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教后记《坐井观天》教学反思汇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3
标题: 小学语文教后记《坐井观天》教学反思汇
教后感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怎样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做一做———动手实验  解难释疑

课文中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做了个实验:拿出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通过圆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说说与平日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实验,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弄清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培养了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看一看———利用图画  明白寓意

课文中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出示课件,让学生看一组画,自己根据画面进行解说。这样学生终于明白了:小鸟见识广,青蛙所见有限,目光狭小。我们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学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熏陶过程。学习寓言故事,就是要学生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说一说———拓展延伸  培养想象

课文中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自己不会弄错。它错了没有,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让学生动脑想办法,同时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东瞧瞧,西望望。它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四演一演———扮演角色  再现情景

课文结束后,让学生把学过的故事进行表演,特别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的表现演出来。学生通过表演把从课文语言文字中获得建立的表象进行再现,学生入情入境。这样,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形成逆向思维,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双向思维的训练,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语文素养。

总之,在《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4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在我校本次教研月活动中,我选择的《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存在着大量的对话,很适合于让学生朗读。《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课堂上,我通过简笔画,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碗沿;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小鸟说的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还有哪些事物是无边无际的?学生很快地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老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教学重点段时,我让学生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让学生找出它们提出不同观点的理由,并进行朗读。通过做实验、找句子,学生一下子分清谁对谁错。
    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青蛙产生错误观点的原由,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把书卷成筒来看屋顶,你能看见多大?上课时,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同时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书卷起来只看到一点点地方的原因,由此学生也能明白青蛙产生错误的原因是:长期生活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因此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最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 ……学生和我很顺利的上完了这节课。
    本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一名学生用“沿”组词说成“沿色”时,我没有及时给这位学生再说的机会,就叫他坐下了,后来想一想,这位学生是非常地想说,应该适当的鼓励他再说一次,对于学生的自尊心我当时就忽略了。

    另外,在理解青蛙说这话的根据是什么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了解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组织学生进一步自主、合作、探究文本,对成语的寓意理解就会水到渠成。然后,教师再从文本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观天”的人和事,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个成语的人生哲理,终身受益。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生活化。
     教学中,很多问题的预设意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这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难题。《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才能让课堂充满真正的活力。
    其实我们的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只要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一定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起来,绽放出创造性的火花,让人惊喜。而我们所做的,是引发他们的动机,提供一定的机会,培养一定的方法,再给以适当的鼓励。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唤醒、激励和鼓舞!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4
《坐井观天》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

    首先是对“无边无际”这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让学生想象天有多大,然后出示图片无边无际的沙漠、大海、草原。拓展思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很大,无边无际。之后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然后是对寓意的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便知道:坐在井里看天。可是,“坐井观天”是个成语,它有一定的寓意,而体会它的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教学时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也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本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中,悟出了此成语的寓意,有效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4
《坐井观天》反思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和思考,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是课堂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在重点词语的把握上漏掉了一个较重要的词“井沿”,其实我可以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井沿的意思,感受对话发生的场所等,并且引出文章第一段话,让文章通过三个词连成一个整体,不会让人有断章的感觉,所以在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文章的完整性。

另外,要注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这只可怜的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去想象,所以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文课堂上学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让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欣赏情,传授情,感悟情的过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5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这节课总的设想是读中悟,品语言,明道理 。

(一)复述故事,提炼内容。

上课之初,师生一起回忆故事内容,便于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更好的为阅读积累做准备。

(二)以疑引读,思后促读。

对文中不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化。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大话”的意思,帮助学生读出青蛙不相信的语气。联系上下文,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拓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可以说无边无际,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疑问,思维得到了锻炼,读出了不同的层次。

(三)读后悟理,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5
《坐井观天》教后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片老课文,在教学中我以“自读自悟,自主识字”为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反复读文,适时识字,自然感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切实落实。总体来看,这堂课在这两方面做得比较好。

新课程强调的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要改变原先先识字后阅读,识字与阅读两不相干的状况。在教学中我注重识字方法的多样,识字步骤清晰,氛围良好。本堂课中,我将四个生字重新组合,分步落实,做到有分有合。

