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3-7 14:01:18
|
只看该作者
《平年闰年》听课反思
邵月婷
认识平年、闰年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通过学习、交流,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学生对为什么四年一闰,特别是整百年份时,四百年一闰,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听李老师这节课之前,我先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授课,发现学生对平年闰年的判断仍有一定的困难,说明我这节课的重难点没有处理好,每当出现一个年份,学生会思考计算很长时间才能够做出判断。教学中出了什么问题?这节课的重难点应该如何突破才更好?带着种种的困惑我走进了李老师的课堂,我想在这里一定会寻找到需要的答案。
在这节课的开始李老师带领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如:(1)平年的一年中大约有几个星期?通过算式365÷7=52(个)……1(天)详细的得出星期的个数并清晰的显示出思考过。(2)大月有几天?大月有哪几个?小月有几天?小月有哪几个?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对比判断,并且强调一年中的第一个小月是4月而不是2月。提前预知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出正确的指导。这就是李老师的课堂——做得精做得细!从一句话一个算式都能感觉的设计巧妙。整节课的设计,结构清晰,层层递进。
这节课采用的是故事引入——2008年是奥运年,很多人都希望有一个奥运宝宝。小明的家里也出生了一个小弟弟,是个奥运宝宝。到了今年大家都盼着给小弟弟过一周岁生日,可是怎么等也等不来,翻开日历,怎么也找不到这一天。紧紧抓住儿童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激疑起惑,给学生一个悬念,大大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揭开课题,研究这个有意思的“闰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下切入到平年和闰年的最大区别是二月份的天数。
在探究新知这一块,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在学生已经知道二月份有28天和29天分别的前提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然后进行新知的探索。先由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学习素材——1996年到2004年的二月份天数,以及对应的是平年还是闰年表格,并让学生根据表格观察发现每四年里有一个闰年、三个平年,并讲解了为什么每四年里有一个闰年,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紧接着追问:你知道2008年是闰年,2009年是平年。那2011年呢?1900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让知道为什么的同学说出理由。在学生给出除以4有余数的年为平年,没有余数的年为闰年时。李老师并没有急于做出评价,而是带领大家一起经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发现这些年份全是4的倍数,得到一个结论: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并读出一个需要注意的词“一般”。同学们完成了一件数学家完成的事情,通过探索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感。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开放性、应用性、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在应用中感悟。
教师在学生发现了这个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1992年、1998年、1995年、1904年这四个年份让判断,同学们都很认真的一步步计算起来,在大多数同学没有计算完的情况下,老师问了同学们的感觉: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太麻烦、太慢。这时李老师适时的给出一个绝招:不需要整个除以4,只需要后两位来除以4就可以了。并给出几个年份让同学们判断,果然计算起来方便快捷了很多。李老师突然问1900年和2000年是闰年吗?通过计算这两个年份都是4的倍数,大家都说是。李老师又问一遍,都是吗?这时开始有同学翻看万年历,发现1900并不是闰年。李老师幽默的用小沈阳的语调问了一句“这是为什么呢?”整个课堂气氛变的更加愉快,使同学们充分的感觉到学习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在同学们充满疑惑时,给出原因: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李老师利用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实际时间365天5时48分46秒进行相关的估算、笔算,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一般逢4的倍数的年份为闰年、遇整百年份要看是否是400的倍数”的含义。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于整节课的设计是独具匠心。
这就是李老师的课堂,做的精、做得细。她幽默风趣、学生在她的课堂上是轻松愉快的,并时时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营造了愉悦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师生配合默契,课堂上学生反映灵动,加上教师亲切的教态和语言,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整个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