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6-12 07:22:28
|
只看该作者
6.嘻嘻哈哈的表演
孩子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放飞孩子想象的地方。课堂应当有活动性质和游戏精神,活动和表演能够让学习充满情趣和活力。所以,很多教师都喜欢运用表演手段再现课文的情境。然而,有的表演却把语文课堂糟蹋得体无完肤。一位教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教者讲到李大钊被捕一段时,让学生演课本剧。给“李大钊”戴上礼帽,穿上长袍,给“特务”戴上墨镜,拿上玩具手枪。几个“特务”一拥而上,笑嘻嘻地喊道:“不要放走一个!”其中一个“特务”把“李大钊”拽住,大声吼道:“给我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说着,“特务”夺下“李大钊”的手枪,又把他全身搜了一遍。“李大钊”此时没有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而是“扑哧”一笑,随即课堂上乱套了。有的学生大笑,有的学生喊叫,有的学生鼓掌,教师完全失控了。
表演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于内,要表现出人物复杂的情感态度;于外,通过肢体的演示和媒介物的变化,来展示和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教者的失误——没有指导学生关注藏在“戏”后的故事,及故事蕴藏的感情,所以我们看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就在这样的热闹肤浅中白白浪费掉了。
7.眼花缭乱的课件
有些公开课,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结果课件代替了大脑,形式代替了思考。一位教师讲《语言的魅力》,她做了一组美丽的春天图画,配上音乐让学生欣赏。随着音乐声,屏幕上出现了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流水人家,学生完全沉浸在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之中。在一组春天的画面之后,屏幕颜色变暗,出现了那个行乞的盲老人,背景音乐变成二胡曲《二泉映月》,给人一种悲凉、凄惨的感觉,甚至有的学生听了以后就哭了起来。当老师问学生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学生有的说:“如果我是行人,我会把我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这位盲人。”还有的说:“我爸爸是医生,我要让我爸爸给他治病。”整个课堂转向了“我们要有同情心”“要同情这个盲人”,而不是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可以这样说,这堂课上刺激学生学习的,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而不是学习本身。这个教例无疑是缘木求鱼,劳而无功。
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帮助学生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深刻的意义建构,是我们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实质。否则,除了帮助教师“作秀”,又有多大意义呢?在全国大型的观摩课上,许多大家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不用多媒体课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照样让学生如痴如醉。他们的课之所以受到欢迎,靠的是内功,而不是华美绝伦的多媒体课件。当然,以上所述,并非拒绝媒体,多媒体本身没有错。多媒体的使用,一是要恰到好处,二是要因地制宜,不能舍文本而外骛,用多媒体代替文本。
8.哗众取宠的板书
板书是洞察教材的“窗口”,是开启思路的“钥匙”,是排疑解难的“桥梁”,是实施教学的“蓝图”。好的板书,能撬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
所谓哗众取宠的板书,就是脱离教学内容,违背课文实质,为板书而板书,为形式而形式,为艺术而艺术,搞一些花架子。哗众取宠的板书,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板书设计不要撇开教学重点,而单纯追求形式,滥用彩笔勾、画、圈、连,滥用蹩脚的简笔画、图表,等等。
板书设计要书之有用,书之有据,书之有度,书之有质,尽量科学、精当、醒目、规范,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9.随心所欲的导语
导语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得好,能一语破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增强教学效果;运用得不好,会增加学生的无效思维,分散学生精力。
一位教师教《乌鸦喝水》,她是这样开讲的:“这节课学习《乌鸦喝水》。大家都认识乌鸦,乌鸦就是老鸹。目前学术界对乌鸦还有争议,有的认为它是吉祥的鸟,有的则认为它是不吉祥的鸟,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文学作品对乌鸦也有描述,伟大文学家鲁迅的《药》的结尾一段就描写了乌鸦。”
这几句导语谈天说地,晦涩繁琐,不仅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倒起了相反的作用。什么“吉祥鸟”“不吉祥鸟”,什么“鲁迅的小说《药》”,一连串的疑问把学生的脑子搅得一塌糊涂。其实,乌鸦究竟是“吉祥鸟”,还是“不吉祥鸟”,本身就是违反科学的。至于鲁迅的小说《药》,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即使理解,它和本课教学又有什么关系呢?也是赘语。这与开阔学生视野和教学的高难度有本质的区别。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漫无边际地引证,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10.絮叨没完的结语
新学期,新课本,我听一位新老师讲课。一节课40分钟,或讲解,或朗读,或提问,或板书,这位老师非常卖力气。下课铃声已响,他还在兴头上,刹不住“车”。此时,有不少学生要上厕所,可是,老师还在洋洋洒洒地讲个没完。“不知东方之既白”,待到下一节老师推门入室,他才如梦初醒,面有愧色。
拖堂,表面看教师在尽心尽职,牺牲自己为学生服务,而实际上是好心做了坏事,对学生危害极大。究其原因,小而言之,是教师缺乏时间观念,对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当所致;大而言之,乃教师的教育观、师生观、课程观的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
为了避免拖堂,上课时尽量做到像古人论述写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那样,开头要美丽,中间要浩荡,结尾要响亮。结课要突出两个字,一个是“短”——言语不烦,干净利落,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用尽量少的话语使讲课的主题得到升华;另一个是“快”——“快刀斩乱麻”,紧扣目标,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严格掌握时间,按时下课。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有效还是无效,是正效还是负效,是高效还是低效,主要看是否体现了学科的本质,学生是否学有所获。让我们从少、慢、差、费语文教学误区走出来,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别再折腾了。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语委办语文教研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