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2-7-6 16:30:26
|
只看该作者
《欢庆》听课反思
《欢庆》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是围绕“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欢庆》是一首描写欢庆祖国妈妈生日情景的小诗。诗句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感情真挚,课文中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洋溢着欢庆、喜庆。那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和奔腾的海涛,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欢乐、详和的画面。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今天有幸聆听了朱老师执教的一堂识字课,收获不小,现整理如下:
一、导入部分:齐读课题,让学生读了以后说说还有哪些词可以代替这个词,平时有哪些节日可以用上庆祝的?导入部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带着老师的要求边听边思考:数数有几句话?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给生字找出朋友。
朱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她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和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在读中识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生字词,自由拼读并提出要求,只要拼读得大声又准确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师出示生字卡,请小老师带读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接着齐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去拼音读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读生字。
朱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谈,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你读的真好!”、“你别紧张!” “**,我真是太佩服你了!你也读出来了。”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后进生的自信心。这就是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
四、学习课文,自由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指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其他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师总结评价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看到了什么?这样才能读得好。接着,师引导孩子画出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物?然后再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做出动作,体会这些动词的精妙之处在哪里。最后,还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儿童读书是不会边读边想的。怎么办?需要教师点拨,想词语描写的事物,随语言的流动进入意境,边读边想,享受审美乐趣。课堂上,无论是“连词成串”的读,还是“连串成篇”的读,朱老师都十分注意,要求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出诗的韵味。
整堂课,教师整合了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想像、体验,在读中识字。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受教者,而是和教师一起在体验中认识世界,在体验中感悟真情,在体验中发展了能力。总之,这堂课上完以后感受很深,也学到了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