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册《6.3实践与探索》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公开课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22:3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册《6.3实践与探索》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公开课实录
6.3实践与探索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在发生变化,但在围的过程中,长方形的周长不变,由此便可建立“等量关系”同时根据计算,发现随着长方形长与宽的变化,长方形的面积也发生变化,且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时,面积越大。通过问题3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2.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
二、新授
    问题1.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专,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比较(1)、(2)所得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吗?
    让学生独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第(1)小题一般能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师也可提示:与几何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可画出图形,在图上标注相关量的代数式,借助直观形象有助于分析和发现数量关系。
    分析:由题意知,长方形的周长始终不变,长与宽的和为60÷2=30(厘米),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抓住这个等量关系。
    第(2)小题的设元,可让学生尝试、讨论,对学生所得到的结论都应给予鼓励,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不是每道应用题都是直接设元,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定如何设未知数。
    (3)当长方形的长为18厘米,宽为12厘米时
    长方形的面积=18×12=216(平方厘米)
    当长方形的长为17厘米,宽为13厘米时   
    长方形的面积=221(平方厘米)
    ∴(1)中的长方形面积比(2)中的长方形面积小。
    问:(1)、(2)中的长方形的长、宽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2)中的宽比长少“4厘米”改为3厘米、2厘米、1厘米、0.5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猜想宽比长少多少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呢?并加以验证。   
    通过计算,发现随着长方形长与宽的变化,长方形的面积也发生变
化,并且长和宽的差越小,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当长和宽相等,即成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实际上,如果两个正数的和不变,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积最大,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4页练习1、2。
    第l题,组织学生讨论,寻找本题的“等量关系”。
    用一块橡皮泥捏出的各种形状的物体,它的体积是不变的。因此等量关系是: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开展讨论,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要解决“能否完全装下”这个问题,实质是比较这两个容器的容积大小,因此只要分别计算这两个容器的容积,结果发现装不下,接着研究第2个问题,“那么瓶内水面还有多高”呢?如果设瓶内水面还有x厘米高,那么这里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玻璃杯中的水的体积十瓶内剩下的水的体积=原来整瓶水的体积。从而列出方程
四、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到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有些等量关系是隐藏的,不明显,同学们要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找出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5页,习题6.3.1第1、2、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22:36:5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储蓄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
    1.重点:探索这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难点: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储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义,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
      本利和=本金×利息×年数+本金
    2.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
      利润=售价-成本     =商品利润率
二、新授
    在本章6.l练习中讨论过的教育储蓄,是我国目前暂不征收利息税的储种,国家对其他储蓄所产生的利息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即利息税。今天我们来探索一般的储蓄问题。
问题2、 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
先让学生思考,试着列出方程,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进行分析,找出等量关系。
    利息-利息税=48.6
    可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
    2.43%×X×2,利息税为2.43%X×2×20%
    根据等量关系,得    2.43%x•2-2.43%x×2×20%=48.6
    问,扣除利息的20%,那么实际得到的利息是多少?你能否列出较简单的方程?
    扣除利息的20%,实际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
    2.43%x•2•80%=48.6
    解方程,得    x=1250
    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 (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那么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标价的80%(即售价)-成本=15   
    若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那么
    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1+40%)x•80%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40%)x•80%-x=15
    解方程,得    x=125
    答:每件服装的成本是125元。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5页,练习1、2。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储蓄、商品利润等实际问题,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的合理性。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首先寻找“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6页,习题6.3.1,第3、4、5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22:36:5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  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a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授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6页中的问题3。
分析:
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小刘提出什么问题?
    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做要6天。
    小刘提出的问题是: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2.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若设两人合作需要x天完成,那么甲、乙分别做了几天?甲、乙的工作效率是多少?
    本题中工作总量没有告诉,我们把它看成“1”,根据等量关系可得方程。
       (略)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试看,并解答这些问题。
    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对于合理的问题,让大家共同解答,对于不合理的问题,让大家探讨为什么不合理?应改为怎样提?
    4.李老师把两位同学的问题,合起来后,已知条件增加了什么?求什么?
    [“徒弟先做1天”,也就是说徒弟比师傅多做1天]
    5.要解决本题提出的问题,应先求什么?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两人的工效已知,因此要先求他们各自所做的天数,因此,设师傅做了x天,则徒弟做(x+1)天,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略)
     解方程得    x=2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略),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略)
    所以他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巩固练习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由甲独做10小时;请你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例如  (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即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作业
教科书习题6.3.2第1、2、3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6: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