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0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一)



袁 瑢 田本娜



执  教:袁 瑢(上海市实验小学)



评  析:田本娜(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授课时间:1980年11月28日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第44课《惊弓之鸟》, (出示课题)打开课本翻到142页,这一课你们已经预习过了,在预习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插图上更羸身上怎么没箭袋?还有他们打猎应该骑在马上的。



生:我对这篇课文的第一节有一个问题,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 “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这儿不应该用“射下来”。



师:你的意思是说既然不用箭怎么能说“射”呢,对吧?



生:图画上画的更羸是在射鸟,鸟在上面,更羸在下面拉弓,拉弓的声音大雁怎能听得见?



生:我来解答×××的问题,拉弓以后,这根弦在振动,弦一振动,空气也随着一起振动,振动的声音传到大雁那儿,大雁听到了,就心里害怕。



生: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为什么这里要用两个“直”字?



生: “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这“信不过”是不相信还是听不清?



生:魏王更加奇怪了,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前面更羸已经说过了: “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那么,魏王应该思考一番,认为这是对的,为什么还要问呢?



师:好,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说明这一课你们是认真预习了。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一个来解决。



〔评析:教师从三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预习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看,他们在预习中认真读书,真正动了天君,而且观察很细。提出的问题都是课文内容的要点,对于教师指导下面的阅读可以有的放矢。〕



师:“惊弓之鸟”是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 这只鸟是只什么鸟?



生:这只鸟是大雁。



师: 对, 是大雁(板书: 大雁)。注意,这个“雁”字是厂字头,里面有两个单立人,右边一共有四小横,大家要注意这个字的写法。(出示雁的标本)这是一只大雁的标本。你们看看,雁的身体跟燕子、麻雀等比起来要大得多,因此人们习惯上称它大雁。关于大雁的生活习性你们知道些什么?



生:大雁喜欢住在水池边。



生:大雁还喜欢成群地飞,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一起飞。



师:对,大雁喜欢成群结队地一起飞。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来了,又从南方飞回北方。它们飞行的时候总是排成整齐的队伍,有的时候排成一字形,有的时候排成人字形。“惊弓之鸟”这个故事里讲了几只大雁从远处飞来?



生: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



师:对,只有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板书:一只。)



〔评析:这一环节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解题中引导学生学到了“大雁”是一种候鸟,通过观察标本,认识到大雁比燕子、麻雀要大得多,所以称为大雁,并指出了“雁”字的写法。关于大雁的生活习性教师引导学生讲出来,袁老师很重视调动学生的知识资源。〕



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谁的事?



生: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了更羸的事情。



师:对!(板书:更羸)更羸的“羸”下面中间部分是什么字?



生:中间部分是“羊”字少了一横。



师:“羊”少了一横?大家仔细看一看书上。



生:更羸的“羸”字当中是个“羊”字。



师:对了,一只羊的“羊”字(添写上“羊”)。(板书:赢)你们再看,这是什么字?



生:这是“赢” 字,输赢的赢。 



师:对,这两个字,字形很相像,但是它们的读音、写法、意义都不一样。要注意这读léi,更羸的羸;这读yíng,输赢的赢(学生读)。在这课书里,还有一个多音字,大家看书上第六行有一个词“大王”,在这里的“大”不读dà,应读dài。古时候称国王为dài王,把拼音注上去。(学生在书上注上拼音。)



(师让学生同座互相听读课文,并互相提意见。)



师:我听了同学们的话,觉得大家都读得挺认真,听得也很仔细。读的同学都读正确了,但大家要求很高,还希望把人物的感情、语气读出来。我想,等学完以后就能读好了。



〔评析: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很细致。先要学生讲出“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谁的事”。接着分析了“羸”字的写法,并和“赢”字进行了字形、字音、字义的区别;又对“大王”的“大”字的读音进行了指导。最后,又读课文进行了检查,而且是调动学生互相检查,培养学生的听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分成两段。第一段从开始到143 页的第一行“直掉下来”,下边是第二段。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一边默读一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只要简单回答就可以了。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



生:我认为这一段主要是讲了更羸打猎的事。



师:讲了更羸打猎当中的一件什么事呢?



生:更羸射大雁的事。



师:更羸是怎样射下大雁的呢?



生: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一只大雁。



师:对啊,这一段就是讲更羸不用箭射下一只大雁这么一件事。



〔评析:教师重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开始阅读课文时,因为是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先给该课文分了两段,但是,教师没有给每一段概括出主要内容,教师的用心是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开始学生概括得不够完整,教师没有代替学生把要点讲出来,学生说得不准确时,教师再提问,最后概括出“这一段就是讲更羸不用箭射下一只大雁的事”。学生的概括能力就是要这样一步一步训练,可见袁老师的耐心。〕



师: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讲这件事的呢?看课文的第一句话:“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短短一句话介绍了哪些内容?