在教学伊始,看图引入新课时,让学生看图读词“井沿”,不仅读准了“沿”,而且知道了什么是“井沿”。接着我又对形近字“沿”、“没”进行了对比,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对课题中的两个生字,主要让学生读读字,组组词,结合课题说说意思。对文中集中出现的生字,则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小组学习的形式,由学习小组长带领,对三个生字的音、形逐一研究,扎扎实实地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后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进行有效交流,针对特点各有侧重,并积极鼓励创新记忆、科学记忆,帮助学生提高识字兴趣和能力。

虽说整堂课按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作为一篇寓言故事,如何突破课文的难点“体会故事寓意”,让学生更自然,更主动的接受,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除了 “根据结尾,启发想象,强化寓意”这个方法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5
研 究 课 教 学 反 思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往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质疑、解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我由讲故事引起兴趣,导入新课,学生马上有序的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自主识字、识词;然后在全班汇报。

  二年级的孩子能从个体自学预习课文,读准字音,到小组合作认读生字、生词,再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低年级学生是有能力自动化地自学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的。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而不是按传统的教学“一步步”领着学生向前走,能让孩子在主观意识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并通过主体的实践努力达到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我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的教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学习。

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思考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营造了书声琅琅的教学氛围,教给了学生读书方法。

在教学中我还体会到要有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我组织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但我发现孩子们练习时,往往就练习喜欢的角色,所接受的训练是单一的;还有的孩子,因为怕读不好角色,就单挑旁白来读。积极的孩子,朗读水平较好的孩子就“走进”角色,朗读水平较弱的就“永远”旁白,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我就创设情景,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要求孩子再研究时进行多次的练习,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复,要轮换角色。这样利于孩子们整体综合发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5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教完《坐井观天》一文后,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题说话和写话。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有的说小鸟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田野里稻谷飘香,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白过了;有的小朋友竟然让青蛙坐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教师不住地点头微笑,此时又一位学生举手居然说青蛙跳出井后看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进了井里。班里的学生哄堂大笑,教师也打断了该生的话并示意他坐下,竟还说了句:我看你就是那只青蛙!教师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没有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更没有去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这孩子说井里好,肯定有他独特的阅读体验与生活经验,兴许他比其他学生更有忧患意识地从环保的角度去考虑了。另外尽可能地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珍视学生的体验、成果,是尊重学生的第一要素。在教学中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学生的心情、关注学生的态度、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从而关注学生的发展。

  另外,感悟语言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感受,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区别。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我们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品词抠句,发掘学生的灵气,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具有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5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我教学两个班的语文,同样的教案,在两个班却可以上成完全不同的样子来。就拿《坐井观天》一课为例来说吧。

镜头一:

    文中有一句青蛙说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我问:“说大话是什么意思?”一一班的学生说:说假话;骗人;说谎……我说:你们的答案都不是最准确的,说大话正确的理解是吹牛皮。一一班的学生有的马上做恍然大悟状,频频点头;有的则有点茫然,欲言又止,终究什么也没有说。在一二班上课,上到这个地方时,我同样问:“说大话是什么意思?”一二班的学生的答案和一一班如出一辙:说大话就是说假话;骗人;说谎……我说:你们的答案都不是最准确的,说大话正确的理解是吹牛皮。可是一二班一个同学马上站起来说:“老师,吹牛皮不就是撒谎吗?”我一愣,没有想到还会有人质疑老师的“标准答案”。面对他的诘问,我一下子不知怎么用最准确的语言区别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少顷,我说:“这两个词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撒谎是毫无根据地骗人,属于无中生有,吹牛则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夸大。”我自己说完,都不由得有点脸红,因为不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圆满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问。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待疑问的不同态度,一一班的学生选择了沉默和接受,一二班的学生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敢于提问,敢于发出不同色声音,其情可贵,精神可嘉,值得学习。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结果呢?细细琢磨,也许因为我是一一班的班主任,有可能在班级中惯于发布命令,而且具有奖惩的权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会的是惟命是从。看样子,我要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教学方式,还得改变和学生的相处方式——平等、和谐、民主。

