
在课堂结束时,林老师安排一个读写结合的训练。问题是:“如果你是列宁、男孩、灰雀,其中的一个,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快拿出小纸条,动笔写下来,一会我们来交流。”学生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写下来的回答,真的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片段。有些学生当作列宁对小男孩说:“你知错就改,你是诚实的好孩子!”这体现了学生对小男孩身上品质的概括;有些学生当作灰雀对他们两个人说:“谢谢你,列宁,谢谢你这样喜爱我们,还经常给我们带来好吃的面包渣和谷粒。谢谢你,小男孩,谢谢你把我们送回到树林里,谢谢你能够像列宁一样喜爱我们!”这些想法不仅体现了学生自己有一颗感恩的心,更体现了林老师能在学生情感膨胀之处给与宣泄,这是我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09:48:32 | 只看该作者
听课笔记   今天陪同教研室的董、陈老师到一小听了两节三年级的课,两位讲课老师——冯老师和徐老师我都认识。很巧,他们都讲的是《灰雀》。

《灰雀》这篇课文讲的是有关列宁教育孩子的故事。列宁爱鸟——不见灰雀——又见灰雀。是什么导致从“不见灰雀”到“又见灰雀”?是小男孩的诚实,更是列宁的润物无声、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是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列宁爱灰雀,但他更爱小男孩,他明知小男孩捉走了灰雀,但他并不伤害小男孩的心,而是尽力保护小男孩的自尊心。

听完课,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1.课文的主题。

课文的主人公应该是列宁,主题应该是列宁爱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能把主题扩大到“爱”,因为“爱”的范围太大,易“泛化”。至于小男孩的“诚实”,并不是本文要张扬的主题。我认为:文章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作者最想表达的中心。冯老师在教学的最后设计了一个环节:你喜欢谁?(学生答:列宁聪明、小男孩诚实、灰雀可爱)。这个环节设计很好,总结了课文,升华了主题。

2.阅读教学要有层次性。

课文的第二部分(3----10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具体讲了列宁如何引导男孩自己主动送回灰雀。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两位老师都采取了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教学效果不怎么好,碎、杂、乱。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层次性。可以分三个层次:

一是感知性地读。让学生自由读,初步感知这部分内容讲的是列宁教育孩子的过程。

二是理解性地读。为了教学的方便,这里要引导学生把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分成4次(一问一答是一次对话)来阅读。

第一次对话:列宁从小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中略知事情原委。第二次对话:列宁用十分同情的语调表达对灰雀的关心,引起小男孩的恻隐之心。第三次对话:列宁进一步表达对灰雀的喜爱,表达对灰雀回不来的惋惜,激起小男孩的同情之心。此时小男孩终于答应要送回灰雀。第四次对话:列宁明知故问,实际是想让小男孩确定无疑地送回灰雀,不能食言。

教学中,教师应该一次对话一次对话地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表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词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抓住“省略号”“自言自语”“可惜”等。这里想起原来我们教学《陶罐和铁罐》时就是按照对话次第进行教学的,效果就很好。

三是品位性地读。把4次对话教学完毕后,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品味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爱。

3.“整体入手”从什么入手?

阅读教学强调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获得整体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但整体入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徐老师在开课时为了从整体入手,提了一个问题:“听录音,想列宁、小男孩是个什么人?灰雀怎么样?”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思想内容,不能这么问,应该问:“这篇课文讲的是回什么事?”理由是:从人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看,是先知晓主要内容,然后升华到思想内容,而不能倒过来。另外,学习也存在个层次性的问题,开课时知晓内容,结课时总结全文,揭示中心,升华情感。

4.课后思考题应该列为教学目标。

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时,让学生读文章,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这一方面完成了课后题目,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灰雀的美丽,因为灰雀美丽才惹人喜爱。但是徐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却没有这个环节。其实,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考虑4个因素:年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生特点、课后思考题。因此,课上完了,学生不会做课后题,不能说你完成了教学目标,课也不能说是好课。

5.理解词语方法的经典例子。

中年段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两位老师展示了一些比较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在理解“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中的“仰望”时,徐老师问学生是怎么理解的,一学生说,我是查字典理解的;另一学生说,他是结合上下文理解的,因为白桦树高大,不仰望是看不到的。说得多好啊!冯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惹人喜爱”一词时,让学生设身处地,理解词语。老师问学生,假如同学们看见灰雀了会怎样?(带食物、给灰雀造窝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1: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