生:介绍了是谁、什么时候、什么人这些内容。



生:这句话介绍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



师:第一句话介绍了更羸是什么时候、什么国家、什么身份的人。他是射箭能手。(板书:能手)“能手”是什么意思?



生:“能手”就是这方面的技术很强。



师:对,一个人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大家就称他为能手。(在“能手” 前加上“射箭”) 那么,“射箭能手”呢?



生:“射箭能手”就是说射箭很准,百发百中的。



生:射箭很准就说明射箭技术很高明。



师:对。更羸还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是有名的射箭能手。(在“射箭能手”前加“有名的”)他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



〔评析:学习第一段,先学第一句话。提问学生:短短一句话介绍了哪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一句话要表达得完整。同时,老师从语言构造上,一步一步从“能手”到“射箭能手”再到“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用词要准确。〕



师:我们再看书上。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他们看到了什么?又说了些什么?



生:更羸对魏王说: “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师:他们看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板书: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更羸这样说,说明他很有把握,充满信心。刚才有个同学问,他既然不用箭,怎么能说是“射”下来呢?这问题谁能回答?



生:这是更羸说的话。说是不用箭,照样可以和用箭一样,把一只大雁射下来,所以应该用“射”。



师:你说得对!读这句话时要用肯定的语气。有几个字要读得重一些, “只要……就……” “拉”“射”都要重一点,谁来读一下?



(生读“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 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一段。)



师:我觉得还可以读得重一些。(师范读,生齐读。)



〔评析:这里教师指导朗读很到位,读这句话时,先指出“只要……就……”“拉”“射”都要读得重一点,学生读得不够理想,教师范读,学生读然后又齐读。为什么反复读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通过反复读,以加深理解。而且,在检查预习时,学生提出“他不用箭,怎么用‘射’下来呢?”通过师生对话,明确了为什么用“射”字的道理。〕



师: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想一想这时候魏王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魏王是这样想的:难道更羸有这样大的本事?



生:魏王是这样想的:一般射鸟的时候总是离不开箭的,箭也是离不开弓的,更羸说的是真的吗?



生:魏王还会这样想:我活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有人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



生:在这里“信不过”就是不相信更羸的意思,不相信他的话。



师:同学们都分析得很清楚。魏王从没听见过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的事,而更羸却这么说。他觉得非常惊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所以问:“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真有这样的本事吗?



生:更羸没有这样的本事,是因为大雁受过箭伤。



〔评析:教师巧妙地提出“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想一想这时候魏王怎么想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想象。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魏王的心理活动。这样就把一句话理解得非常丰富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师:看看书上哪一节是说把大雁射下来的,读一读课文。



(指名学生读第四小节:“更羸并不取箭…… 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师:这一节就是讲更羸射大雁,只有一句话,是个长句子。你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长句子讲了几层意思?



生:这个长句子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这是说明更羸的动作。“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这是讲大雁怎样掉下来的。



师:对的,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讲更羸怎么射大雁的,他并不取箭,注意,这里不用“并”也可以的,现在用上“并”起什么作用?



生:前面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 “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后面他就是这样做的,所以用上个“并”。



师:这里用“并” 是加强语气,强调他不取箭。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结果怎样呢?“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这里用两个“直”字, “直往上飞”这个“直”什么意思?



生:一直往上飞。



师:“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这个“直”什么意思呢?



生:笔直地掉下来。



师:这句话读时要注意。“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把更羸的动作写得很具体,这时候旁边的人一定在注视着他怎么射大雁的,因此读到这里要稍微停顿一下。“只听得‘嘣’的一声响”,这个‘嘣’要读得短而有力,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读这几个小句子速度应该怎样?



生:要读得快一些,因为那只大雁直往上飞,又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一下子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师:对啊,这几个小句子速度要读得快些。谁把这一小节读一下?要读得好(指名读这一小节。)



生:“只听是‘嘣’的一声响”这里她读得不够快。



师:还有, “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 这儿要停顿得长些。“嘣”字要读得又短又有力,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师:好,你们看这幅插图画的是哪一个情节?



生:画的是更羸并不取箭,左手拿弓,右手拉弦,那只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生:还画了第五节。“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 “真有这样的本事!”因为图画上魏王抬头向上面看,所以,这幅画中也有第五节的内容。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因为魏王听了更羸的话,抬头仔细看更羸怎样把大雁射下来, 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大雁还没有落到地上,还在半空里,所以我不同意他的意见。



师:你们仔细看看,这只大雁在半空里怎么样了?



