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5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4.把握学生尊严主体
在以前的课堂上,教师发号施令、一言九鼎,往往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压制学生的思想。实行教改以后,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既有见解主张也有情感精神的生命,教师和学生平等进行知识交流、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上磨合。这样,学生的人格在宽松亲切的情感氛围中得到健康成长,学生的思想也在朋友式的切磋中变的日益成熟。
五个强调:
1.强调对学生倾听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数情况下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新教育思想下的课堂教学则要求教师多听,学生多讲。以前教师在课堂上因为怕学生想不到、想不全,所以讲的面面俱到。新形势下,我们在课堂上不再念经布道,而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认真地听学生们讲,以一种谦逊和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通过倾听,一是真正的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深刻的见解;二是使自己领悟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得以充实和提升。
2.强调对学生鼓励
以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只是轻描淡写,一晃而过,教师没感觉,学生没反应。在新理念下,我们强调加强表扬意识:在课堂上口头评价以鼓励为主,每节课多赞扬学生,多欣赏学生;赞扬不光是一两个学生,而是赞扬一批学生;赞扬不是阶段性的、而是经常性的。经过一段实践,鼓励出了创造力,鼓励出了有特点的学生,鼓励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调师生互激
师生互激,是指师生互动、互学、互相激励、启发。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激励往往是单向的,只讲教师激励学生,不讲究学生激励老师。这种教学方式还是不把学生当成主体,而是当成了知识容器,没有把他们置于学习主体和创造主体的位置。在新理念下,我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把师生互相激励、不断向知识深处钻研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课堂上,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相反的观点,学生就老师的意见展开反驳。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对知识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就更加深远。
4.把握学生尊严的主体
过去的启发式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师心理有数,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暗示诱导学生说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是卓有成效的。新课改后,我们更加主张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大家思考,对学生学习行为作鼓励性评价,是学生在尊重鼓励中去学,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兴趣。
5.强调对学生的宽容
以前,教师虽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学生也不乏真诚和热情。由于严师出高徒的观念,往往宽容度不够,听不进学生的意见。在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们不但可以与老师意见相左、反驳老师,而且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申诉自己的理由。应该说,刚开始作为教师还不适应,随着不断深入和自己心态的调整,逐渐适应。通过宽容,学生的学风日益浓厚,发散思维能力和自尊、自信、自主的思想品质逐渐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