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班绘本阅读活动优质课教案设计:挤呀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6:1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绘本《挤呀挤》中小动物们形象逼真,动态鲜明,一个一个出场,挤到小床上的情景十分有趣。书中虽然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动物们滑稽搞笑的动作和表情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动态性的表现,都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乐于描述和模仿书中动物的动作,完成游戏性的学习。所以我们把绘本《挤呀挤》放在小班年龄段,设计了两个活动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体验与同伴一起拥挤玩乐的快乐情绪。  
  2. 学习自己看书,乐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对图画的理解。  
  3. 能辨别并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愿意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书,小床一只,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经验反馈,游戏体验  
  1. 出示小床,让幼儿反馈已有经验。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你家里有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  
  2. 请幼儿由一个到一组再到全班逐一上床,体验越来越拥挤的感觉,并让幼儿自由讲述这种感觉。  
  3.出示图书,请幼儿观察封面:上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呀?怎么啦?  
  二、自主阅读图书  
  幼儿自由自在地看书3分钟左右,鼓励幼儿找喜欢的一页仔细看看、自言自语地说说,并注意不影响同伴。  
  三、集中交流  
  1. 提问:你喜欢哪一页,这页上有谁?在干什么?  
  2.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播放相应的PPT,组织幼儿集体观察和讲述画面的情景,并及时组织幼儿用语言描述、用动作模仿各种小动物。  
  (1)如果幼儿反馈小床的信息,教师提问:这是怎么样的小床?床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数数有几只小动物?  
  (2)如果幼儿反馈小动物的信息,如“小狗来了”,教师提问:小狗是怎么样的?鼓励幼儿用各种词句描述小狗:汪汪汪、黄黄的、可爱的、吐着舌头等;并让幼儿模仿小狗的动作。  
  3.根据幼儿反馈信息的程度,可安排幼儿第二次自主阅读,补充信息。  
  四、表演游戏:挤呀挤  
  幼儿自选一个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教师播放PPT,根据画面提示,请幼儿扮演该角色表演给大家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6:12:1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 感受小动物逐渐增多的画面变化,练习数数。  
  2. 能根据同伴提供的信息寻找相关的书页,愿意讲述该页内容。  
  3. 学说简单的对话,初步形成故事。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书,贴绒教具若干,小床一只,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前次阅读的经验  
  1. 出示图书,提问:这本书里讲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贴绒,在黑板上展示。  
  2. 提出阅读要求:从封面开始仔细看书,谁先来?谁第二个来?  
  二、幼儿自主阅读  
  教师提醒幼儿逐页翻看。  
  三、集中交流  
  1. 提问:谁第一个来到床上?它是怎么来的?  
  让个别幼儿反馈信息,集体寻找相关的书页,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有序排列角色顺序。  
  2. 继续提问:小动物来到床上说了些什么?又有谁来了?它们是怎么说的?  
  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角色间的对话,自然形成故事片段,如:小老鼠钻进被窝,说:“真舒服啊!真暖和呀!”小鸭子“嘎嘎嘎”地走来了,它说:“我也要上来!”小老鼠说:“欢迎你!”两个好朋友一起钻进被窝。  
  3. 同法讲述2~3个情节片段,根据幼儿的情况可组织第二次阅读,过程中组织幼儿及时数数,自然渗透点数练习。  
  四、表演游戏  
  出示小床,请幼儿自选喜欢的角色头饰,师幼一起,一边讲述自编故事(教师讲述串联部分,幼儿讲述对话)一边表演。 (作者:费含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2: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