生:它已经是头朝下,直往下面掉了。



师:我觉得主要是画了更羸射大雁的情景,这时候,魏王已经看到大雁掉下来了,他心里感到很惊奇。



……



〔评析:教师很细致地指导学生理解字词句和朗读,并通过对照课文、观察插图,将观察、读书、思考结合起来,师生对话气氛活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

第二课时



……



(师出示卡片: “弦” “惨”“孤” “裂”字,学生解释字义和“孤”字的字形,区别了“瓜”和“爪”不同。师指名读第一段课文。)



师:这一段课文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叙述的呢?一开始介绍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接着就讲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情呢?更羸和魏王在野外打猎,看见一只大雁,更羸说,我不用箭就能射下这只大雁,接着说更羸果然不用箭射下了这只大雁。这一段主要讲更羸不用箭射下了大雁。(师让学生默读第二段课文,并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评析:在学习第二段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将第一段读了一遍,教师又将第一段简要而又连贯地叙述了一遍,才开始让学生默读第二段。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有了连贯性,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如何概括一段的要点。〕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



生:第二段主要讲更羸射下这只大雁的原因。



师:对!那么在这一段里,哪一节说明了射下大雁的原因?



生(读书上句子): “更羸说:‘它飞得慢, 叫的声音很悲惨。……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师:是呀,更羸说的这一段话,说明了他能射下大雁的原因。更羸一共说了四句话:第一句“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板书: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这里更羸怎么知道声音很悲惨呢?



生:因为课文前面说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所以更羸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师: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只有个“鸣”,更羸为什么说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生:因为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射鸟很有经验,能听出来大雁叫得很悲惨。



师:对呀!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嘛,听了这只大雁鸣叫的声音,他就听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魏王听出来了没有?



生:没有。



师: “飞得慢”是他看到的,“叫的声音很悲惨”是他听出来的。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现象。看第二句说的还是现象吗?



生:第二句写了更羸知道它飞得慢的原因,也写了叫的声音悲惨的原因。



生:第二句说是他分析出来的。



师:对!第二句话分析了他看到的现象,更羸是怎样分析的?他看见大雁慢慢地飞来,飞得慢,因为什么?(板书:飞得慢, 因为……)



生: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 (板书:愈合)这个“愈合”的“愈”,你们在哪一句话里学过?



生: “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师: “愈来愈多”这个“愈”跟“越” 一样的意思, 这里的“愈”什么意思呢?



生:在这里这个“愈”是病好的意思。



师:这个“愈”是病好, “合”是合拢。“愈合”就是伤口长好了,伤口长得合拢了。但这只雁,伤口没有愈合。更羸分析叫的声音悲惨,是根据什么呢?



生:叫得悲惨,因为它失去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板书:叫得悲惨,因为……)



生:他讲错了,叫得悲惨的原因应该是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离开同伴”不能说成“失去同伴”。



师:对了,它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板书:孤单失群)。一只大雁孤单失群, 这个“失” 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失” 是离开了的意思。



生:这个“失” 是没有的意思。



师:这个“失”在这里是找不到的意思。“失群”就是找不到大家了。更羸根据他看到的、听到的现象作了这样的分析,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板书: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更羸又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把有关的话读出来。



生(读):“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 伤口又裂开了, 就掉了下来。”



师:对!“它一听到弦响”,这里要是不用“它” 字, 可以怎么说?



生:可以用“大雁” “那只大雁”“这只大雁”。



师:这是一只普通的大雁吗?要把这只大雁的特点讲出来。



生: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因为它已经受过箭伤,所以它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



师:所以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为什么拼命往高处飞? (板书:一听到弦响 就 拼命高飞)



生:因为箭射到一定程度不能再射上去了,它往高处飞,箭就射不到它了,所以它拼命往高处飞。



师:唉, 它想要逃命, 小朋友,想一想,一只受过箭伤的鸟,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这是一只怎样的鸟?



生:这就是一只“惊弓之鸟”。



师:对呀!这只惊弓之鸟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板书: 一使劲 就 掉了下来)。小朋友,第一段里哪一句话是讲这惊弓之鸟掉下来的事实?



生: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生:应该把这句话也加进去“只听得‘嘣’的一声响”,因为弦声不响,大雁是不会掉下来的。



师:对呀!只听见“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现在你们回过头来读这句话,体会体会这里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



生:我认为“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的“直”用得非常好,因为这是惊弓之鸟,它的伤口裂开来,再也飞不上去了,所以就笔直地掉到地上了。



