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山谷中的谜底》优秀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6:4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感悟语言、走向生活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案例

丹徒区高桥中心小学  王剑峰



《山谷中的谜底》(苏教版语文第11册)记叙了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景象。课文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也强调:“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如何能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呢?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下面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和反思。

教学片断:

师:(师范读第5、6自然段)这两位旅行者也想到了很多,让我们细细聆听!

师:听了这两位旅行者的启发,你也能像旅行者一样自己去发现知识吗?请你们再次读第5、6自然段,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

生1:这两段话教给我们对待压力的方法,我们可以先弯曲一下,不用总是勇往直前。

生2:我们应该学习雪松,在不能战胜的情况下,先弯曲一下,这样就能保全自己。

生3:弯曲是一种手段,是我们对待困难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弯曲。

教师出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和“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齐读)

师:你能通过一个故事、一句名言或一个成语来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可以先互相说一说。

交流:

生1:我从“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中知道有时忍让和退却是解决矛盾的好方法。

生2: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忘耻辱,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生3:“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故事中的蔺相如一直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生4:“小不忍乱大谋”,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为了大局要学会忍让。

师小结:面对困难,挫折甚至打击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正面抗争”,要尽最大的可能去承受,去主动挑战,但当困难已经大到你无法承受的地步的时候,就要学会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积蓄力量,以求反弹的机会。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请同学们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师: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那么这篇课文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呢?

生1:对于困难和压力,我们既要去勇敢地抗争,也要学会以退为进。

生2:我知道了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学会忍让,忍让是解决问题与矛盾的好武器。

生3:从蔺相如的身上,我懂得了忍让有时比勇往直前更难,更可贵。

……

分析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同是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山谷中的谜底》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去自主阅读,通过朗读、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朗读和讨论中感悟。我留给了学生足够张扬个性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  在朗读、讨论中感悟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说、任意地论。我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喋喋不休”“唠叨不止”地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而是让学生抓住能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发挥个性、健全人格的话题,通过对文体中的言语进行熟读精思,潜思体会,产生个性化的感悟。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用个性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只有当学生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达时,教师才可用启发、点拨、暗示等方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进一步熟读、精思、观察、体验、想像,使学生茅塞顿开。

2、  在生活中升华

宋代朱熹曾说:“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过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我让学生通过一个故事、一句名言或一个成语来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学生们在“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回答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们在充分阅读、尽情思考的基础上、在生活积累中,进行自我构建,自我升华。

3、  从知识、情感走向生活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要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理性世界。学生学习了课文能得到某种启迪,使学生越学越聪慧。我让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一节课后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学生们谈了如何对待困难和压力;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如何看待人和事等方面做了回答。学生们不仅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对生活和自身也有了思考,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学生从课文中走向生活,从知识到价值观,从语文到人生,这不就是阅读的真谛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9: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