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季宝宝的衣食住行要主要哪些方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8:4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盛夏的来临,如何让宝宝健康度夏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我分两期介绍宝宝在夏季的保健知识,这一期主要介绍宝宝在夏季的衣食住行

  衣  
  夏天,宝宝穿的衣服要选择薄薄的、柔软的、宽松的,透气、散热、吸汗性较强的棉织品;衣服的颜色宜选择偏淡的,因为颜色越浅,吸收太阳的热量就越少;婴儿的尿布应选择棉布的,不要垫太厚,尿布的外面最好不要包塑料薄膜,以便透气和散热。  
  宝宝的皮肤娇嫩,出汗多就容易发生痱子、疖子等皮肤问题,所以给宝宝勤洗澡、勤换衣服是非常重要的。洗澡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35℃,水温高了起不到散热的作用,反而越洗越热;水温低了,宝宝容易着凉,所以给小宝宝洗澡,家长最好测一下水温。正常情况下,宝宝在夏天可一天洗两次澡,到了三伏天,一天可洗3~4次澡,以保持皮肤清洁和汗腺通畅。  
  食  
  1.勿断奶:不要在盛夏给宝宝断奶,因为母乳内不仅含有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而且含有多种预防疾病的抗体,可以有效地预防夏季流行性腹泻和营养不良等疾病。  
  2.多喂水:夏天出汗多,婴幼儿很容易因此造成体液减少。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母乳充足,即使在盛夏也不必喂白开水,母乳中所含的水分足够新生儿的身体所需。人工喂养的宝宝则需要每2~3小时喂一次白开水,不要给宝宝喂糖水,糖水会影响他们的食欲,如发现宝宝烦躁不安或哭闹、小便减少、大便干结、口干舌燥,应适当多喂一些水。大一些的孩子,家长要避免他们喝太多的饮料,尽量不要给他们喝冰镇的饮料,鼓励他们多喝白开水。  
  3.不要吃过多的冷饮:首先,冷饮要选择符合卫生要求的,不含色素或含色素少的冷饮。其次,宝宝一天最多吃两根冰棍。家长要在气温超过30℃时才可给宝宝吃冷饮,天气转凉了就不要再吃,很多宝宝一到秋天就容易咳嗽、腹泻,与夏季多吃寒冷的瓜果和冷饮有直接的关系。  
  4.多吃水果:夏季的瓜果都很新鲜,可以防暑降温,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维生素及矿物质,但是不要吃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尤其是西瓜。在冰箱里冰过的水果,寒性太大,容易伤及脾胃。  
  5.夏季里的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宝宝出了大量的汗,不但损耗了大量体液,而且还损耗了体内的各种营养素。再加上夏季炎热,宝宝容易睡眠不足,从而导致食欲下降,所以,各种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猪肉、鸡蛋、鸽肉、鸭肉等要经常给宝宝食用,牛奶和鸡蛋则必须每天食用。  
  夏季应少吃或不吃羊肉、狗肉、麻雀肉、龙眼肉、荔枝等热性大的食物,鱼虾吃多了也会上火,所以也应少吃。鼓励宝宝多吃蔬菜,但韭菜、洋葱、辣椒等热性的蔬菜也应少吃,尽量不吃油腻煎炸的食品、炒货以及冷元宵、冷糍粑、冷年糕等难消化的食品。夏季,宝宝适宜多喝些纯正的藕粉,家长也可以把红枣、花生、莲子或百合煮烂、打碎后与藕粉一起烧。另外,很多家长在夏天会一直做紫菜汤喝。紫菜性寒,不宜长期吃,体弱多病,易咳喘、腹泻的宝宝最好不吃。此外,苦瓜、荸荠、西瓜、甜瓜也是大寒的食物,身体不好的宝宝尽量不吃。  
  住  
  夏季,室内空气的流通是非常重要的,能起到非常好的降温效果,可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空调度夏,很多家庭为了省电,只在一个房间开空调,并关上房门,这样就造成房间内外温差很大。而宝宝好动,进进出出,很容易生病,所以我建议夏天开空调的房间最好打开房门,让家里有一个较平稳的温度环境。还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宝宝在空调的风口下玩耍,空调的温度不要太低,26℃~28℃最为适宜。使用电风扇的家庭,要选择风力柔和的电风扇,不要对着宝宝吹,宝宝熟睡时应关掉电扇或改成微风,以免着凉。  
  夏天还要注意防蚊,给宝宝挂上蚊帐是个很不错的方法,最好不要在他们房间使用蚊香、驱蚊药水等用品。  
  行  
  夏日中午暑气最盛,千万不要放任宝宝在室外活动,以免中暑。平时也不要让宝宝在烈日下暴晒,外出时要戴上遮阳帽。夏天外出旅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身边应备些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仁丹、藿香正气水等,还要防止摔跤、磕碰引起外伤。  
  另外,夏季里要防烫伤。把热水瓶、热汤、热粥、热油放在小儿碰不到的地方。洗澡时应先倒入凉水,然后再加入热水,以免小儿误入而被烫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2: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