生:还有“那只大雁直往上飞”这个“直”也是用得很好的,因为大雁听到弦响生怕箭会把它射中,它想逃命,就拼命直往上飞。



生:我觉得这个“忽然”用得很好,因为这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说明很快的。



生:我觉得“嘣”字用得好,因为这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说明速度很快。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更羸就是这样分析的。他把看到的现象仔细分析,飞得慢,是因为受过箭伤,叫得悲惨,是因为孤单失群,所以他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他再进一步分析,一只受过箭伤的鸟,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会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因此断定不用箭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评析:教师通过分析句子,使学生明白道理;又通过分析道理,使学生理解如何遣词造句。第二段主要通过阅读分析四句话,使学生理解更羸射下这只大雁的原因后。第一句话是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话是通过分析,说明它飞得慢叫得悲惨的原因。教师并没有讲大道理,可是学生会感悟到,认识事物的方法,一是靠直观,看到、听到;二是动脑筋,认真分析,就会把事情认识清楚,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在理解该段时,对于“愈”“失”“直”“忽然”“嘣”又结合语境,使学生体会这些词语运用之妙,从读书中感悟写作上如何遣词造句。教师还提出:更羸怎么知道声音很悲惨?要求学生从第一段中找答案,这是教给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理解内容的读书方法。〕



(师请两个同学分角色读课文第二段。通过教师指导,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评析: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处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全篇课文分两段,每段主要讲什么,想一想为什么分这样两段。



生:第一段主要讲更羸不用箭射下一只大雁,第二段主要讲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



师: 对! 为什么分这样两段呢?



生:第一段写的是射大雁的经过,第二段写的是怎么会把这只大雁射下来的。



师:对,第一段写的是更羸射大雁的经过和结果,第二段说明射下大雁的原因,所以分这样两段,现在请大家认认真真地把全文轻声读一遍。



(学生轻声齐读全文。)



〔评析:教师在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段的依据,给学生指出分段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师:同学们, 谁来讲一讲,“惊弓之鸟”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听到弦响就害怕,就是“惊弓之鸟”。



师:对,一只受过箭伤的鸟,一听到弦响,十分害怕,这就是“惊弓之鸟”。



生:有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非常恐慌,也是“惊弓之鸟”。



师:噢,比喻一种人遇到什么类似的情况?



生:比如说,打了败仗,并没人来追他们,但是他们很恐慌,听到草的响声,以为是追兵来了,听了风声鹤唳,也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



师:这些打败仗的人,就成了什么?



生:(齐答)惊弓之鸟。



生:我有个问题,为什么课文题目要用“惊弓之鸟”呢?前面讲的主要是射箭能手更羸,为什么不用“更羸和魏王打猎”呢?



师:“惊弓之鸟”是成语,这个故事是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一种人,这种人受过惊吓以后,一见到什么动静,心里就特别害怕,成了“惊弓之鸟”,因为这是个成语故事,所以题目就用上“惊弓之鸟”。你们说, 像“惊弓之鸟”的这种人可取吗?



生:这种人是不可取的,这种人是胆小鬼,他一次受惊,下一次就再也不敢做这事了。



师:这些人受过一次教训以后,下次就很害怕了,这种人必然是胆小怕事,没有勇往直前的精神。你还有什么意见?



生:这些人像国民党一样的,受到咱们共产党的打击就吓得马上要逃命,不像共产党,即使打了败仗,还是很有信心的。



师:对啊。这话讲得对。国民党就是“惊弓之鸟”。我们共产党打仗有的时候也会打败仗的,但是我们不做“惊弓之鸟”。打了败仗不害怕,接受教训,勇往直前,就打胜仗了,因此说“惊弓之鸟”是不可取的。



〔评析:教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究,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惊弓之鸟”的本意,而且理解了“惊弓之鸟”的比喻之意,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不要做胆小怕事的人,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师: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说话练习。说说更羸是怎样断定不用箭只拉弦就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的。可以参考这些内容(指黑板上的板书),想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先自己考虑,再与同桌的同学商量商量,现在下课。



〔评析:通过说一段连贯的话,“更羸是怎样判断不用箭只拉弦就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的”,既训练学生说话要连贯、有条理,又训练学生掌握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方法。〕



第三课时(略)



这节课主要指导练习说话。



1.指导说一件事要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目的是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说话的能力。如一个学生说,他准备先说更羸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然后说他是怎样分析的,最后说他怎样进一步分析的。



2.指名好、中、差学生按照自己准备的顺序,参考板书进行讲述,学生评议,教师随时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


《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二)



刘 颖 于连昶 田本娜



执 教:刘 颖(天津市塘沽区实验学校)



指 导:于连昶(天津市塘沽区教育中心)



评 析:田本娜(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授课时间:1993年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 “弓”是什么呢?就是这样的东西(板画“弓”)。这就是弓上的弦(指画上的弦)。如果拉一下弦,会发出什么响声呀?



生:会发出“嘣”的一声响。



师:没错。把箭搭在弦上射出去,就能刺中动物或敌人,所以古时候人们把它当作一种兵器。



师:这“鸟”是什么鸟呢?



