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生物公开课计划生育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6:4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计划生育教学设计案例
江苏南京二十九中致远校区 童宁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已接近100%, 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学生也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因此,本节课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对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数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课时及内容安排

本节内容计划两课时完成。

教师以课前准备的“各国人均收入情况”导入本节知识的, 将学生引入到“计划生育”这一主题中来。

根据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共设计了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性活动内容:

1.以小品“超生游击队”情节为探究线索的──“超生的后果”。

2.以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采用数学推算方法来进行的探究──“ 晚育的意义”。

3.以分析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探究──“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通过上述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从不同方面加强了学生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对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各项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技能目标

1.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

以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为本章节内容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探究设计、数据分析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材料搜集、课堂讨论归纳,组织学生观看小品,教师自制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材料用具

《超生游击队》小品的碟片。

进行探究活动的用具: 乒乓球或卡片等 。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材料。

参考资料

“各国的国民收入比较”资料 。

优生优育的方法。

【课题】计划生育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6:43:35 | 只看该作者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现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 60 亿, 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虽说一个个新生儿的落地, 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但是,人口的急剧膨胀却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 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怎么样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1 、    课前搜集各国的国民收入情况资料。2 、   课上进行比较、讨论、分析,发现并提出问题。
从资料的分析,理解人口过多是造成我国人均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出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1.历史上, 我国曾有三次人口明显增加 (翻了一番) 的经历,计算三次所用的时间及规律。    2.第二、三次人口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从历史、经济、医疗等方面进行推测)    3.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 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小结: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晌、为了保护生物圈,为了人类世世代代能有美好生活居住环境,我们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学生分组对书本 P18 页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搜集的“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所提供的数据来进一步分析,人口众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等造成的什么样的影响 ?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锻炼分析研究材料的能 力。
附 :                           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 世界银行公布的一项最新年度世界各国人均收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瑞士以人均年收入38,350 美元蝉联世界最富有的国家。第二名是挪威,32,880 美元;排名第三的是日本,32,230 美元;丹麦以 32,030 美元名列第四;美国居第五, 国民平均年收入为30,600 美元。列六到十名的国家分别是:新加坡、奥地利、德国、瑞典、比利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中国人均 GDP 排在世界第 140 位,人均800-900 美元,是世界中等收入水平的 40%, 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6%, 这个水平之低代表着中国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但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是非常有希望的:年份     增长速度     人均收入 ( 人民币〉1980      1939           46O1990      2641          16342000      36.22         7078( 约 848 美元 )

    诊断性评价:要想立即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场白一定要能吸引他们,“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与同学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异 , 能激发他们的思考,这种方式的导入,在实践中很成功。    但同学们在分析造成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时,由于历史知识有限,对书中所提供的材料数据分析不到位,并且消耗了较长的教学时间。
    二、计划生育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 我国将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晚婚 :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 2~3 年结婚。晚育 : 提倡婚后推迟 2~3 年生育少生 : 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 :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出生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组织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 并进行相关的模拟探究活动:    1.小品中的人物在哪些方面违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    2.这些人不能自觉地遵守“计划生育”的政策, 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他们这样做,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学习有关计划生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观看小品3.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4.进行模拟性的探 究活动。
1.初步理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2.用模拟探究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以及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归纳,加深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 3.通过模拟性探究活动,使学生自主建构概念,认同“计划生育”国策中少生这一重要内容。

[ 探究活动一 ] “超生游击队”带来的后果
上面的问题 2 可以以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进行探究 , 利用“探究生男生女的奥秘”的简单的游戏活动 : 即在 20 张卡片中随机抽取出 X 或 Y 的卡片或黄、白乒乓球 , 每一次以生男孩为终点 , 然后来统计出所需要的数据。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抽取的家庭数目越多越精确 , 每个小组中可由不同同学来分别进行统计,然后进行汇总计算。 ( 结果填下表 )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数
男孩是第 几胎
数目



男、女数目比例:

每个家庭平均生几胎:

