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9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分析与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至四册为例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实验小学 毛晓瑜



口语交际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门大学问,重视口语教学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地在母语教学中的共同趋势。



2000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首次用口语交际这个新概念替代了以前的听说教学。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教学活动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1]



“口语交际”的提出,不是名称变换的问题,而是观念的改变,体现了新时代语文口语教学重视交际功能的新理念。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的重要载体,它的编制直接影响到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理念的实现与否。目前使用的口语交际教材质量如何?笔者以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低年级一至四册为例,分析口语交际部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便更好地完善教材,促进口语交际教学向前发展。



一、编排的主要特点



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题:自然风光类,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春天在哪里”;风土人情类,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夸家乡”;科普类,如,二年级上册园地七中的“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日常生活类,如,一年级上册园地一中的“有趣的游戏”;发挥想象类,如,一年级下册园地八中的“未来的桥”。编排的主要特点,笔者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生活性



现代教育的创始人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即生活”的论断。解读他的“教育即生活”,其中蕴涵了这三层意思:首先,它意味着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等价性。因为生活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在另一个阶段的生活,是同样真实、同样积极的,这两个阶段的生活,内部同样丰富,地位同样重要。其次,它意味着教育需要了解和同情儿童时代的真正本能和需要,并且探求使这些本能和需要获得满足的条件。生活是首要的,学习是通过这种生活并与之联系起来进行的。再者,它还意味着儿童的学校生活、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同时,杜威经常将“生活”与“经验”等同使用,视生活和经验为同样的东西。[2]他的思想对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践回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分析与建议

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文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材料是口语交际活动的载体,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生活化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并非仅仅为了教学的有趣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口语交际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感悟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这才是选材生活化的本意



所在。



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充分考虑儿童交际的内容和形式。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中的“该怎么办”,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的“我的想法”等。以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口语交际为例,内容是:小朋友单独在家,有陌生人来访,称是父亲的朋友,要求学生们讨论怎么做,并编成一个故事。教师在教学中会很自然地安排学生扮演小朋友,自己扮演来访者,提出各种可能性的回答,让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小朋友应答的话语,选择最礼貌的方式完成人际交往的任务。



这些内容创设的情境,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碰到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代表性。选取这些生活事件,有利于使学生有感而发,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教学过程形象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扎扎实实地巩固。与此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口语交际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学习的真正价值,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都大有裨益。



(二)互动性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一般是靠言语交流来实现的。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征必须着眼交往主体之间的互动,只有坚持互动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功能。



注重互动是教材在编排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有趣的游戏”,一年级下册园地一中的“春天在哪里”,二年级上册园地一中的“秋游”,二年级下册园地七中的“看图编故事”,都明确地提出了生生、师生交流的互动要求,这显露了口语交际重视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趋势。这里的互动是在师生间、生生间发生的人际互动。作为互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互动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客体的。在互动中,无论是师生的身份还是互动的目的、内容和互动发生的途径、情景等,均体现出明显的教育性的特点。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学生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生生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生间和生生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就教师而言,如,与个别学生、小组学生或全体学生的交往,或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就学生而言,可以是学生个体间的合作,学生群体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内容也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就教师而言,如,对学生知识的教育、情感的交流、行为的指导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就学生而言,可以是学习态度、价值观、能力、观点的相互影响,等等。因此,互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包括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3]



通过多元、多层的互动交流,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上无法展示的知识。学生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聆听学习心得,汲取采纳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学习成果,接着自己总结,改进提高,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潜能,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多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引导和监督,促进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合作交流的力量和成果,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分析与建议

(三)综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快速变动,知识和信息呈爆炸趋势,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学会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因此,知识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知识已被人们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与知识本身相比,求知的意识和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做事的能力和反思能力更是学生可以享用终身的、最有价值的综合能力。且现代学科发展的根本特点是趋向综合和学科交叉,因此教材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它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材中有意识地、带有启发性地反映这方面的内容,将对学生拓宽思路和提高综合能力产生重要作用,使之在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学习中,碰到问题或考虑问题时能拓宽思路,向其他学科渗透,获得新的灵感或创新性思维。



本教材在编排口语交际内容时,正是顺应这一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努力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同时,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动手能力、应对能力和想象能力。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的“我们的画”,一年级下册园地八中“未来的桥”以及二年级上册园地八中的“有趣的动物、植物”,对动手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都提出了要求,这体现了口语交际教学重视综合能力培养的发展特点。



学科能力的发展是综合能力发展的前提,综合能力的发展又带来学科能力的发展,学科能力的发展最终是以综合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综合能力是将观察问题的全面性、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学科知识的渗透性、科学方法的交互性及探究未知的创新性融为一体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崭新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全面思考,综合培养,不可偏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分析与建议

二、建议



教材编排从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空白到出现,说明了口语交际在教材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但是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口语交际教材的内容应该更加凸显交际性的主题



通过这些跟交际性主题有关的实例的练习,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会如何与人沟通,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之所在。近二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言语教学要围绕人类交际的需要进行”等观点,如,李维鼎、刘焕辉、李海林等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刘焕辉教授更是对言语交际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有《言语交际学》《言语交际学基本原理》《交际语言学导论》等著作[4]。因此,在教材编排和教师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成果。



(二)训练序列编排应该更加科学化



口语交际教材要力求“按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发展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加深地组成序列,依次向前发展,体现出渐进性。”[5]通过这种序化组合,才能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叠,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教学质量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材编排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各有侧重。低年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但口语规范性较差。因此该阶段应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模仿能力、良好的交际习惯和文明礼仪。从训练形式看,多采用看图说话和日常会话的形式。在中年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口语水平与书面语言水平持平,并开始反超,该阶段应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并重视体态语的教学。从口语交际的形式看,要多注重交谈这种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训练形式,设计的交际内容要贴近生活。高年级学生以抽象概念思维能力为主,他们的生活圈子也日渐成人化,此时可以重点训练他们的调节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应对,如何做到大方得体。口语交际的形式可以是演讲、讨论、表演等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分析与建议

(三)在教材中对教学提示需要更加明晰



口语交际教材中的教学提示应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指明培养的是哪些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应该在哪些环节得到体现、如何体现,可以用建议的形式向教师呈现,使教师在教材基础上酌情添加或删减教学内容。教材中设置比较详尽的教学提示,能使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更加明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把握话题的每个步骤,适时进行调节,同时可以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重点进行详细指导,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掌握教学难点,从而弥补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和能力。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张三花:《教科书生活化研究──以〈英语(新目标)〉为例》,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谢志芳:《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初探》,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4]张纲:《中学口语交际教学改革初探》,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21: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