生:是大雁。



师:指导“雁”字的写法,提示:大雁有一对翅膀。



师:(投影:群雁)这是一群大雁在飞。大雁排成行飞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后面的大雁可以借着前面那只大雁翅膀扇的风,飞起来比较省力;再有就是许多大雁在一起飞,不必担心会出什么危险。咱们来听一听他们的叫声。(放音响)从这叫声里,我们感觉到它们生活在集体里,互相帮助,心里舒服自在。



师:(投影:孤雁)呀,这只大雁找不到雁群了,孤零零的没有同伴,我们就说它是──



生:孤单失群。



生:就是大雁孤零零的,找不到雁群了。



师:理解得好。“失”就是“找不着”了。它边飞边鸣,“鸣”就是──



生:叫。



师:(放音响)听它的叫声就知道它多么痛苦,让人听了多么伤心。课文中是说它叫的声音很──



生:悲惨。



师:我们已经知道“弓”和“鸟”是什么了。《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中有一件让人奇怪的事情,是什么事呢?我请两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



生:这篇课文中让人奇怪的事情是,更羸并没有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了。



生:我给他纠正一点,大雁不是被射下来的。更羸并没有用箭,只拉了一下弦,大雁就掉下来了。



师:说得好。“更羸”的“羸”可不好写,你们看。(师板书)课文中哪一段介绍了更羸?



生:是第一段。我来读一读。(生读课文第一段。)



师:什么是“射箭能手”?



生:就是精通射箭的人。



生:我认为是专门射箭的人,而且射得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师:一句话里用了两个成语,真不错。这里说的古时候是两千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时候,那时候有个小国叫魏国。(板书:魏)我们一起读这一句。(生齐读。)



师:好。更羸是射箭能手,可是那只大雁是他射下来的吗?



生:不是。



师:那究竟是怎么掉下来的呢?请一位同学读课文,从第二段开始读到大雁掉下来为止。



(生读课文。)



师:哪一自然段写大雁掉下来了?



生:是第五自然段。



师:请每位同学都默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生:这一段主要写更羸并没有用箭,只拉了一下弦,大雁就掉下来了。



师:这一段写得很具体,你们能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更羸的表现写具体的吗?也就是说先写他怎样,再写他怎样,然后又写他怎样。边读有关的语句,边用数字号标出来。



生:先写更羸并不取箭,再写他左手拿弓,然后写他右手拉弦。



(板书:不取 拿 拉)



师:先写他不取箭,再写他左手的动作,然后写他右手的动作,他拉着弦,那“嘣”的一声响是怎么发出的呢?



生:是他一撒手才发出来的。



师:对,从这一声响中我们也能体会出他的动作。(板书:响)好,这一段又是怎样把大雁掉下来的情况写具体的呢?请接着用刚才的方法,边读边做记号。



生:先写大雁听到弦响直往上飞,再写它拍了两下翅膀,然后写它从半空里掉了下来。(板书:飞 拍 掉)



师:这一段先写更羸的表现,再写大雁掉下来的情况,就是这样写具体的,让我们齐读体会体会。(生齐读。)



师:更羸只拉了一下弦大雁就掉下来了,奇怪吗?



生:奇怪。



师:魏王比你们还奇怪呢,他不仅感到奇怪,而且吓了一大跳,课文中说他──



生:大吃一惊。(板书:大吃一惊)



师:“惊”就是奇怪,惊奇,吓了一跳。“吃”在这里是感到的意思。“大吃一惊”就是不仅感到奇怪,而且吓了一大跳。



(师请学生从第五自然段开始读到课文结束,并体会魏王的大吃一惊。)



师:更羸对前面那个奇怪的现象作了解释,是在哪一段?



生:最后一段。



师:这一段更羸说了几句话?



生:更羸说了四句话。



师:这四句话中哪些是更羸看到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用一小竖线把这两部分隔开。



生:第一句话是更羸看到听到的,后面的三句话是他的分析。



师:更羸观察到了什么,也就是说他看到听到了什么呢?



生: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它的叫声很悲惨。(板书:慢 悲惨)



师:好,下面就是更羸的分析了,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二句话,我们来想一想,这句话对什么进行了分析呢?



生(读后):这句话是对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进行了分析。



师:好,你们再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你能用一句话简明地说说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只大雁呢?(生自读。读后小组议论。)



生:这是一只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的大雁。



生:伤口没有愈合就证明它受过箭伤了。我认为这是一只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的大雁。



师:说得好。这就是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我们来看屏幕。(投影第二句话) “飞得慢” “叫的声音悲惨”这两个方面都是先写结果后写原因,你能用“因为──所以”换一种说法吗?