问题与假设:1.假设有 1 亿个家庭采取了《超生游击队》里主人公的生育方式, 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2.这样的生殖方式不符合“计划生育”国策中的哪几条? 3.在你的周围有这样的家庭存在吗? 请在课后进行调查统计。
诊断性评价:教师以小品中的情节设计了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并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这样的设计比以教师单纯性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并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很强。
小结: 从 [ 探究活动一] 中, 同学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提出新问题:有人认为“反正只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为什么?
    1.不能为生男孩而违反计划生育这一国策。    2.少生孩子可以稳定低的生育水平。     进行下一轮的探究、分析活动。
通过学生的模拟探究活动,使学生总结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口的过多,而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 探究活动二 ] 晚育的意义背景:“反正只生一个孩子 , 晚生不如早生”问题: 晚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有关系吗 ?探究思路: 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进行探究 , 可选择以下两个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    1.假设 A 、 B 两对夫妇,A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B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 岁生孩子。 100 年以后,A 和 B 的后代各有几代? 假设 A 和 B 各有 1 亿对夫妇,100 年后 B 比 A 要少生多少人 ? 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2.假设我国现在16 岁、17 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5 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分别是多少 ?    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了一个孩子;    第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 岁时才能生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第一种情况的生育水平 ?
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数字化情境探究,调动学生的探究激情,并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晚育与少生之间有什么关?    2.怎样才能为晚育提供一定的保证?    3.晚育会对人们生活、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吗?试举例。
    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学生分小组按照数字化情境进行推算。    得出结论学生分析本组的计算结果,得出结论:    11亿人;B夫妇实施了晚育。    2.第一种情况:5千万人;第二种情况:1千万人;5年。    表达交流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各自拟定的问题情境以及得出的结论,选派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结论及观点。
让学生的用数字化情境探究活动来代替教师的单纯性讲解,更易建构知识。

诊断性评价:这个探究活动是按照教材中所提供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目的明确,操作简单,让学生尝试着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学探究,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也对学生的技能进行了训练。由于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计算速度教师不易掌握,在实际操作中易造成时间不够而使教学任务不能按计划完成。
    小结[探究活动二,同学们得到了什么体会?   (以上内容为第一课时)    提出新问题有人认为“只要夫妻身体健康,结婚前和怀孕后不需要检查,也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来”,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1
.晚育也可以减少人口的增长。2.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并在婚后推迟2~3年生育。进行下一轮的探究、分析活动。



利用模拟探究活动,加深同学们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中的晚婚、晚育这一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三   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同学们,你们可能看见过一些患先天痴呆、白化病或者侏儒症的孩子,但他们的父母,却都是正常人,这些父母双方怎么会生下这些具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孩子的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来向大家说明“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1.出生一个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    2.怎样才能避免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出生?    3.回家询问下你的父母,尤其是你的母亲在生你之前和怀孕期间,都进行了哪些相关检查? 这些检查带来了什么好处 ?
教师在课前要筛选学生查询的资料,课堂内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安排学生进行交流,解答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保证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
1.学生课前搜集资料;2.学生课上分组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3.组内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4.学生上台交流各组结论;5.全班学生达成共识:优生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益处,并能举例说明。
通过此次探究性活动,可使学生对计划生育中“优生”这一知识点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并锻炼学生查找资料、交流表达、分工合作的能力。
    诊断性评价:本次探究活动需要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师明确分工,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内有效组织,通过交流、分析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探究计划生育中的“优生”这一政策的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但有些同学查找的资料与本次教学关联不大。如遗传病的危害等 , 因此教师在课前最好将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选择好相关的资料内容 , 请占有不同资料的学生上台交流,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中来,不要造成整个教学“走题”和“拖堂”的现象。
    小结    1.从探究活动三中,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2.有哪些方法可保证“优生”?
    1.优生可提高全民族人口的基本素质, 减少由于遗传性疾病人的出生给社会、家庭造成的危害。    2.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

三、总结

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教学, 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用“各国人均收入情况”资料来导入新课,是本节课能上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为本节课教学的情境创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此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为下面的探究活动的进行起到了良好的开端作用。

其次,在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了“探究性活动”为学生的知识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宗旨,“探究性活动”分别采用了模拟情境探究、数学推算方法探究、资料分析方法探究这三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以促进学生对计划生育中“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四个知识点的理解。三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为教学带来了不同的益处。

