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数学问题的解决,实质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引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对于数学应用题的建模过程,我认为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背景。建立应用题的数学模型,首先学生必须对应用题的实际原形有充分的了解,明确原型的特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因为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浅,所以对于有些难以理解数学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实际演示,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情境,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经历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主动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学材料,为解决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分辨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其次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概括总结。比如刘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了情景模拟之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相遇问题进行了抽象,抽象出线段图,进而抽象出数量关系,为今后解决类似数学问题奠定了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