生: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很好。既然先说原因再说结果也能说得通,课文为什么要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呢?(加上第一句话投影。)



生:因为第一句是更羸观察到的,所以,第二句紧接着就写他的分析。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第一句写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它叫的声音很悲惨,这是更羸观察到的结果,第二句就接着写飞得慢是因为什么,叫的声音悲惨又是因为什么,这样先写结果再写原因,这两句话才联系得紧密。



师:说得太好了。先写结果后写原因是从与第一句话的联系上考虑的。(关掉投影)我们再来看三、四句。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从这两句话看,大雁掉下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是它听到弦响,心里就很害怕。



师:我们一起看屏幕。(投影第三、四句)这两句话都用了“一……就……”的关联词语,如果课文不用好不好呢?



(师分别请两位学生读屏幕上的两句话。)



生:我认为不用不好。不用这个关联词语,似乎听着不紧凑。



生:我同意××的意见,用上这个关联词语,就把大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和拼命往高处飞紧密地连在一起,把大雁使劲,伤口裂开和掉了下来连得很紧。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来读一读,体会这个关联词语的用法。(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说了,大雁掉下来的最主要原因是害怕,那么它听到弦响心里害怕怎么就掉下来了呢?



生:因为它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裂开,就掉了下来。



师:大雁为什么听到弦响心里就很害怕呢?(加上第二句话投影。)



生:因为这是一只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的大雁。



师:这样看来,三、四两句和第二句也是连得很紧的。加上第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四句话,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看,如果把第二句话去掉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第一句是更羸观察到的,第二句是他的分析,没有分析怎么行呢?



师:你是从这句话与前边第一句话的联系上考虑不能去掉的。其他同学能不能从这句话与后边三、四句话的联系上再说一说?



生:我来说。这句话是分析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悲惨的原因。后边三、四句话就写了结果,这样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掉了下来。



师:可见这第二句话既是对第一句的分析,也是后边三、四句结果产生的原因,不能删去。那要把三、四句去掉行吗?



生:更不行了。最后大雁到底掉下来没有,去掉三、四句,这件事就没有结果了。



师:好,下面老师说一个意思,同学们读出相应的内容:这一段先写了更羸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悲惨。(生读── )再写了这是一只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的大雁。(生读── )最后写了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掉了下来。(生读── )



师:现在我们已经读懂了每句话的意思,也懂得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请你们默读这一段,想想主要意思。



生(默读后回答):这段主要写大雁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更羸没有用箭,大雁就掉下来了。



生:我基本同意他的看法。这段主要写大雁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掉了下来。



师:说得好。更羸和魏王在郊外打猎时,同时看到这只大雁慢慢飞来,听到它边飞边鸣,但是这两个人的表现却不一样,他们俩各是怎么说的?



生: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 “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 “你有这样的本事?”魏王显然不相信更羸说的话。



师:更羸说“只要…… 就……”,还需要做别的事吗?



生:不需要了。



师:可见更羸多么有把握。更羸预料得对不对?他怎么就预料得这么准呢?



生: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



师:对呀,在打猎时,他观察到那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分析了这是一只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的大雁,所以才决定不取箭,只拉一下弦,把大雁吓下来。那大雁听到弦响,为什么直往高处飞呢?



生:因为它心里害怕。



师:它为什么只拍了两下翅膀就掉下来了呢?



生:因为它的伤口裂开了,它再没有力气拍翅膀了就掉了下来。



师:现在对大雁掉下来的事还奇怪吗?(生摇头。)



师:这样看来,那只大雁的确不是更羸射下来的。



我们得从它本身找原因。它掉下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它心里害怕。



师:“惊弓之鸟”哪个字当害怕讲?



生:“惊”当“害怕”讲。



师:“惊弓之鸟”的“之”是什么意思?



生:“之”就是“的”的意思。



师:整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害怕弓箭的鸟。



师:这是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只是打个比方,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请大家看这两句话。



(投影:①日本鬼子被游击队打怕了,躲在炮楼里不敢出来,真是惊弓之鸟啊!②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查禁假冒伪劣商品,那些做假药的人成了惊弓之鸟。)



生:我知道这个成语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说有些人经历了一次惊吓就害怕了。



生:我理解就是受过一次惊吓的人再遇到类似的事儿时,就害怕得不得了。



师:同学们理解得多好啊!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结合实际情况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继续学习了在读懂每句话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理解自然段,还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道理。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把整篇文章读一读。



(生自由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

二、十三年后的反思



90年代初,我执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六册的一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教材要求继续进行字词句训练,重点进行段的训练,并从中渗透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训练。设计这堂课,我力求体现三个意图:1.突出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心理欲求的时机再认生字,提高复现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2.注重段的言语特点。考虑到学生阅读水平的逐年提高,走出全篇平均使用力量的域限,选取了各具特色的两个自然段,凭借课文的言语环境学习语言的运用。3.创设宽松平和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精神力量,不用唯一的标准答案束缚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如果说在那时,我为研究课带来的一片褒奖之声而盲目欣喜的话,那么,置身于课程改革之中的今天,当尘埃落定之后再看,那节课引发了我许多思考。这也许要感谢时间,是它让我由当局者变成为旁观者。