镜头二: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井口来,他会看到什么呢?请用“青蛙跳出井口,坐在井沿上。它看到了(    ),看到了(     ),看到了(    )。”请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一一班的学生很多人举起了手,有的说:它看到了蓝天,看到了白云,看到了大树。我马上表扬他说:不错,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第二个人马上就说:它看到了小草,看到了蝴蝶,看到了高山。我说:恩不错,你很聪明,能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来说。结果学生全部都按照了一定的顺序有序表达。

一二班的学生也很多人举手。有一个人说:它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看到了白云,看到了花朵。我马上表扬他:不错,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还能注意天空的颜色。这些小朋友马上接受了暗示,有的说:它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看到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看到了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说它看到了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看到了一座座高山,看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还看到了飞翔的小鸟……

一样的问题,因为老师的指导、提示、评价不一样,学生的潜能被挖掘的就不一样,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就不一样,课堂的精彩程度也不一样。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6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是六年制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到得少知道得少,还自以不正确的。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如果要理解并体会这个成语的寓意那就比较困难了,为了能让学生能够自己感悟出寓意,在第二课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  青蛙跳出井里会看到些什么呢?孩子们从池塘边说到果园里,从果园里说到公园里……想像力非常丰富,这时我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么美丽的景色,小青蛙以前怎么不知道?“因为它哪里也不去?”“你想像它那样吗?”“我可不想,我要像小鸟那样。” “小朋友,我知道错了,可是我怎样才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呢?快帮我出出主意吧!”“我建议你多看书。”“我说应多走走,了解一下外面的事情。”“多听听广播,多看看新闻。”“遇到事情,多试一试,多想一想。”“对孩子们,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做,那么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瞧,孩子们说的,不就是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吗?虽然他们没有说出:“不要做目光浅、狭隘的人“但从他们的话语中不难看,孩子们已有所感悟,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6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一、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给学生有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安排学生读书,每次都有明确要求。读书时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读课文,大部分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对暂时不懂的问题,既不急于解答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特别强调边读边思考,使朗读、提问紧密结合。学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要争论天的大小这个问题,我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组织学生讨论、释疑。
  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令我满意的是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是为使学生今后自己会学。我让学生充分质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梳理,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几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十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和鼓励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讨论青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经过反复研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说出根据,不仅活跃了思维,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语言因素,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文字。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学生读了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那段文字后,我先让学生弄懂什么是“大话”。同学们逐一解释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说出来”“没有根据的话”“假的”“太夸张了”,经过不断点拨,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逐步向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靠拢。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6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教”致力于“学”,服务于“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材恰当地划为若干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这节课总的设想是读中悟,品语言,明道理。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还是花了些心思的。课后各位领导、老师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下面,谈谈我课后结合老师们的建议所做出的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支持和帮助者,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目光注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
1.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坐井观天”一词,我让学生把一本薄薄的作业本卷起来观看教室中的物品,你能看见多大?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他们尝到了动手的乐趣。同时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书卷起来只看到一点点地方的原因,由此学生也能明白青蛙产生错误的原因是:长期生活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因此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但是,孩子们评价时可能由于紧张,不敢大胆发言,不如平时评价得热烈。朗读训练时,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3.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如今,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教师的天地广阔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冲”进了课堂教学。语文的学习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我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6 21:16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教”致力于“学”,服务于“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材恰当地划为若干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这节课总的设想是读中悟,品语言,明道理。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还是花了些心思的。课后各位领导、老师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下面,谈谈我课后结合老师们的建议所做出的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支持和帮助者,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目光注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
1.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坐井观天”一词,我让学生把一本薄薄的作业本卷起来观看教室中的物品,你能看见多大?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他们尝到了动手的乐趣。同时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书卷起来只看到一点点地方的原因,由此学生也能明白青蛙产生错误的原因是:长期生活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因此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但是,孩子们评价时可能由于紧张,不敢大胆发言,不如平时评价得热烈。朗读训练时,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3.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如今,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教师的天地广阔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冲”进了课堂教学。语文的学习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我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