1.学生根据小品剧情所进行的自主探究活动,由于有了电视小品的观看和学生模拟情境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很大,所建构的概念比起教师反复讲解、反复强调所建构的概念要牢固,学生也更乐意接受、更乐意去探究学习,活动效果非常好。

2.学生通过模拟数字情境的探究活动,给了学生以真实的感受,比起单纯说教所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在自身的参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概念。

3.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体会到了共同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全班的交流学习中,体会到了分享学习的快乐。学生从中得到自我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数字化情境探究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概念,教师不要过于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生的计算结果,不要在计算上消耗过多的时间而耽搁教学任务的进行。以学生小组为主的查找资料的探究活动,由于学生在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学生所查找的材料不能完全符合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寻找材料提供相关的网站、图书、杂志等内容,不必占用学生过多的精力和时间,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为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活动,教师要精选问题,着眼点要小,涉及面要宽,让所有学生通过本章节内容的学习,都能有所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6:44:50 | 只看该作者
多彩的青春期课堂教学展示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七十九中学 关雪莲
设计理念──“爱心交流”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更多数的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因此,本节课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及情感体验,通过谈话、观看视频、竞赛、辩论、朗颂等形式,重点体验青春期带来的欣喜、困惑、友情、旺盛的精力和美好的未来,从而达到体验青春期是丰富多彩的目的。

此外,“爱与理解是紧密相连的,心中无爱的人不会理解他人,也不会把自己袒露给他人。”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都有爱的流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体验到我对他们的爱,我带着自己的青春来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同交流、一同体验,这使我成为他们“自己人”的保证。他们从我身上看到了他们的成长,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我的青春。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各科之间综合、淡化教师的学科角色以及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理念。

教材分析──“放飞思想”

这节课是《人的由来》一章中的内容,在“生命的长河”中,本章内容广泛,时空跨度大,而《青春期》一节是在学完《人的生殖和发育》后安排的,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真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都很大,对于生理变化这部分,教材提供了一些图片和文字进行介绍,我采取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边交流、观看视频资料的方式进行学习,用一课时完成。我将重点放在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方面。为了丰富学生对青春期这一阶段的体验,让学生能敞开心胸,我向本课引入了清晰明了的《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卫生》视频资料、欢快进取的歌曲《奔跑》、寓意深刻的短文《迎向风雨》、有些争议的故事《如此早恋》、亲切自然的诗歌《走好自己的路》等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能有感而发、有理可论、有情体验。我设计了比比试试、视频回顾、焦点关注、同龄交往、师生比拼、青春旋律、寄语未来等环节,整堂课与学生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育目的。

学情分析──“涌动青春”

初一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阶段,青春期对于这些花季少年来说,如花、如雨、如诗。青春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青春的变化是欣喜又困惑的,青春的感觉是温馨浪漫的,青春的心事是不可捉摸的。他们既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又有很多迷惑,他们渴望获得青春期的知识,但多数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又羞于和老师、长辈沟通,更多时候是同龄人在一起私下交流,很多问题他们似懂非懂,但又充满好奇。因此,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突破学生难于启齿的问题,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深入学生心里,探寻他们的思想,敞开学生心扉,体验青春的魅力!

教学目标──“体验多彩”

知识目标: 进一步认识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讨论、交流、思考、 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渡过青春期,成为快乐和充满自信的人。

教学过程──“快乐旅行”

1.“轻松出发”

“青春期”是孩子们非常敏感的话题,他们既感兴趣,有时又羞于启齿。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呢?首先我采用谈话法,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孩子们放松,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们非常踊跃的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时,我趁热打铁,引出本课的主题:我们今天要交流的话题是青春期是什么颜色的?这样不但能拉近我和孩子们的的距离,也可以让他们有话可说,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轻松蹋上青春期的旅程。请看课堂实录。

2.“惊喜发现”