这节课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抢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用这一理念反躬自问,课上学生与文本、与教师的平等对话有所缺失。如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处理上,教师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清晰理解,用一个一个的问题追问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在师生交流中的体会。表面看来课堂对话宽松和谐,十几个问题学生对答如流,但这种“一问几答”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的意义建构与阅读能力的提高。琐碎的问题在今天看来,不如一个任务的整体交付来得轻松精明:“究竟是谁害了这只受了伤的鸟?只写三、四两句的意思行吗?”以这个任务作为统领,把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在交流中照样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感悟句子、段落之间的联系。这样,教师的角色就由简单的发问者变为激励、唤醒和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智者。而我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关注人的心灵自由。“人的思想的自由是人世间最绚丽的花朵。”为此我们不要代替学生感悟,而要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由此想到,本课的教学就像事先铺就了轨道,教学的列车虽正点顺利到达终点,但生成的东西太少,动人之处不多,留下了遗憾。



仔细想来,十三年前的几点思考今天看来仍然值得借鉴,这样倒也有了些许慰藉。首先,教学注重了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复现生字。小学生学习词语的能力,还要大量地依赖于利用语境提供的信息感知。如在投影出示孤雁的图片时,一并出现“孤单失群”这个词语,接着放孤雁叫声,直觉“悲惨”这个词语,再现了情境,理解了词义。适时穿插了教师介绍一群大雁排成行飞的好处,为后来理解孤雁的“害怕”准备了条件。几个难写的生字,都是在语境中提出指导书写的。



其次,教学注重了有重点地引导学生抓住词句感悟课文的语言。其中,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了言语的具体;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了语言的联系,并扩展到这一段与全文的联系。在课文的言语环境中深入体会词句的意思和作用,就是强化感悟作者的精神生命活动;语言规约与精神生命活动铸就的言语,反复作用于学生,他们在逐步深入的感悟中积累了语言,他们的语感就得到了磨砺,坚持日久,他们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



再有,教学中出现了学生各抒己见的苗头。比如,在理解最后一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时,学生在进行两种语言形式的比较中,自然产生了仁者见山、智者见水的感悟描述,相互之间采长补短的交流油然而生。不同见解的碰撞与交流,丰富了每个学生的感悟。对“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理解,在教师引导下没有滞留在表面,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悟得了深刻的内涵,为学生今后的迁移运用做了铺垫。



这次反思,使我能在怀旧的同时更好地向前。



三、教学评析



1.《惊弓之鸟》这一课是一篇成语故事。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的魏国,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很远,因此,在教学开始,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段预备性谈话。教师通过板画、让学生听录音、看幻灯等教学手段,交代了弓的形状、用法、作用;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雁”字的写法,以及受伤的孤雁失群的叫声──很悲惨,并解释了“孤雁”和“失”的含义。创设出故事发生时的情境,力求把学生引入到故事中去,这是必要的学习上的心理准备。



2.第一段,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而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指导得很得法。如教师提出:“这一段写得很具体,你们能说一说文章是怎样把更羸的表现写具体的吗?也就是说先写他怎样,再写他怎样,然后写他怎样。边读有关的语句,边用数字标出来。”接着又要求学生说说:“这一段又是怎样把大雁掉下来的情况写具体的呢?请接着用刚才的方法,边读边做记号。”从学生的回答中,学生既理解了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又学到了怎样把文章写具体,读写结合;同时,可以看到平时学生读书方法的训练。



3.刘老师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第二段是很正确的,因为第二段是写更羸不用箭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在学习这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三项语言训练:(1)关于句子因果关系的训练。这一段的第二句话是由两个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的,更羸是先讲结果,后讲原因;教师要学生练习先讲原因,后讲结果。然后指出,第二句话与前一句有关。(2)最后两句话中关联词的作用,要求学生去掉关联词读一读,加上关联词再读一读,两相比较,使学生体会“一……就”这个关联词在这两句话中连接前后分句的作用。(3)进行了前后句关系的训练,该段中的四句话,逻辑因果关系很严密,去掉哪一句,这一段的意思也会不完整。



教师确定这三项语言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把教学引向深入,这三项语言训练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条依据:(1)课文提供了这方面的材料,而由于教师认真备课,挖掘出教材提供的语言因素。(2)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训练重点应放在句子构造训练上。教师设计的三项训练,第一项是句与句的关系(因果关系句);第二项是词与句的关系(关联词);第三项是句与段的关系。这三项训练都是围绕句子构造进行的,这样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句子表达的内容,而同时也进行了逻辑思维训练,对于作文要写得连贯也具有指导意义。这种训练体现了语言规律的指导意义。(3)三项语言训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但难度并不太大。因为教师提出的要求明确,只是让学生体会,使学生较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构造,并未要求立即迁移,也未要求换另外的关联词和仿写类似的句段。从学生的回答看,学生完全可以接受,而且会感到学会新知识的喜悦。



