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 邵友军



【设计意图】



1.主题凝聚、资源整合,以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2.比照参读、并列索解,以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3.举象显情、借象悟情,以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同时呈现,比较题意



1.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临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境界,一同见证两对好朋友的深厚友谊。



2.自读诗题,感悟节奏,领悟诗题之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3.比较诗题,谈发现。



预设一:都有一个“送”字,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凸显主题。)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远行就意味着天各一方,很难有再见面的机会。因此,古人对离别的感受特别深,他们写出来的诗也特别精彩。]



预设二:都有地名,“广陵”和“安西”。(引导学生利用注释来理解。)



广陵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的都市;安西在现在的新疆的最西边,(出示地图)那时是唐朝的西域边关。从首都长安出发,要穿越几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达那里。



预设三: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提示人物。)



师: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



4.区别题目中“之”和“使”的意思。



(“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



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了吗?谁送别谁去哪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课件出示两首诗,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渭城朝雨”的“朝”读“zhāo”,“客舍青青”的“舍”要读第四声。



3.对比“故人西辞黄鹤楼”与“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是“故人”,所指却不一样。前指孟浩然,后指王维自己。



“西辞”指向西告别,往东而去; “西出”指向东告别,往西而去。



4.借助字典和注释,并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并交流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5.诵读这两首诗。要求读得有节奏, 读得有韵味。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古诗一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如果你能把文字读成画面,那就了不起了。自己轻声读读第一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预设一:烟花三月──赏一幅风景



1.烟花三月──阳春三月,杨柳花开,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点明了送别的时间。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桑叶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风送红雨,碧波扬白帆。这是古代诗人结伴同游的季节。)



2.在这白花竞秀、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好朋友就要离别远行,自己却无法同游,这其间含有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呢?(因为孟浩然所去的扬州,正是唐代的繁华地区,那里是珠连绣户,弦管声歌,令人神往。)一齐读读这两句。



预设二:孤帆远影──品一个“孤”字



1.“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什么意思?(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



[“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



2.是啊,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此时此刻,诗人能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只有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



3.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孤帆”,你还会觉得它仅仅是“一条小船”的意思吗?从这个“孤”字,你读出了什么?



(作者因朋友远去而感到孤独、孤单、伤感……)



这小小的一个“孤”字,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生齐读全句。)



4.想象相聚画面



孟浩然坐着小船,顺江东去了。李白伫立江边,思绪泉涌,他与孟浩然的交往还历历在目: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



幸福快乐的日子就这样被这无情的“孤帆远影”带走了……



(生齐读全诗。)



预设三:碧空长江──赏一个“尽”字



1.“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



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2.滚滚长江水,流不尽心中情啊。唐人写送别诗,往往寄情于水,就像另外几首诗里写的一样。读(屏幕显示):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韩琮《暮春铲水送别》”



3.水,迢迢不断;水,波涛荡漾;水,一逝不返。水流无限,别情无限。可如今这种别情离恨只能化成滚滚的东流水,向天边流去,向扬州流去。一齐读全诗。



4.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



5.让我们把诗人的这种离愁别绪通过诵读表达出来吧。



练读──个别读(配乐)──齐读。



(二)《送元二使安西》



(课件展示渭城的繁华与安西的萧条景象。)



自古人生重离别。元二此去是千里之外,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料,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自由读诗后填空:如今,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黄沙满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如今,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满目荒凉)。



如今,渭城这儿听不尽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却(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正因为元二此去是茫茫的大漠与戈壁,长途跋涉,此地一别,生死难料,所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除了留恋还多了一些什么?



预设一:多一份“无故人”的凄凉与关切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来陪你──(喝酒,吟诗……)



2.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没有朋友呢?西出阳关就没有──父母、兄弟、妻儿……



3.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生死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二:更多了一杯离别的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1.(伤感的酒)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脚步,朋友终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祝福的酒)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您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壮行的酒)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来年凯旋而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酒,可用以消愁,可递友情,可寄豪情。但事实往往是“醉不成欢惨将别”。于是,酒到酣处人寂寞,酒香飘处别情浓。正像另外几首诗所写的,读(屏幕显示):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御赴常州》



如今暂寄樽前酒,明日辞君步步愁。──刘禹锡《置酒相送张员外贾》”



这浓浓的离情,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这样的一首缠绵悱恻的诗──《送元二使安西》(配乐齐读)。



四、回顾全文,归纳升华



1.两位诗人就这样送别了朋友,朋友远行了,留给诗人的是一种怎样的愁绪呢?



2.“自古多情伤离别”,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朋友走了,诗人还在反复吟诵着这两首诗──



(齐读。)



五、设计作业,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两位诗人的离别世界,见证到诗人与朋友的那份真挚友谊,感受到他们替朋友担忧、为朋友祝福的那颗真诚的心,确实是感同身受。课后我们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别诗,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离别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11: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