在青春期的旅程中,孩子们首先要遇到的问题是自身生理上的一些变化。那么如何使孩子们正确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而不处于尴尬境地,接下来我以谈话的形式,与孩子们沟通交流,或者说说出自身的变化;或者说出他人的变化;或者我告诉孩子们将会有什么变化等。使孩子们对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有进步的了解。然后再播放视频资料,进一步回顾“青春期身体变化及卫生”知识,让孩子们对自身的变化感到惊喜。

3.“疑惑解除”

实际上,孩子们面对一些变化,还是存在一定的困惑的。根据课前的调查,我将孩子们存在的困惑整理出几点提出来,与他们倾心交流,像孩子们的家长一样,我耐心的解答他们的疑问,逐步地缓解、解除他们的困惑,使他们能正确的认识自身的变化,从而悦纳自我。孩子们面对这些困惑,有的不好意思的笑了;有的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具体的困惑有以下几方面:(出示演示文稿)

(1)个子高矮问题:有许多同学担心自己个子就这么高了,不会再长了!

(2)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有的同学感觉自己并没有发生那些变化,担心自己是不是有问题,用不用到医院去检查检查!

(3)青春痘问题:长了青春痘的同学很苦恼,问怎样治会好!没长的担心自己也会长!

(4)睡眠问题:睡眠状态不好。

(5)还有的同学不能正确认识青春期,认为青春期很麻烦!能不能不过青春期?

4.“结伴同行”

其实,对于这些少男少女来说,他们最关注、最敏感的话题应是“早恋”问题。他们正处于青春萌动,对异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们正常交往?我认为,教师首先应当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观点看法,才能正确引导。但如何使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呢?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资料,题目是《如此“早恋”》,学生们看后立刻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各抒已见,而我在此过程中是个很好的倾听者,使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然后,我再适当的加以引导,使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明白了如何进行同龄交往,也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请看课堂实录)

5.“奔向未来”

经过前面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到青春期阶段真的会有很大的变化,也常常会使人困惑,会出现一些烦恼,那么怎样使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美好的,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呢?我设计了如下两个活动“师生比拼”、“青春旋律”。在“师生比拼”环节,我选择了一小段含义非常深刻的文章《迎向风雨》,和学生一起背诵,看谁背得快。孩子们异常兴奋,所有的脑细胞都活跃起来,不到一分钟学生就能流利的背诵了,我也投入其中,与他们一起背诵,可不承认不行啊!还是没有学生背得快!这样不仅使学生懂得面对青春期阶段出现的问题,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而且使学生感觉到这一时期是他们最聪明、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从而激发学生的拼搏激情。再通过唱歌《奔跑》,来展现青春的活力!

6.“迎接彩虹”

青春期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接下来我设计的环节是“寄语未来”。我以一位有经验的长者的身份,选用了一位教师的诗《走好自己的路》来叮嘱学生们,让学生体验到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孩子们深情的朗颂中,我也能体会到他们对教师的理解及青春期的重要。然后学生满怀深情地说出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有对对老师说的;有对父母说的;有对同学说的;有对青春期说的。

经过几个环节的体验,我和学生们共同总结出了课前我给他们留下的问题的答案:青春期是多彩的。然后用下面一段话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青春期是多彩的,尽管路途中可能会有风雨,但风雨过后是彩虹!让我们结伴同行,走过风雨,迎接彩虹!”孩子们用掌声和笑脸结束了本节课。请看课堂实录。

课后反思──旅行感悟

本节课是在轻松的话题中开始,在畅快的交谈中、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开心的笑脸和掌声中结束的。是在我的带领下,进行的一次快乐旅行。整堂课师生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那么可爱!他们的表现也让我感到震惊,不要小看他们噢!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看法,他们都在感受青春期的欣喜、困惑、美好和向往,他们那种投入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我想,这节课的作用不仅仅是体验孩子们青春期是多彩的,更主要的是让他们看到了美好的前程。这次旅行只不过是他们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的驿站,未来的路他们将结伴同行!

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觉得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能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各个环节的安排都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能尊重孩子们的个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能有感而发,尽情表达自己的心声!我与孩子们的交流也是自然流畅的,由始至终我都在关爱孩子们智稚的心灵,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爱的旅程!真心祝愿: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未来的路还很长,一定要走好自己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22: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