4.这一课的思维训练是怎样进行判断。教师紧紧抓住课文提供的判断依据:一要仔细观察,二要认真分析,引导学生读懂事情的因果关系,说明更羸判断的准确性,将语言训练和思维的判断训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遇事要善于观察,认真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5. 最后,教师从更羸和魏王的对话中,从给出的例句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比喻之义,很自然地从中进行了思想教育。



此外,教师的语言很简练、清楚,板书、板画很工整、美观,教态很和蔼。教师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师生合作得很协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

《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三)



王燕骅 沈大安



教学设计:王燕骅(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适用年级:三年级



评  析:沈大安(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写在设计前面的话】



成语故事《惊弓之鸟》入选小语教材,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版本也许不会少于数十种。我执教的《惊弓之鸟》公开课,算来大约就有十次之多。记得80年代教《惊弓之鸟》,着重研究的课题是怎么凭借课文发展学生的思维,于是教学的重点就相应落在了理解更羸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如何进行推理的过程上;90年代,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背景下再教《惊弓之鸟》,认识到该课文虽然的确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极好凭借,但它毕竟是语文教材,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学科本位任务一定不能淡化,于是研究的重点就落在了如何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结合点上,与80年代相比,教法上有了一些创新与突破。今天──在课改推进四、五年之后的今天,再教《惊弓之鸟》这篇传统课文,该如何进一步创新,怎样通过实际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对新课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展开学习过程”“改变学习方式”“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等新理念的理解,成了我近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以下设计,算一次答卷吧,期待大家的批评。



【预设学习目标】



1.凭借拼音,读准“羸、嘣”两个认读字,会认、会写“魏、弦、悲惨、愈”五个生字,会写“弓、箭、射、猎、雁、痛、裂”七个已会认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来历,能在教师提供的具体语境中判断是否适合用“惊弓之鸟”这一成语,感受成语的魅力。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大吃一惊”“更加吃惊”等用词的变化以及更羸说话的准确、严密,体会语言的力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积累和运用先果后因的表达方式。3. 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初步学习根据事物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对于教学过程设计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在实际备课时,不少老师对此不够重视,往往是照教参上写的抄一遍了事。本板块对教参上“学习目标”的表述作了较多的改动,意在:(1)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以便检测;(2)突出过程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对教学目标体系作了重新建构,“过程和方法”作为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纵观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叙述,与传统目标体系中的表述,几乎一个模样,“过程”目标没有能在其间得到反映,这将制约教学过程中“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的落实。补充和突出过程目标,应当成为新设计的第一步。



【点评】教学设计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我们要到哪里去”,二是“我们怎样到那里去”,三是“我们是否到了那里”。这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目标。目标不明或有偏差,就难免会发生南辕北辙的事。所以,对一个教学设计来说,目标的确定实在是太重要了。



王燕骅老师为这一课确定的教学目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一是“全面”。教师充分发掘了这篇教材对学生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并从三个维度对目标作了描述,尤其可贵的是,体现了“过程和方法”这一目标。二是“恰当”。恰当主要是指适合这个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发展的水平,既不过高也不过低,让孩子能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体现教学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像“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来历,能在教师提供的具体语境中判断是否适合用“惊弓之鸟”这一成语,感受成语的魅力”等提法都是适合三年级学生,很有分寸的。三是“具体”。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本课后行为变化的描述,它应当是可操作、可检测的。我们看到,“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大吃一惊” “更加吃惊”等用词的变化”,“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积累和运用先果后因的表达方式”等,都规定得十分具体。如果这些预期的目标能够达成,我们相信这将是一堂有实效的课,而不是那种“上过了和不上都一样”的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惊弓之鸟》教学及评析

教学过程设计





总评

这个教学设计既发挥了传统教学针脚绵密、训练扎实的长处,又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系列理念。我们看到,这节课重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落实,设计细致,教师的引导简洁而明确,许多环节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按着这个设计教学,可以预期教学目标会有较高的达成度,学生也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同时,王老师十分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使得“过程和方法”这个目标得到较好的体现,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都使这个教学设计具有鲜亮的时代色彩。

贵在反思,敢于否定昨日的自我,这是一个优秀教师不断提高的动因。王老师从教四十多年,经历了语文教学的几次变革,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又对老课文作出新设计,在挑战自我中实现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研究更无止境。细读这个教学设计,我们学到的不只是王老师的“剑法”,也就是那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她求诸于己、不断自我修炼的精神,那一股浩然长存的“内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4: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